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乔治专利>正文

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58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是由基盖和附盖两部件组成的复合瓶盖,在基盖上紧挨瓶颈设置第一塞紧箍,其配合件起密封作用;在基盖上设置有圆筒体,该筒体上有开孔(相当于在基盖盖顶上设置一新瓶颈),附盖罩在圆筒体上,并设置有第二塞紧箍(相当于第2个瓶盖),附盖为推拉式;于基盖盖顶上设有密封塞,附盖盖顶上相对密封塞位置有开孔,推拉附盖可实现开孔的关闭和开启。这种复合瓶盖,使用灵活方便,密闭性好,特别适于作需反复多次闭合的容器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式塞紧瓶盖,具体地说是一种推拉式可反复闭合的塞紧式的塑料瓶盖。塑料瓶盖(或容器盖)是目前用于各类瓶口(或容器口)密封的最常用一种部件。在使用时必须将瓶盖从瓶口上脱离,才能倒出(或取出)瓶中液体。对于需经常使用的物品,这种瓶盖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改进其使用性能曾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产品,与本技术相关的设计方案如美国专利5,104,008;5,105,967;4,940,003;4,801,032;4,589,561;4,561,553;4,500,016;4,469,253;3,902,621;4,084,716;4,053,007;4,034,882等提供的技术。但是上述技术所提供的瓶盖其密闭性较差,特别是用于作贮存流动性生很大的液体(如水)瓶口的密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本技术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是在已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案。对于普通的塑料瓶盖,为增加其密封性能将瓶盖制成一复合体,即在瓶盖底部加一细薄的柔性环状塞紧箍(以下称塞紧箍),塞紧箍的外径与瓶盖筒体外径相同,其内表面上径环向按一定间距配置有向内伸的凸台,该凸台与容器颈部的环状锁紧法兰(凸环)对应,并能紧固在环状锁紧法兰上。塞紧箍与瓶盖筒体间断式连结(或沿外径间断开有凹孔),其连结面积设计得既可使瓶盖筒体与塞紧箍间具有一定的强度,使塞紧箍能起紧固瓶盖的功效,同时在需要开启瓶盖时,用力逆时针旋动瓶盖,借瓶盖内壁的内螺纹与瓶颈外螺蚊间的推力将塞紧箍与瓶盖筒体间连结处拉断,使瓶盖能脱开瓶颈,而塞紧箍仍然保留在瓶颈部的环状锁紧法兰(凸环)上。这种带塞紧箍的塑料瓶盖是按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的复合体。本技术的瓶盖也是一种上述带塞紧箍式的复合瓶盖,其特征是复合瓶盖由基盖和附盖两部分构成,基盖为由盖顶,园筒体,第一塞紧箍,流出管,副盖顶,支承柱体和塞子构成一体的部件、其盖顶下连一园筒体(相当于普通瓶盖侧壁),园筒体的内表面有内螺纹与瓶颈外径的外螺纹相配合,在园筒体下部配置有第一塞紧箍,该塞紧箍与瓶颈上的环状法兰(凸环)相配合用于紧固基盖;盖顶上部带有一流出管,该管下端开口与瓶颈的内径相通,上端为一副盖顶,该副盖顶上开有流液孔,并在孔上方空间用支承柱体连接有一个塞子;附盖套接在基盖的流出管上,它为由附盖筒体和第二塞紧箍构成的一体部件,盖顶下连有附盖筒体(相当于附盖侧壁),其下部配置有第二塞紧箍,附盖筒体内表面带有一环状法兰(凸环),第二塞紧箍内表面也带有一环状法兰(凸环),这两个法兰分别与基盖的流出管外表面上的两个环状法兰相对应配合,流出管外表面的上环状法兰,阻挡附盖上拉时脱出流出管,流出管外表面的下环状法兰,阻挡第二塞紧箍,使附盖上拉时第二塞紧箍与附盖筒体间拉断分离,同时盖顶上开有孔,该开孔的孔径与基盖上的塞子外径相配合,当附盖下推闭合时基盖上的塞子将塞紧盖顶上的开孔封闭瓶盖,容器瓶也呈密封状,而在附盖上拉时,附盖盖顶上的开孔离开塞子,容器瓶口呈开启状,瓶内液体可经盖顶上的开孔口流出。此外,1)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塞子安置方法可沿基盖的副盖顶上的流液孔外周间隔配置往上伸出的支承柱,塞子底部安置在支承柱上;2)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基盖的流出管为一与盖顶成一体的管状体,而附盖也是一个园筒体,附盖与流出管相配合,其园筒体的内径比管状体的外径大;3)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第一、二塞紧箍上的凸台与瓶颈和流出管上的凸环要相互配合好,以便盖体上拉时塞紧箍不离开凸环,且塞紧箍与盖体间连结处断裂,塞紧箍脱离盖体;4)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基盖的园筒体的内螺纹要与瓶颈外径的外螺纹间配合一致;5)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附盖筒体内表面的凸环与基盖流出管外表面上的环状法兰(凸环)间配合一致,且凸环径向垂直高度配合一致;6)上述本技术的瓶盖中细薄柔性环状塞紧箍与筒体间是由凹孔连结为一体,各个凹型孔沿筒体的底部周缘分布,配置凹孔数量由所需连结强度决定,连结的面积增加,塞紧箍与筒体连结强度大,瓶盖的密封性好,但强度过大开启瓶盖时塞紧箍与盖体的筒体不易被拉断,无法脱去瓶盖。