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878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包括环形池体,环形池体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和外廊道,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多个扁平式进水口首尾相接地排列在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使进水时在形成单向液流,外廊道的上部设有多个溢流口,催产池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多个扁平式进水口连通,多个溢流口连接至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水体形成环形定向流动,模拟河道流水生境,大大改善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氧转移率,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便于水体的交换,避免了死水区的产生;便于池体的放空和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亲鱼催产池,特别是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主要适用于鱼类增殖站中流水性亲鱼的催产。
技术介绍
水电站鱼类增殖站中培育的亲鱼一般为河道中的珍稀保护鱼类,适应于流水性河段中生活。目前催产池普遍采用圆形或椭圆形池体,池体水面面积较小,一般为5~10m2,水深一般1~1.5m,进水口位于池顶,出水口位于池底中心,水体流动性差,复氧能力差,不利于流水性亲鱼催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能够模拟河道流水生境,改善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有利于流水性亲鱼催产,便于养殖管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包括环形池体,所述环形池体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和外廊道,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首尾相接地排列在所述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使进水时在形成单向液流,所述外廊道的上部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催产池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连通,所述多个溢流口连接至所述出水管。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廊道和所述外廊道为跑道形环形廊道,所述内廊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内直廊道和连接两条内直廊道两端的内弧形廊道,所述外廊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外直廊道和连接两条外直廊道两端的外弧形廊道,所述内弧形廊道和所述外弧形廊道同心。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均布在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一致,同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进水时能够在环形池体内形成单向液流。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所述扁平式进水口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环形池体,并在池体底部均匀布置一组进水口,可产生强有力的单向液流,推流效果明显,各进水口相互配合形成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的推流,使得水体形成环形定向流动,模拟河道流水生境,大大改善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氧转移率,从而提高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出水管与进水管相对均匀布置,便于水体的交换,从而避免了死水区的产生;放空管的设置,便于池体的放空和清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环形催产池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3和外廊道4,内廊道3和外廊道4均为跑道形环形廊道,内廊道3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内直廊道31和连接两条内直廊道两端的两条内弧形廊道32,外廊道4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外直廊道41和连接两条外直廊道41两端的两条外弧形廊道42,内弧形廊道32和外弧形廊道42为同心弧,内廊道3和外廊道4合围形成环形池体。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 5,多个扁平式进水口 5均布在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扁平式进水口 5的数量可以根据环形池体的大小确定,本实施例中采用6个扁平式进水口,多个扁平式进水口 5首尾相接排列,其进水方向一致,工作时,各扁平式进水口 5可产生强有力的单向液流,推流效果明显,形成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的推流,使得水体形成环形定向流动,模拟河道流水生境,大大改善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氧转移率,从而提高了水体中的溶解氧。环形催产池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I与多个扁平式进水口 5相连通,扁平式进水口是指长度大于高度的进水口,可以采用三角形或方形,易产生水流推力。环形催产池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2,外廊道4的上部(在外直廊道41上)设有多个溢流口 6,多个溢流口6连接至出水管2。出水管与进水管相对均匀布置,便于水体的交换,从而避免了死水区的产生。环形池体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放空管7,多个放空管7均布在环形池体的底部中间,并且与扁平式进水口 5间隔设置,便于池体的放空和清扫。图中箭头为水流方向。【主权项】1.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包括环形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池体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和外廊道,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首尾相接地排列在所述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使进水时在形成单向液流,所述外廊道的上部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催产池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连通,所述多个溢流口连接至所述出水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廊道和所述外廊道为跑道形环形廊道,所述内廊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内直廊道和连接两条内直廊道两端的内弧形廊道,所述外廊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外直廊道和连接两条外直廊道两端的外弧形廊道,所述内弧形廊道和所述外弧形廊道为同心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均布在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一致,同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进水时能够在环形池体内形成单向液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所述扁平式进水口间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包括环形池体,环形池体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和外廊道,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多个扁平式进水口首尾相接地排列在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使进水时在形成单向液流,外廊道的上部设有多个溢流口,催产池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多个扁平式进水口连通,多个溢流口连接至出水管。本技术使得水体形成环形定向流动,模拟河道流水生境,大大改善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氧转移率,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便于水体的交换,避免了死水区的产生;便于池体的放空和清扫。【IPC分类】A01K63/00, A01K61/00【公开号】CN204837568【申请号】CN201520464852【专利技术人】汤优敏, 施家月, 郭坚, 黄滨, 张晓璐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流式环形催产池,包括环形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池体包括同心布置的内廊道和外廊道,所述环形池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扁平式进水口,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首尾相接地排列在所述环形池体底部的中间,使进水时在形成单向液流,所述外廊道的上部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催产池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多个扁平式进水口连通,所述多个溢流口连接至所述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优敏施家月郭坚黄滨张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