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82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包括地锚(2)、加力盘(9),其特征在于:地锚(2)装在机架支腿(4)之间,地锚(2)底部设置有钻进头(1),变径螺旋纹叶片(3)连接在钻进头(1)上部,地锚(2)顶部设置有螺纹段(7),螺纹段(7)顶端连接有卡栓(8),地锚压铁(5)装在地锚(2)的变径螺旋纹叶片(3)上方,地锚压铁(5)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4)上,地锚(2)的螺纹段(7)上装有地锚螺母(6),地锚螺母(6)压合在地锚压铁(5)上方;加力盘(9)可通过中部设置的卡槽(10)与地锚(2)顶端的卡栓(8)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力触探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
技术介绍
静力触探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等领域对地基土层进行测试的设备,它的反力通常采用三种形式来解决,即利用地锚、重物或汽车自重作为反力。其中,利用地锚作反力的装置因经济性和便捷性好,适用范围更广,使得这种方式的使用频率最高。现有技术中,反力装置的地锚大多采用等径的单叶片地锚、多叶片地锚和螺旋型地锚,但因为地锚上的叶片为等径叶片,钻杆端部受力较大,不易钻进,且容易让杆体倾斜。此外,现阶段在使用人力钻进地锚时,大多采用一根较长的加力杆穿过地锚尾部的卡套,通过增加力臂长度的方式旋转加力钻进,此时加力杆的旋转半径较大,这就需要较大的且较平整的工作面面积,但在如山区丘陵的坡面等区域,使用加力杆加力钻进的方式将面临工作面面积不足的情况,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便携实用、省力可靠的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本专利技术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包括地锚、加力盘,其中:地锚装在机架支腿之间,地锚底部设置有钻进头,变径螺旋纹叶片连接在地锚上部,地锚顶部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顶端连接有卡栓,地锚压铁装在地锚的变径螺旋纹叶片上方,地锚压铁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上,地锚的螺纹段上装有地锚螺母,地锚螺母压合在地锚压铁上方;地锚配套有加力盘,加力盘可通过中部设置的卡槽与地锚顶端的卡栓相配合。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钻进头呈倒圆锥形。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地锚为两套。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变径螺旋纹叶片呈倒锥形焊接于地锚上。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地锚压铁截面呈倒凹形,且其平面一侧向上。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卡栓截面呈方形。上述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其中:卡槽为截面与卡栓相配合的方形槽。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中,地锚底部设置有呈倒圆锥形钻进头和倒锥形的变径螺旋纹叶片,有助于解决钻杆端部受力较大,不易钻进的问题;地锚上部设置有螺纹段,地锚压铁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上,地锚的螺纹段上装有地锚螺母,地锚螺母压合在地锚压铁上方,保证了整个机架的稳定,防止了操作过程的晃动,同时有利于实现地锚的反力通过地锚螺母传递给地锚压铁后,再通过地锚压铁传递给机架;螺纹段顶端连接有卡栓方形,地锚配套有加力盘,加力盘可通过中部设置的方形卡槽与地锚顶端的卡栓相配合,便于利用加力盘对地锚进行钻进、旋出操作,稳定可靠,还有助于解决复杂地形地区采用加力杆人力钻进时,平整工作面面积不够的问题;地锚的杆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尺寸型号,可根据土层性状、土层厚度及静力触探所需的反力大小来选用合适的杆长型号,方便实用。