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仿真平台的行人仿真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753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离散元仿真平台的行人仿真方法及装置,能够仿真大规模的行人运动,并支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待仿真行人的物理属性数据,通过将所述物理属性数据输入离散元仿真平台,构建所述待仿真行人的行人模型;S2、获取待仿真通道的几何属性数据,通过将所述几何属性数据输入所述离散元仿真平台,构建所述待仿真通道的通道模型;S3、基于社会力模型和所述颗粒离散元法的接触模型构建行人颗粒的受力模型;S4、通过将所述行人模型置于所述通道模型内,并利用所述受力模型实时更新所述行人模型的行人颗粒的运动状态,对所述待仿真行人进行人流仿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人仿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离散元仿真平台(EDEM平台) 的行人仿真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大型交通枢纽需求的增加,在交通出行高峰时段或紧急事件发生时,大规模 进出站的客流在一些瓶颈处会发生拥堵,所以运用仿真软件来模拟行人流运动,来寻找行 人流规律,从而寻找在大规模行人流运动时枢纽内危险区域。 对于仿真软件,常用的行人仿真软件有英国的Legion、德国的Vissim等,这些仿 真软件均是基于内嵌模型不可二次开发(Legion、Vissim使用手册)的行人仿真平台。而 常用的微观仿真软件(如Vissim)对于大规模的数据输入计算效率低,仿真运算时间长或 不能仿真,并且由外国各公司开发的非我国自主产权的行人仿真软件,内嵌模型无法二次 开发,从而无法探究模型机理,无法对模型进行改造和优化,因此传统的仿真软件既不能仿 真大规模的行人运动,也不支持我国学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EM平台的行人仿真方法及装置,能够仿真大 规模的行人运动,并支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 为此目的,一方面,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离散元仿真平台的行人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待仿真行人的物理属性数据,通过将所述物理属性数据输入离散元仿真平台,构建所述待仿真行人的行人模型,其中,所述行人模型由多个行人颗粒组成;S2、获取待仿真通道的几何属性数据,通过将所述几何属性数据输入所述离散元仿真平台,构建所述待仿真通道的通道模型;S3、基于社会力模型和所述颗粒离散元法的接触模型构建行人颗粒的受力模型;S4、通过将所述行人模型置于所述通道模型内,并利用所述受力模型实时更新所述行人模型的行人颗粒的运动状态,对所述待仿真行人进行人流仿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蕊杨静刘荣强丁俊强杨晨威汤优杨陶源冯焕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