如上述的本技术的瓶盖,第一次开启时用力上拉附盖,使第二塞紧箍与附盖筒体脱离,且附盖盖顶上的开孔离开密封塞,容器瓶的瓶口呈开启状,下推(按)附盖,附盖沿流出管下移,基盖上的塞子将附盖盖顶上的开孔封闭,容器瓶的瓶口呈封闭状。附盖可以反复推拉使瓶口反复开启和关闭,即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给予进一步地说明,但附图仅为本技术设计方案之一,绝非为本技术的唯一的实例。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在打开位置时的剖面图;附图2为附图1的瓶盖在关闭位置时的剖面图;附图3为本技术瓶盖在打开位置时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盖在关闭位置时主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盖在关闭位置时俯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盖基盖部分局部放大剖面图。附图中,10.基盖;11.附盖;12.基盖盖顶;13.基盖园筒体;13A.园筒体内表面;14.基盖间断凹孔;15.第一塞紧箍;16.第一塞紧箍内凸台;17.瓶颈环状法兰;18.容器瓶颈;19.基盖内开孔;20.基盖流出管;21.基盖副盖顶;22.副盖顶开孔;23.密封塞;24.密封塞支承柱;25.附盖盖顶凸缘;26.附盖盖顶;27.附盖盖顶中心开孔;28.附盖筒体;29.附盖间断凹孔;30.第二塞紧箍;31.筒体内凸环;32.第二塞紧箍内凸环;33.流出管上凸环;34.流出管下凸环;35.基盖园筒体外肋条;36.园筒体内螺纹;37.瓶颈外螺纹;38.第一密封法兰;39.第二密封法兰。由附图1~6所示结构的瓶盖可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地说由附图1,2,3可以看到,本技术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由基盖10和一个可推拉式附盖11构成。基盖10的盖顶12与园筒体13成一整体,园筒体13下开有间断凹孔14,并于第一塞紧箍15连接,该间断凹孔14沿园筒体13下缘伸出与第一塞紧箍15铸成一体,塞紧箍15与园筒体13的外径相同,塞紧箍15为一复合体,其内表面按一定间距配置有向内伸出的凸台16。由附图6可以看到,弧形凸台16在第一塞紧箍15内表面按一定间距配,其位置能使之与瓶颈上的环状法兰17(凸环)相接合。由附图1可以看到,基盖盖顶12中心处有一开孔19和竖筒式流出管20,其位置与开孔19对齐。流出管20的上端有副盖顶21,并在其上开有副盖顶开孔22。密封塞23位于副盖顶21的开孔22上面用支承柱24连结,使密封塞23与副盖顶21为一复合体。附盖盖顶26的边缘有一凸缘25,它是用于在附盖上再加一盖罩,在瓶盖闭合时罩上盖罩对附盖起防尘作用(在图中未画出)。盖顶26底部与基盖副盖顶21相互配合,盖顶26上开有中心开孔27,该孔27与密封塞23相互配合对齐,构成一付关闭器。在附图2所示关闭位置时,容器中液流便停留在流出管的副盖顶21内。附盖盖顶26下连有附盖筒体28,在它下部开有间断凹孔29,下面连结第二塞紧箍30。附盖筒体28和塞紧箍30内表面各带有一内凸环31和32,它们与竖筒式流出管20的外表面滑动接合,流出管20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塞紧箍式可反复闭合塞紧的塑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是由基盖和附盖构成的复合体,基盖为由盖顶,园筒体,第一塞紧箍,流出管,副盖顶,支承柱体和塞子构成一体的部件,其盖顶下连一园筒体,园筒体的内表面有内螺纹与瓶颈外径的外螺纹相配合,在园筒体下部配置有第一塞紧箍,该塞紧箍与瓶颈上的环状法兰相配合用于紧固基盖;盖顶上部带有一流出管,该管下端开口与瓶颈的内径相通;上端为一副盖顶,该副盖顶上开有流液孔,并在孔上方空间用支承柱体连接有一个塞子;附盖套接在基盖的流出管上,它为由附盖筒体和第二塞紧箍构成的一体部件,盖顶下连有附盖筒体,其下部配置有第二塞紧箍,附盖筒体内表面带有一环状法兰,第二塞紧箍内表面也带有一环状法兰,这两个法兰分别与基盖的流出管外表面上的两个环状法兰相对应配合,流出管外表面的上环状法兰,阻挡附盖上拉时脱出流出管,流出管外表面的下环状法兰,阻挡第二塞紧箍,使附盖上拉时第二塞紧箍与附盖筒体间拉断分离,同时盖顶上开有孔,该开孔的孔径与基盖上的塞子外径相配合,当附盖下推闭合时基盖上的塞子将塞紧盖顶上的开孔封闭瓶盖,容器瓶也呈密封状,而在附盖上拉时,附盖盖顶上的开孔离开塞子,容器瓶口呈开启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德尔迪特尔迈尔尤维
申请(专利权)人:于乔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