总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携实用、省力可靠,适合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测试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图3为地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加力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地锚压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识: 1、钻进头;2、地锚;3、变径螺旋纹叶片;4、机架支腿;5、地锚压铁;6、地锚螺母;7、螺纹段;8、卡栓;9、加力盘;10、卡槽;11、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包括地锚2、加力盘9,其中:地锚2装在机架支腿4之间,地锚2底部设置有钻进头1,变径螺旋纹叶片3连接在钻进头(I)上部,地锚2顶部设置有螺纹段7,螺纹段7顶端连接有卡栓8,地锚压铁5装在地锚2的变径螺旋纹叶片3上方,地锚压铁5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4上,地锚2的螺纹段7上装有地锚螺母6,地锚螺母6压合在地锚压铁5上方;地锚2配套有加力盘9,加力盘9可通过中部设置的卡槽10与地锚2顶端的卡栓8相配合。钻进头I呈倒圆锥形。地锚2为两套。变径螺旋纹叶片3呈倒锥形焊接于地锚2上。地锚压铁5截面呈倒凹形,且其平面一侧向上。卡栓8截面呈方形。卡槽10为截面与卡栓8相配合的方形槽。使用时,参见图8,首先,根据测试点的位置确定静力触探机架的摆放位置,在机架支腿4之间的区域,各自确定两个地锚2的位置后将机架移开。在地锚2的位置处,可在钻进前先挖10~20cm深的V型槽,以便更好地保证地锚2竖直向下的初始钻入方向。第二步,根据土层11性状、土层11厚度及静力触探所需的反力大小来选用合适杆长的地锚型号后,将地锚2放置于需要钻进的位置,人工将其扶正至竖直向下(变径螺旋纹叶片3向下,方形卡栓8向上),然后将加力盘9通过它中心处的方形卡槽10与地锚2顶部的方形卡栓8卡扣住后,人工加力将加力盘9顺时针旋转,使地锚2向下旋转钻入,待钻至地锚2顶部螺纹段7的下边界距离地面10~20cm时停止钻进,最后将加力盘9与地锚2分离取下后,依此法将另一个地锚2钻进到位后将加力盘9放置一旁。待两个地锚2钻入到位后,使机架支腿4分别置于两个地锚2的两侧,接着两个地锚压铁5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圆孔后,穿过两侧的两个地锚2顶部,以垂直于机架支腿4的方向,将地锚压铁5搭置于机架支腿4之上(地锚压铁5的平面一侧向上)。随后将地锚螺母6通过其内部的螺纹各自分别旋转套入两个地锚2顶部的螺纹段7,并在地锚压铁5的上方紧压固定住地锚压铁5,进而控制住整个机架的晃动,并使地锚2的反力通过地锚螺母6传递给地锚压铁5后,通过地锚压铁5再传递给机架。至此,整套反力装置安装到位,可以进行静力触探测试。最后,静力触探测试完成后,将地锚螺母6旋转取下,并将地锚压铁5从地锚2上取下,接着将静力触探机架移开,然后使用加力盘9以同样的方式与地锚2的卡栓8卡扣后逆时针旋转将地锚2取出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包括地锚(2)、加力盘(9),其特征在于:地锚(2 )装在机架支腿(4 )之间,地锚(2 )底部设置有钻进头(I),变径螺旋纹叶片(3 )连接在钻进头(I)上部,地锚(2 )顶部设置有螺纹段(7 ),螺纹段(7 )顶端连接有卡栓(8 ),地锚压铁(5 )装在地锚(2 )的变径螺旋纹叶片(3 )上方,地锚压铁(5 )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4)上,地锚(2)的螺纹段(7)上装有地锚螺母(6),地锚螺母(6)压合在地锚压铁(5)上方;地锚(2)配套有加力盘(9),加力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变径螺旋纹地锚和加力盘的静力触探反力装置,包括地锚(2)、加力盘(9),其特征在于:地锚(2)装在机架支腿(4)之间,地锚(2)底部设置有钻进头(1),变径螺旋纹叶片(3)连接在钻进头(1)上部,地锚(2)顶部设置有螺纹段(7),螺纹段(7)顶端连接有卡栓(8),地锚压铁(5)装在地锚(2)的变径螺旋纹叶片(3)上方,地锚压铁(5)两端搭置于机架支腿(4)上,地锚(2)的螺纹段(7)上装有地锚螺母(6),地锚螺母(6)压合在地锚压铁(5)上方;地锚(2)配套有加力盘(9),加力盘(9)可通过中部设置的卡槽(10)与地锚(2)顶端的卡栓(8)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瑞唐锡彬胡红兵王强彭勇杨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