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41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盖和内塞,其特征在于:外盖由上部的盖体和下部的防盗圈通过连接筋连接而成,在防盗圈的内侧设有止转筋,在内侧底部设有与瓶子扣合的扣位,在盖体内顶的中部设有环形柱,在内顶的外圈设有二或数个凸起,在凸起和环形柱之间设有与内塞扣合的扣位;内塞包括环形柱状的塞体,盖体的环形柱塞入塞体内,两者紧密配合,在塞体的外壁上设有与盖体内顶上的扣位相扣合的配合位,在配合位的下方设有外圈,在外圈的顶部设有斜顶凸起,在外圈的底部内侧设与瓶口扣合的扣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伪瓶盖。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外盖和内塞,外盖由上部的盖体和下部的防盗圈通过连接筋连接而成,在防盗圈的内侧设有止转筋,在内侧底部设有与瓶子扣合的扣位,在盖体内顶的中部设有环形柱,在内顶的外圈设有二或数个凸起,在凸起和环形柱之间设有与内塞扣合的扣位;内塞包括环形柱状的塞体,盖体的环形柱塞入塞体内,两者紧密配合,在塞体的外壁上设有与盖体内顶上的扣位相扣合的配合位,在配合位的下方设有外圈,在外圈的顶部设有斜顶凸起,在外圈的底部内侧设与瓶口扣合的扣位。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第一次开启时,旋转盖体,拉断连接筋,同时盖体内顶的凸起在内塞顶部的凸起的作用下将盖体顶出,开启较为省力;将开启过的盖体再次盖合在瓶子上时,只需直接拍入即可对剩余的酒液起密封作用,再次开启时旋转盖体即可。为了实现防喷溅的功能,本技术还在塞体的腔内设有防喷溅网,即使大力倾倒,也不会喷溅出来,易于控制流量。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外盖与瓶子及内塞均采用扣位结构,制造费用低,,连接筋与外盖为一次成型,无后序工序,生产成本低,而且扣位式结构操作方便;2.本技术在盖体的内顶与塞体上设计了凸起,在开启时产生向上的推力,达到较小的力即可开启,操作容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2是实施例中外盖的纵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外盖的仰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内塞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中内塞的俯视图如附图说明图1、图4和图、5所示,内塞2包括环形柱状的塞体11,盖体6内顶的环形柱9塞入塞体11内,两者紧密配合,达到密封的要求,从而使内容物的气味和水份不会挥发或流出,在塞体11的外壁设有与盖体内顶上的扣位8相扣合的配合位13,使盖体6与内塞2结合在一起,在配合位13的下方设有外圈14,外圈14的底部内侧设扣位15,与瓶口的配合位相扣合,在外圈14的顶部设有两个180度对称分布的斜顶凸起12,当旋转盖体6时与盖体6内顶上的凸起7相配合,使盖体6上顶,达到开启的目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塞体11的腔内设有防喷溅网16,防喷溅网16上设有12个孔,当往外倾倒时,液体不会喷溅。瓶子、外盖与内塞的配合关系如图1所示,如下所述内塞2的塞体11塞入瓶口,而外圈14盖在瓶口外且其上的扣位15与瓶口的配合位紧紧扣合,外盖3通过防盗圈5上的扣位17与瓶子1上的配合位相扣合,同时止转筋10与瓶子1上的瓶齿夹住,盖体的环形柱9塞入塞体11内并与之紧密配合,内顶上的扣位8与塞体11外壁上的配合位13扣合。第一次开启瓶盖时,旋转盖体3,拉断连接筋4,同时盖体3被顶出,瓶盖被打开,再次把盖体3盖合在瓶子1上时,只需直接拍入使盖体3与内塞11扣合即可。本技术设在盖体内顶上和设在内塞上的凸起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还可以为数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外盖和内塞,其特征在于外盖由上部的盖体和下部的防盗圈通过连接筋连接而成,在防盗圈的内侧设有止转筋,在内侧底部设有与瓶子扣合的扣位,在盖体内顶的中部设有环形柱,在内顶的外圈设有二或数个凸起,在凸起和环形柱之间设有与内塞扣合的扣位;内塞包括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小化严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石化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