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7742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3:40
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化硅粉体、二硅化钼粉体分散于异丙醇中并加入碘后搅拌均匀,得悬浮液A、B;将碳纤维立体织物采用水热渗透葡萄糖的方式提升密度,然后夹放于带有阴阳两电极的特制水热釜中,再放入烘箱中保温,进行水热电泳沉积,然后通过于在葡萄糖水溶液中重复均相水热至1.3~1.5g/cm3,再干燥后进行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密度适中,结构致密,C/C与SiC界面,SiC与MoSi2界面以及C/C与MoSi2界面结合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低温下即可获得具有强度高且高温抗氧化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容易获得,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C/C复合材料
,涉及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碳(C/C)复合材料是目前唯一可以应用于2800℃的高温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使得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热膨胀系数低、密度低、耐高温、耐烧蚀、高强度、高模量等优异性能,特别是在惰性气氛的2200℃以内条件下其强度和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优异性能。然而,C/C复合材料在超过370℃的有氧环境就会被氧化,氧化质量损失导致其强度下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尤其是在高温或者潮湿环境下的使用。因此,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对于其应用十分关键。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向C/C复合材料中引入超高温陶瓷,比如SiC、ZrC、HfC等。利用陶瓷相对C/C复合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不会降低C/C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反而会提高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扩大应用范围。目前研究较多的碳/碳-耐高温陶瓷复合材料主要有C/C-SiC复合材料[LeiLiu,HejunLi.Effectofsurfaceab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化硅粉体、二硅化钼粉体分别分散于异丙醇中得混合物A、混合物B,混合物A中碳化硅粉体浓度为15~25g/L,混合物B中二硅化钼浓度为30~45g/L;将混合物A、混合物B分别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A、悬浮液B;2)向悬浮液A、悬浮液B中分别加入碘单质得混合物A1、混合物B1,混合物A1、混合物B1中碘单质的浓度均为5.0~6.0g/L,将混合物A1、混合物B1加热下搅拌均匀,得悬浮液A2、悬浮液B2;3)将碳纤维立体织物切割成圆片;4)将圆片置于葡萄糖水溶液中在180~220℃下进行均相水热处理6~8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状C/C-SiC-MoSi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化硅粉体、二硅化钼粉体分别分散于异丙醇中得混合物A、混合物B,混合物A中碳化硅粉体浓度为15~25g/L,混合物B中二硅化钼浓度为30~45g/L;将混合物A、混合物B分别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A、悬浮液B;2)向悬浮液A、悬浮液B中分别加入碘单质得混合物A1、混合物B1,混合物A1、混合物B1中碘单质的浓度均为5.0~6.0g/L,将混合物A1、混合物B1加热下搅拌均匀,得悬浮液A2、悬浮液B2;3)将碳纤维立体织物切割成圆片;4)将圆片置于葡萄糖水溶液中在180~220℃下进行均相水热处理6~8h,在碳纤维上沉积碳层,得到C/C试样;5)将C/C试样夹放于水热釜中,该水热釜以石墨电极为阳极,夹放C/C试样的导电基体为阴极并且阴阳两极与恒流电源相应两极连接,将悬浮液A2、悬浮液B2倒入反应釜内衬中,然后在80~120℃下进行水热电泳沉积为30~50min,水热电泳沉积电压为100~200V,水热电泳电弧放电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干燥;6)将干燥后的试样放入葡萄糖水溶液中进行在180~220℃下进行均相水热处理6~8h,得到复合材料,重复均相水热处理直至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1.3~1.5g/cm3,然后干燥;7)将步骤6)干燥的试样,在1400~1600℃下热处理1~3h,得到薄片状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丽云白喆欧阳海波黄剑锋李翠艳孔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