折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89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箱,包括底架、多个设置在该底架的端角部的角柱以及将该角柱连接于该底架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接于该角柱和该底架上的转轴,该转轴从其外端部至其内端部距离该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顶端外边缘线逐渐变近,该两个角柱处于立起状态时的顶部外宽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且该两个角柱处于平铺折叠状态时的顶部外宽不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箱,一方面,满足立起的角柱在受到向箱体内侧方向的横向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后,仍然符合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并能够采用标准吊具进行吊装操作;另一方面,折叠平铺的角柱也满足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并容置于底架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平台集装箱。 背录技术集装箱作为标准货运工具,从20世纪6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货物联 运。为了满足国际联运的要求,常用的集装箱的一种标准外宽为2438mm。在集装箱领域中,平台集装箱(也称台架式集装箱)包括用于载货的底架 和位于该底架四个端角处且与底架固定或活动连接的角柱,角柱与底架采用活 动连接的平台集装箱通常简称为折叠箱,因为其角柱可竖直的立于底架上也可 折叠平铺在底架上。折叠箱因折叠后堆放空间小,空箱转运成本低,装卸货物 方便而被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为具有完整端墙结构的折叠箱1。角柱12通过铰链连接装设 于底架11。端墙结构包括横向连接设置于两根角柱12的顶部之间的上横梁13、 横向连接设置于两根角柱12的底部之间的下横梁14、以及设置在由角柱12、 上橫梁13及下横梁14所构成的框架之中的墙板15。这种折叠箱1在装载货 物后,角柱12由于有上横梁13、下横梁14以及墙板15等构件的支撑,利用 角柱作为捆扎、拴固货物的固定物时,不会使角柱12发生较大的变形。这种具有端墙结构的折叠箱l的端部封闭,然而,有时因为装载的货物的 结构特点,需要折叠箱的端部畅通而单独保留角柱,即省略上横梁、下横梁及 墙板等构件,使得两个角柱相互独立。图2所示的为省略端墙结构只保留独立角柱的折叠箱2,包括底架21和 分别单独连接设置于底架21的端角部的角柱22。根据集装箱ISO标准的要求, 角柱22竖直的立于底架21上时,在折叠箱的宽度方向上的两根角柱22顶部 外宽,即两个顶角件23之间的宽度为2438mm,从而使得这种具有独立角柱 的折叠箱能够采用标准吊具3对其进行吊运。吊运时,吊具3的端角部的转锁31伸入到设置在角柱22顶部的角件23 的吊装孔(图中未示出)中,从而将吊具3与折叠箱2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吊运 操作。然而,由于独立角柱22的横向刚性较弱。如图3所示,在装载货物后, 由于利用角柱22作为固定物进行捆扎、拴固等操作,使得角柱22受到来自箱 体内侧的力F的作用而产生内向偏转变形,从而使角柱22的顶部宽度小于 2438mm,导致吊具3上的转锁31无法与顶角件23上的吊装孔相匹配正对, 使得折叠箱2不能按正常的方法起吊。因此,这类具有独立角柱的折叠箱的使 用受到了限制,难以应用于国际联运。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具有独立角柱的折叠箱,在实际应用中,显然具有 不便与缺陷,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起的角柱在受 到向箱体内侧方向的横向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后,仍然满足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并能够采用标准吊具进行吊装操作,而折叠平铺的角柱也满足集装箱标准尺 寸要求并容置于底架中的折叠箱。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箱,包括底架、多个设置在该底架的端角部的角柱以及将该角柱 连接于该底架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接于该角柱和该底架上的转轴, 该转轴从其外端部至其内端部距离该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顶端外边缘 线逐渐变近,该两个角柱处于立起状态时的顶部外宽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且该 两个角柱处于平铺折叠状态时的顶部外宽不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箱,其中,该转轴与该角柱在折 叠箱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面垂直。所述的折叠箱,其中,该角柱连同该转轴沿水平面向箱内偏转。 所述的折叠箱,其中,该角柱连同该转轴沿竖直面向箱外偏转。