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达专利>正文

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185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和轴套,所述轮辐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一体成型的椎体,所述椎体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构成整体结构,该滑轮采用轮辐的内壁留有椎体的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轮
,具体为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
技术介绍
滑轮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在圆轮的圆周面具有凹槽,将绳索缠绕于凹槽,用力牵拉绳索两端的任一端,则绳索与圆轮之间的摩擦力会促使圆轮绕着中心轴旋转,传统大型滑轮均为轮辐焊接轴套的结构,但大多滑轮的焊接结构均为表面焊接,熔深度不够,且存在为焊透的情况,在长期的使用下,应力集中,使存在的缝隙逐渐扩大,直至产生明显的肉眼可见裂纹,造成滑轮疲劳失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和轴套,所述轮辐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一体成型的椎体,所述椎体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构成整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椎体为等腰三角状椎体。优选的,所述椎体为直角三角状椎体。优选的,所述轮辐的内侧壁与轴套外侧壁留有椎体,且椎体为等腰三角状椎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滑轮采用轮辐的内壁留有椎体的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I和轴套2,所述轮辐I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I 一体成型的椎体4,所述椎体4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构成整体结构,轮辐I的内壁留有等腰三角状椎体的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另一种椎体为:所述椎体4为直角三角状椎体,轮辐I的内壁留有直角三角状椎体5的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实施例三: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另一种椎体为:所述轮辐I的内侧壁与轴套2外侧壁留有椎体4,且椎体4为等腰三角状椎体,轮辐I的内侧壁和轴套2的外侧壁均留有等腰三角状椎体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I)和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I)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I) 一体成型的椎体(4),所述椎体(4)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构成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4)为等腰三角状椎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4)为直角三角状椎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I)的内侧壁与轴套(2)外侧壁留有椎体(4),且椎体(4)为等腰三角状椎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和轴套,所述轮辐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一体成型的椎体,所述椎体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构成整体结构,该滑轮采用轮辐的内壁留有椎体的结构,形成坡口,通过填充焊接介质与轴套连接,避免出现未焊透的情况发生,且不易在焊缝内形成夹渣,避免滑轮在长期的使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形成裂缝,该滑轮焊接结构完全,承重性较大,且使用寿命长。【IPC分类】F16H55/50, F16H55/40【公开号】CN204852249【申请号】CN201520552560【专利技术人】刘子恺, 刘子瑜, 刘达 【申请人】刘达【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重性高且耐用的滑轮,包括轮辐(1)和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的内侧壁留有与轮辐(1)一体成型的椎体(4),所述椎体(4)的两侧通过填充焊接介质(3)与轴套(2)构成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恺刘子瑜刘达
申请(专利权)人:刘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