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8018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由探测器(1),微处理器MCU(2),节能控制电路(4),与节能控制电路(4)相连接的开关电路(5),以及与开关电路(5)相连接的照明灯(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微处理器MCU(2)与节能控制电路(4)还设置有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所述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以及N极顺次经电阻R4、电阻R12、极性电容C5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自激方波振荡电路,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控制系统,具体涉及的是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照明灯为人类带来很多的方便,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照明灯息息相关。现有照明灯控制系统都采用手动控制,即通过手动开关来控制灯的亮灭。当人长时间离开房间,忘记关闭照明灯,就会造成能源浪费。因此,将节能控制系统用到普通的照明灯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照明灯开关系统在人长时间离开房间,忘记关闭照明灯,就会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由探测器,微处理器MCU,节能控制电路,与节能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开关电路,与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照明灯,以及连接在放大式信息处理电路与节能控制电路之间的自激方波振荡电路组成。所述自激方波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l,三极管VTl,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l的RE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顺次经电阻R4、电阻R12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13、电阻R2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经电阻R5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6、极性电容C6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顺次经电阻R10、电阻Rll后与振荡芯片Ul的DIS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振荡芯片Ul的VOC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振荡芯片Ul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与电阻Rll的连接点与电阻R14后与节能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正极与电阻R6与极性电容C6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7的振荡芯片Ul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l的DI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组成;所述三极管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3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与微处理器MCU相连接;所述振荡芯片Ul的TRIG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THR管脚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进一步地,为确保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所述探测器为无线红外探测器;而所述的振荡芯片Ul为SD42522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采用无线红外探测器,该探测器的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全方位自动温度补偿、低功耗等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该控制系统的准确性。(2)本专利技术同时采用了自激方波振荡电路,该电路抗干扰性强、电流稳定、过电流保护、热补偿、信息处理准确度高等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使用性和准确性。(3)本专利技术使用了微处理器MCU,其能有效的对探测器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静噪处理,提高了该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激方波振荡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I一探测器,2一微处理器MCU,3一自激方波振荡电路,4一节能控制电路,5一开关电路,6—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由探测器1,微处理器MCU2,节能控制电路4,与节能控制电路4相连接的开关电路5,与开关电路5相连接的照明灯6,以及连接在放大式信息处理电路3与节能控制电路4还设置有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时,所述的探测器I采用无线红外探测器,该无线红外探测器是通过对室内的人体红外热辐射的探测,并将探测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射给微处理器MCU2,微处理器MCU2将该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再通过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将所述的信号以电流信号的方式传输给节能控制电路4。所述的节能控制电路4则通过开关电路5来控制照明灯6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所述自激方波振荡电路7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lL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极性电容Cl,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以及极性电容C7组成。连接时,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l的RES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顺次经电阻R4、电阻R12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13、电阻R2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二极管Dl的P极经电阻R5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6、极性电容C6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N极顺次经电阻R10、电阻Rlll后与振荡芯片Ul的DIS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中,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振荡芯片Ul的VOC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振荡芯片Ul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与电阻Rll的连接点与电阻R14后与节能控制电路4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电阻R6与极性电容C6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7的振荡芯片Ul的CONT管脚相连接。以及极性电容Cl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l的DIS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3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与微处理器MCU2相连接。所述振荡芯片Ul的TRIG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THR管脚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为了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振荡芯片Ul为SD42522集成芯片。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主权项】1.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由探测器(I),微处理器MCU(2),节能控制电路(4),与节能控制电路⑷相连接的开关电路(5),以及与开关电路(5)相连接的照明灯(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微处理器MCU (2)与节能控制电路(4)连接有自激方波振荡电路⑶;所述自激方波振荡电路⑶由振荡芯片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l的RE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顺次经电阻R4、电阻R12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13、电阻R2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自激方波振荡的节能照明灯控制系统,由探测器(1),微处理器MCU(2),节能控制电路(4),与节能控制电路(4)相连接的开关电路(5),以及与开关电路(5)相连接的照明灯(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微处理器MCU(2)与节能控制电路(4)连接有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所述自激方波振荡电路(3)由振荡芯片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1的RE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N极顺次经电阻R4、电阻R12后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13、电阻R2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P极经电阻R5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6、极性电容C6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顺次经电阻R10、电阻R11后与振荡芯片U1的DIS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振荡芯片U1的VOC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振荡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与电阻R11的连接点与电阻R14后与节能控制电路(4)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正极与电阻R6与极性电容C6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7的振荡芯片U1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1的DI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组成;所述三极管集电极接地;所述电阻R13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与微处理器MCU(2)相连接;所述振荡芯片U1的TRIG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THR管脚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申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