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明专利>正文

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388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之间配合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套,两侧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框体与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该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框体,患者可以根据移动方向的需要进行把手的选择,可以给予患者提供两个方向的移动方式,增加复健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外科患者拆卸掉石膏或支架后,需要进行复健运动,行走训练装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训练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训练装置为两根简单的钢制杆件,患者的双手把持在杆件上进行辅助行走,该装置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的训练,即患者只能前进或后退,不能起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框体,患者可以根据移动方向的需要进行把手的选择,可以给予患者提供两个方向的移动方式,增加复健训练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之间配合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套,两侧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框体与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厚度为8mm-12mm,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块指压板,两相邻所述指压板之间间距15cm-35c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在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框体之间胶合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为海绵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框体,患者可以根据移动方向的需要进行把手的选择,可以给予患者提供两个方向的移动方式,增加复健训练的效果,同时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支撑柱的主视图图3为滑套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及固定在所述底板I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3,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3之间配合有滑杆4,在所述滑杆4上设置有滑套5,两侧所述滑套5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6,所述框体6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7,在两个所述连接套7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8,所述把手8与所述连接套7之间配合有螺丝9,所述滑套5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501,所述框体6配合在所述卡槽501内,所述框体6与所述滑套5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502。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底板I的厚度为10mm,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块指压板121,两相邻所述指压板121之间间距25cm,通过间隔设置的指压板,患者在移动时可以进行选择,可以选择行走在指压板上对脚掌进行活血按摩,也可以选择行走在底板上。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框体6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在所述框体6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套611,所述保护套611为橡胶套,所述保护套611与所述框体6之间胶合固定。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框体6的内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把手8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套801,所述把手套801为海绵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框体,患者可以根据移动方向的需要进行把手的选择,可以给予患者提供两个方向的移动方式,增加复健训练的效果,同时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之间配合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套,两侧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框体与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为8mm-12mm,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块指压板,两相邻所述指压板之间间距15cm_35cm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在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橡胶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框体之间胶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为海绵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之间配合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套,两侧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框体与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该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框体,患者可以根据移动方向的需要进行把手的选择,可以给予患者提供两个方向的移动方式,增加复健训练的效果。【IPC分类】A61H39/04, A61H3/00【公开号】CN204798306【申请号】CN201520431486【专利技术人】耿明 【申请人】耿明【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患者用复健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四个顶角位置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套,在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套之间配合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套,两侧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内侧的每个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套,在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套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框体与所述滑套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
申请(专利权)人:耿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