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潇专利>正文

信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6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信封,它有由正面和背面构成的长方形本体,所述正面的两端各有一封舌并使得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沿宽度方向设置一行穿透正面厚度的、便于开启信封的齿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封装信函或文件的纸制封套,特别是涉及一种拆信方便的信封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信封有由正面和背面构成的长方形本体,所述正面的两端各有一封舌并使得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信函或文件由敞口端装入本体内并通过粘合剂将敞口端封牢;拆信时用手将本体的任一端撕开或用剪刀将本体的任一端剪开。可见,拆开现有信封时很不方便,容易将本体内的信函或文件撕坏或剪坏,且寻找剪刀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拆信方便的信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封,它有由正面和背面构成的长方形本体,所述正面的两端各有一封舌并使得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所述的正面沿宽度方向设置一行穿透正面厚度的、便于开启信封的齿孔。所述的一行齿孔呈均匀间隔布置且其两外端的两个齿孔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正面的宽度,所述齿孔的形状为圆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信封,它有由正面和背面构成的长方形本体,所述正面的两端各有一封舌并使得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所述的背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一排穿透背面厚度的、便于开启信封的齿孔。所述的一排齿孔呈均匀间隔布置且其两外端的两个齿孔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背面的长度,所述齿孔的形状为圆形。采用以上的结构之后,拆信时只须手执本体,并在所述一行齿孔或一排齿孔的两侧稍用力掰动,就可撕开该行齿孔或该排齿孔,从而将信封撕开一条裂口而开启信封。可见,拆开本信封时相当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撕坏或剪坏信件的可能及寻找剪刀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从正面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从背面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二个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信封有由正面11和背面(因该背面在图1中得不到反映,故该背面不标件号)构成的长方形本体1,正面11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封舌11a并使得本体1的右端封闭、左端敞口,正面11的右侧处沿宽度方向设置一行穿透正面11厚度的、均匀间隔布置的、便于开启该信封的齿孔,该行齿孔中有9个圆形齿孔11b,该行齿孔两外端的两个齿孔11b间的距离小于正面11的宽度,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该信封在邮寄时被无意撕破。齿孔11b的直径为4毫米,相邻齿孔11b的间距为1毫米。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信封有由正面(因该正面在图2中得不到反映,故该正面不标件号)和背面12构成的长方形本体1,正面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封舌11a并使得本体1的右端封闭、左端敞口,背面12的上侧处沿长度方向设置一排穿透背面12厚度的、均匀间隔布置的、便于开启该信封的齿孔,该排齿孔中有17个圆形齿孔12a,该排齿孔两外端的两个齿孔12a间的距离小于背面12的长度,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该信封在邮寄时被无意撕破。齿孔12a的直径为4毫米,相邻齿孔12a的间距为1毫米。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比如对于所述的前一种实施方式而言,沿本体正面宽度方向所设的一行齿孔还可位于本体正面的左侧或中段位置处;对于所述的后一种实施方式而言,沿本体背面长度方向所设的一排齿孔还可位于本体背面的下侧或中间位置处;对于所述的两种实施方式而言,齿孔的直径和个数可根据需要灵活决定,相邻齿孔的间距可根据信封纸的硬度、厚度灵活决定,齿孔的形状也可为半圆形或其它适用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信封,它有由正面和背面构成的长方形本体,所述正面的两端各有一封舌并使得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沿宽度方向设置一行穿透正面厚度的、便于开启信封的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行齿孔呈均匀间隔布置且其两外端的两个齿孔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正面的宽度,所述齿孔的形状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勤勇陈潇
申请(专利权)人:陈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