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转轴从其外端部至其内端部距离 该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顶端外边缘线逐渐变近,使得两个角柱立起时可 以使其最大外部宽度即顶部外宽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如此,在角柱由于拴固 货物而受到来自箱体内侧的力进而产生向箱体内侧的偏转变形后,其顶部的宽度能够基本保持为集装箱标准外宽,使得可以用标准吊具对其进行吊运操作; 同时角柱在折叠平铺到底架上后,其最大外部宽度为集装箱标准外宽,使得箱 体外宽符合集装箱ISO标准的要求,以便于运输。总而言之,本技术的折叠箱, 一方面,满足立起的角柱在受到向箱体 内侧方向的横向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后,仍然符合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并能够 采用标准吊具进行吊装操作;另一方面,折叠平铺的角柱也满足集装箱标准尺 寸要求并容置于底架中。國翻图1是现有的具有完整端墙结构的折叠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为从 折叠箱的端面方向投影的平面视图2是现有的省略端墙结构而只具有独立角柱的折叠箱的结构示意图,图 中所示的为从折叠箱的端面方向投影的平面视图3是图2中的折叠箱的角柱受到向箱内的外力而发生向内偏转变形的结 构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折叠箱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为 从折叠箱的端面方向投影的平面视图5是图4中的A部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B-B剖面图7是本技术的折叠箱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为从折叠箱的侧面方向^:影的平面视图8是图7的C-C剖面图。为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 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 技术加以限制。以下所述的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指集装箱的箱体的方向。图4至图6所示的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折叠箱3包括底架31、四个设置在底架31的端角部的角柱32以及连接 底架31和角柱32的铰链装置33。铰链装置33包括外铰链板331、内铰链板332、转轴333和固定轴334; 外铰链板332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架31的端角处;内铰链板331通 常釆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角柱32的底端处;外铰链板331和内铰链板332上 设有正对的转轴?L,转轴333穿设于该等转轴孔中,将外铰链板331和内铰链 板332铰接为一体,即底架31和角柱32铰接为一体;外铰链板331和内铰链 板332上还设有当角柱32立起时形成正对的固定孔,这时固定轴334穿设于 该等固定孔中保持角柱32立起的稳定。角柱32的内侧面上固定装设有绳环35,用于拴固货物。角柱32的顶端 固定装设有顶角件34。折叠箱的其它构件因为并不是本技术的特征所在 之处,在此不再赘述。转轴333与角柱32在折叠箱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面相互垂直,这是集装 箱制造工艺的要求,结构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33的设置是在水平面上向箱内偏转一定 的角度,使得角柱32在折叠箱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面(在图5中,表现为该 中心面在水平面的投影线321)向箱内偏转一定角度(该中心面与转轴333垂 直),图中所示的是逸投影线321与折叠箱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36在水平 面的夹角为90.25度,而标准集装箱上,该投影线与折叠箱宽度方向延伸的中 心轴线在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总而言之,角柱32连同转轴333沿水平面向 箱内偏转一定角度。'角柱32的顶部宽度,即顶角件34之间的宽度可以设计为2462mm,大于 集装箱标准所要求的2438 mm。当捆绑货物的绳穿设于角柱32上的绳环35 中进行拴固时,角柱32受到朝向箱体内侧的拉力,在该拉力作用下,角柱会 向箱体内侧偏转,因角柱32的顶部宽度大于标准值2438 mm,也就是留有 24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箱,包括底架、多个设置在该底架的端角部的角柱以及将该角柱连接于该底架的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铰接于该角柱和该底架上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从其外端部至其内端部距离该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顶端外边缘线逐渐变近,该两个角柱处于立起状态时的顶部外宽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且该两个角柱处于平铺折叠状态时的顶部外宽不大于集装箱标准外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河清易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