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510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池包保护电路。电池包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保护控制IC、充电均衡电路和电池包,所述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控制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均衡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包和充电均衡电路依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包保护电路通过合理规范设计,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包括短路)保护、均衡充电等功能,实现高精度控制电池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领域,特别涉及电池包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家用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需要消耗的电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体积却越做越小,电池也跟着越做越小,其电池容量远远跟不上使用者的需求。电池使用时间太短,消费者非常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高能量的电池包。但目前的电池包产品只是将锂电芯进行简单的串联后加一块普通的保护电路板,致使电池包内的单颗锂电芯要么充不满电,要么就过分充电,严重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即使是使用了充电均衡电路的电池包其充电均衡电路与保护电路也是分离的,控制精度低,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精度高的电池包保护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包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保护控制1C、充电均衡电路和电池包,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均衡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包和充电均衡电路依次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R3、充电MOS管Q1,R2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源极相连,R2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R3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栅极相连,R3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 Ul连接;充电MOS管Ql的漏极与放电控制电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对电池包的充电进行管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4、放电MOS管Q2,R4的一端与放电MOS管Q2的栅极相连,R4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放电MOS管Q2的漏极与充电MOS管Ql的漏极连接,放电MOS管Q2的源极与电池包连接。放电控制电路配合电池保护控制IC对电池包的放电进行管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控制IC包括电阻R1、电阻R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容Cl?C6、电池保护控制IC Ul,R1、R5、R7、R10、C1-C6是连接在Ul周边的功能元件。电池保护控制IC对电池包及电池包内的电芯的充/放电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包括三节串联的锂聚合物电芯。锂聚合物电芯是常用的电池包电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均衡电路,包括由MOS管Q3、电阻R4组成的第一充电均衡电路,MOS管Q4、电阻R6组成的第二充电均衡电路,MOS管Q5、电阻R8组成的第三充电均衡电路,电阻一端接MOS管的漏极,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池包内相应单颗电芯的正极,MOS管的源极与电池包内相应单颗电芯的负极连接。充电均衡电路平衡电池包内电芯的充电电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电池包保护电路通过合理规范设计,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包括短路)保护、均衡充电等功能,实现高精度控制电池包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池包保护电路结构框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包保护电路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电池包保护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1、放电控制电路3、电池保护控制IC2、充电均衡电路4和电池包5,电池保护控制IC2连接控制充电控制电路1、放电控制电路3和充电均衡电路4,充电控制电路1、放电控制电路3、电池包5和充电均衡电路4依次电连接。如图2所示,充电控制电路I包括电阻R2、R3、充电MOS管Ql,R2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源极相连,R2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连接;R3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栅极相连,R3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连接;充电MOS管Ql的漏极与放电MOS管Q2的漏极连接。当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检测到电池包5电压达到电池包5充电限制电压时发出信号,充电MOS管Ql关断,电池包5无法再充电,从而达到保护电池包5及内部电芯的目的。但电池包5的电压下降到充电保护恢复值时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发出信号,充电MOS管Ql导通。充电MOS管Ql既是充电控制电路1,其内置的二极管也是电池包的放电通道。放电控制电路3包括电阻R4、放电MOS管Q2,R4的一端与放电MOS管Q2的栅极相连,R4的另一端与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连接;R3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栅极相连,R3的另一端与Ul连接;放电MOS管Q2的漏极与充电MOS管Ql的漏极连接,放电MOS管Q2的源极与电池包BI+连接。当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检测到电池包5电压达到放电限制电压时发出信号,放电MOS管Q2关断,电池包5无法再释放电能,从而达到保护电池包5及内部电芯的目的。当电池保护控制IC2的Ul检测到电池包5充电并且电池包电压达到放电保护恢复值时,放电MOS管Q2导通。放电MOS管Q2既是电池包放电控制电路3,其内置的二极管也是电池包的充电通道。电池保护控制IC2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容Cl?C6和Ul0 Rl、R5、R7、R10、C1-C6是连接在Ul周边的功能元件。电阻Rl设定过流保护值;电阻R5连接电池包内电芯BI的负极和B2的正极,电阻R7连接电池包内电芯B2的负极和B3的正极,电阻R9连接电池包内电芯B3的负极,通过Ul的Vcc端和R5可检测电池包内电芯BI两端的电压,通过R5和R7可检测电池包内电芯B2两端的电压,通过R7和R9可检测电池包内电芯B3两端的电压,R9又是保护电路负极与电池包负极的连接电阻,RlO接于Ul的充/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Cl决定过充电保护动作时间,C2决定过放电保护动作时间,C3决定过流保护动作时间,C4-C6为电芯B1-B3检测电压除杂波电容,Ul是电池包及其内部电芯充/放电信息处理器。电池包5包括三节串联的锂聚合物电芯。充电均衡电路4,由MOS管Q3、电阻R4组成的第一充电均衡电路,MOS管Q4、电阻R6组成的第二充电均衡电路,MOS管Q5、电阻R8组成的第三充电均衡电路构成.电阻一端接MOS管的漏极,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池包内相应单颗电芯的正极,MOS管的源极与电池包内相应单颗电芯的负极连接。现已第一充电均衡电路叙述其工作原理:U1检测到电芯BI两端的电压达到电芯BI的充电限制电压时,Ul发出指令,打开MOS管Q3,使电芯BI通过电阻R4放电,当电芯BI两端的电压低于电芯BI的充电限制电压时Ul发出指令,关闭MOS管Q3,这样循环工作,直至电池包内每颗电芯两端的电压一致,保持11.1V。本技术电池包保护电路通过合理规范设计,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包括短路)保护、均衡充电等功能,实现高精度控制电池包的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电池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保护控制1C、充电均衡电路和电池包,所述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均衡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包和充电均衡电路依次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R3、充电MOS管Ql,R2的一端与充电MOS管Ql的源极相连,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池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保护控制IC、充电均衡电路和电池包,所述电池保护控制IC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均衡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电池包和充电均衡电路依次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威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