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315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包括由多个基板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板体,板体上表面设置有拉毛齿,拉毛齿包括支撑轴和辊筒,支撑轴的上端安装有齿尖;板体上两相邻基板中一基板的端面上内凹形成有滑槽,另一基板上外凸形成有滑条,两相邻基板中一基板的两侧端面上均铰接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缺口,另一基板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直径稍大于缺口开口宽度的挂钉,挂钉的前端设置有宽度大于缺口宽度的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条和滑槽的设置,可快速实现板体的收纳和安装;通过锁紧片和挂钉的设置,可保证两相邻基板间的稳固连接,避免各基板在工作时发生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假发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
技术介绍
中国人很早就有戴假发的习惯,起初为上层社会女性的饰物,加在原有的头发上,令其更浓密,并能做出发髻,随着时代的变更,科技的发展,假发的制作是越来越完美,品种款式甚多。发丝就是制作假发的原材料,分为真人发和化纤,前者的价格昂贵,其效果最佳。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假发大部分都是化纤原丝制作的,且国内制作假发的化纤丝一般分为国产丝,韩丝,日丝,由于不同发丝的光泽度,手感,弹性,粗细,持久性不同,则导致其价位差异也较大。制作假发工序包括下料、整毛、计量、排发、裁帘子、后处理、造型、定型等工序。而在整毛工序,即将下料好的发丝放置在铁排梳上面混合出自然的幅度和标准长度,同时混色也在该道工序中完成,譬如深棕色,即2/33颜色,就是将2号色发丝与33号色发丝在铁排梳上重复掠过,进而使得两者的混色均匀,保证最终的发丝颜色自然真实。现有技术中的铁排梳结构简单实用,但也存在较多的使用缺陷,即在发丝在铁排梳混合时,由于发丝干燥容易与金属质地的梳齿摩擦产生静电,进而导致发丝的局部扭曲变形,特别是在发丝掠过铁排梳时其弯曲部分容易与梳齿发生缠绕,最终增加发丝的折断损毁率;并且在排出静电干扰的情况下,铁排梳上多组阵列分布的并排梳齿对发丝的混合效果不佳,使得经过混合工序后的发丝中容易出现多股单一色发丝的情况,不符合假发的加工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保证多色发丝的均匀混合,同时避免产生静电以降低发丝的折断毁损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包括由多个基板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板体,板体短边所在的两个端部向下弯曲成弧形,板体沿其长边方向在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多排等距间隔且相互平行的拉毛齿,拉毛齿包括固连于基板上的支撑轴和转动设置于支撑轴上的辊筒,支撑轴的上端安装有圆锥形的齿尖,且辊筒为木质辊筒;板体上两相邻基板中一基板于相对另一基板的端面上内凹形成有滑槽,另一基板于相对应的端面上外凸形成有与滑槽相适应的滑条,两相邻基板中一基板于滑槽两端所在的端面上均铰接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缺口,另一基板于滑条两端所在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直径稍大于缺口开口宽度的挂钉,挂钉的前端设置有宽度大于缺口宽度的挡片。本技术中,板体由多个基板拼接而成,具体地,将每一滑条对应地从滑槽端部置入滑槽内,待完全进入后,再转动锁紧片使得挂钉置入缺口内。由于缺口的开口宽度略小于挂钉的直径大小,因而挂钉不易从缺口开口处滑出,如此可实现各基板间的无缝拼接。由于挡片的宽度大于缺口的宽度,因而当挂钉置入缺口后,挡片则进一步定位了锁紧片的位置,如此可避免工作时多个基板间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可避免各基板上的拉毛齿发生错位现象而影响混色质量甚至损伤假发。本技术通过对板体的拆卸和组装,可快速实现板体的收纳和安装,并且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发丝混色时,譬如短发丝、中长发丝以及长发丝的混色时,可任意增减基板的个数来实现增加或是缩短板体的整体长度,以合理控制发丝在拉毛齿上的掠过距离,避免在短发丝混色时发丝的整毛程度过度的情况发生,在降低操作人员的手部与拉毛齿接触时间的同时,降低发丝在拉毛齿上的折损率。本技术使用时,对下料后的不同色号的发丝在板体上进行混色处理,且矩形的板体的短边向下弯曲成弧形,使得发丝在开始混色前和混色后处于弯曲状态,特别是较长的发丝,即拥有与真发更加贴近的一种自然弯曲幅度,提高假发的美观度和真实性,在发丝进入板体上后,发丝直接与拉发齿接触,木质的辊筒转动设置在支撑轴上,且在支撑轴的顶端固定有圆锥形的齿尖,齿尖对成束的发丝进行分隔,将不同色号的发丝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后的发丝颜色均匀,并且发丝在与木质辊筒接触时,由于板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即发丝与拉毛齿之间的接触时间较长,而两者间会产生有大量的摩擦,但因为材质原因和辊筒的设置方式,在降低发丝与辊筒之间的摩擦的同时,发丝不会与木质辊筒因摩擦而产生大量静电,即避免了发丝在混色时局部扭曲变形,降低发丝掠过基板时其弯曲部分与辊筒发生缠绕,最终降低发丝的折断损毁率。为提高滑槽与滑条间相对移动的灵敏性,同时又能避免滑槽与滑条间彼此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其的内腔宽度,所述滑条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滚珠。进一步地,沿所述板体的短边方向将所述板体上表面面积三等分,且位于板体中部的多排拉毛齿构成中心齿组,位于板体两端的多排拉毛齿构成边齿组,且所述中心齿组中的拉毛齿外径小于所述边齿组的拉毛齿外径。不同色号的发丝捆扎在一起形成发束,发束在混色时,由人工手持发束的端部沿矩形板体的长边在拉毛齿上扫掠,发束的中部发丝最为集中,而发束的两端相对疏散,因此本技术将板体的上表面面积均分成三等份,即位于板体中部的多排拉毛齿形成中心齿组,位于板体两端的多排拉毛齿形成边齿组,且边齿组中的拉毛齿外径大于中心齿组的拉毛齿外径,使得发束的中部在外径较小的拉毛齿上进行混色,而发束的两端在外径较大的拉毛齿上进行混色,进而增加发束最终的发色均匀度,提高假发的美观和真实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板体的两个弯曲部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作为优选,在板体的两个短边上开设有定位孔,且可采用螺栓或是销钉又或是直接焊接的方式,将板体固定在操作平台上,以保证发丝在混色拉动时板体保持稳定;同时板体上的拉毛齿为尖锐的针状物,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板体采用灵活的固定方式,可在整毛工序结束后及时对板体进行收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发丝在与木质辊筒接触时,由于板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即发丝与拉毛齿之间的接触时间较长,而两者间会产生有大量的摩擦,但因为材质原因和辊筒的设置方式,在降低发丝与辊筒之间的摩擦的同时,发丝不会与木质辊筒因摩擦而产生大量静电,即避免了发丝在混色时局部扭曲变形,降低发丝掠过基板时其弯曲部分与辊筒发生缠绕,最终降低发丝的折断损毁率;2、本技术将板体的上表面面积均分成三等份,即位于板体中部的多排拉毛齿形成中心齿组,位于板体两端的多排拉毛齿形成边齿组,且边齿组中的拉毛齿外径大于中心齿组的拉毛齿外径,使得发束的中部在外径较小的拉毛齿上进行混色,而发束的两端在外径较大的拉毛齿上进行混色,进而增加发束最终的发色均匀度,提高假发的美观和真实性;3、本技术可采用螺栓或是销钉又或是直接焊接的方式,将板体固定在操作平台上,以保证发丝在混色拉动时板体保持稳定;同时板体上的拉毛齿为尖锐的针状物,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板体采用灵活的固定方式,可在整毛工序结束后及时对板体进行收纳。4、本技术通过滑条和滑槽的设置,可快速实现板体的收纳和安装;通过锁紧片和挂钉的设置,可保证两相邻基板间的稳固连接,避免各基板在工作时发生相对移动。这样,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发丝混色时,譬如短发丝、中长发丝以及长发丝的混色时,可任意增减基板的个数来实现增加或是缩短板体的整体长度,以合理控制发丝在拉毛齿上的掠过距离,避免在短发丝混色时发丝的整毛程度过度的情况发生,在降低操作人员的手部与拉毛齿接触时间的同时,降低发丝在拉毛齿上的折损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假发的拉发针板,包括由多个基板(12)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板体(1),板体(1)短边所在的两个端部向下弯曲成弧形,其特征在于:板体(1)沿其长边方向在板体(1)上表面设置有多排等距间隔且相互平行的拉毛齿,拉毛齿包括固连于基板(12)上的支撑轴(5)和转动设置于支撑轴(5)上的辊筒(6),支撑轴(5)的上端安装有圆锥形的齿尖(7),且辊筒(6)为木质辊筒;板体(1)上两相邻基板(12)中一基板(12)于相对另一基板(12)的端面上内凹形成有滑槽(13),另一基板(12)于相对应的端面上外凸形成有与滑槽(13)相适应的滑条(14),两相邻基板(12)中一基板(12)于滑槽(13)两端所在的端面上均铰接有锁紧片(15),锁紧片(15)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缺口(8),另一基板(12)于滑条(14)两端所在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直径稍大于缺口(8)开口宽度的挂钉(9),挂钉(9)的前端设置有宽度大于缺口(8)宽度的挡片(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虹贝假发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