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加工方法及其香豆油技术

技术编号:1246166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6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然后洗净捞出;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20-30℃、湿度为60-80%,至霉变黑;d.将霉好的大豆嗮干或烘干;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或撒发酵粉,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4-5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5-7小时,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油加工方法,还涉及一种用该方法制成的香豆油。
技术介绍
豆油是一种常用调味品,用大豆即黄豆加工制成。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把大豆煮熟,用缸露天清水浸泡,每天翻缸晒,使其缓慢发酵分解,然后固液分离,熬炼至糊状。传统的这种方法发酵时间长,发酵时间往往长达半年,生产周期长,场地占用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易受天气制约,而且在漫长的发酵过程中会造成部分营养和活性元素流失,影响豆油的品质,因而其香味和口感不佳。上述缺陷影响了豆油的商业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发酵时间短、香味和口感佳的豆油加工方法。还提供一种用该方法制成的香豆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豆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水,然后洗净捞出; 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然后出锅沥干;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20-30°C、湿度为60-80%,至霉变黑; d.将霉好的大豆晒干或烘干; 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 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或撒发酵粉,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4-5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 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5-7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 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所述发酵液用重量份12-15的苍术、8-12的桔梗、12-16的川芎、18-22的当归、12-16的麻黄、12-17的肉桂、8-12的干姜、12-16的半夏、18-22的甘草和1000的水煮沸I小时去渣而得。该数值范围的重量比是优选范围,超过该范围会影响效果。所述发酵粉用重量份12-15的苍术、8-12的桔梗、12-16的川芎、18-22的当归、12-16的麻黄、12-17的肉桂、8-12的干姜、12-16的半夏、18-22的甘草磨粉混合而得。该数值范围的重量比是优选范围,超过该范围会影响效果。所述发酵液用重量份15的苍术、10的桔梗、15的川芎、20的当归、15的麻黄、15的肉桂、10的干姜、15的半夏、20的甘草和1000的水煮沸I小时去渣而得。该数值范围的重量比效果最佳。所述发酵粉用重量份15的苍术、10的桔梗、15的川芎、20的当归、15的麻黄、15的肉桂、10的干姜、15的半夏、20的甘草磨粉混合而得。该数值范围的重量比效果最佳。所述霉房内最佳温度为25°C、湿度为70%。所述步骤g固液分离后,再将分离出来的豆渣加水入蒸煮锅煮沸6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将二次收集的液体一起煮熬。本专利技术的香豆油,用紫荆豆做原料、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其制备方法所述发酵液用重量份12-15的苍术、8-12的桔梗、12-16的川芎、18-22的当归、12-16的麻黄、12-17的肉桂、8-12的干姜、12-16的半夏、18-22的甘草和1000的水煮沸I小时去渣而得。其制备方法所述发酵粉用重量份12-15的苍术、8-12的桔梗、12-16的川芎、18-22的当归、12-16的麻黄、12-17的肉桂、8-12的干姜、12-16的半夏、18-22的甘草磨粉混合而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由于使用特制发酵液或发酵粉,发酵时间短,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成本;由于快速发酵,能最大限度保留大豆中的营养和活性元素,也增强了豆油的香味和口感。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二次分离,将二次收集的液体一起煮熬,能进一步提尚生广效率、降低成本。经反复试验和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采用的发酵液或发酵粉,所采用的原料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缩短发酵时间,促使快速发酵,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同时加入川芎和肉桂后,效果更佳,比不加入川芎和肉桂时发酵时间会缩短20天左右。本专利技术的豆油,用湘南地区常见的紫荆豆做原料、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所制得豆油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口感及佳,其品质远远超出现有加工方法制成的黄豆豆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 豆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水,然后洗净捞出; 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然后出锅沥干; 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25°C、湿度为70%,至霉变黑; d.将霉好的大豆晒干; 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 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4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 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6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 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发酵液用重量份15的苍术、10的桔梗、15的川芎、20的当归、15的麻黄、15的肉桂、10的干姜、15的半夏、20的甘草和1000的水煮沸I小时去渣而得。步骤g固液分离后,再将分离出来的豆渣加水入蒸煮锅煮沸6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将二次收集的液体一起煮熬。这样,可以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香豆油,用紫荆豆做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得。实施例二 豆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水,然后洗净捞出; 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然后出锅沥干; 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20°C、湿度为60%,至霉变黑; d.将霉好的大豆烘干; 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 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或撒发酵粉,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5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 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5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 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发酵粉用重量份12的苍术、8的桔梗、12的川芎、18的当归、12的麻黄、12的肉桂、8的干姜、12的半夏、18的甘草磨粉混合而得。本专利技术的香豆油,用紫荆豆做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得。实施例三 豆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水,然后洗净捞出; 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然后出锅沥干; 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30°C、湿度为80%,至霉变黑; d.将霉好的大豆晒干; 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 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5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 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7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 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发酵液用重量份15的苍术、12的桔梗、16的川芎、22的当归、16的麻黄、17的肉桂、12的干姜、16的半夏、22的甘草和1000的水煮沸I小时去渣而得。本专利技术的香豆油,用紫荆豆做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得。【主权项】1.一种豆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大豆用清水常温下浸泡至充分吸水,然后洗净捞出;b.将浸泡好的大豆用清水煮至用手能捏成泥状,然后出锅沥干;c.将煮好的大豆放入霉房上霉,霉房内温度为20‑30℃、湿度为60‑80%,至霉变黑;d.将霉好的大豆嗮干或烘干;e.将干燥好的大豆的霉去掉,并用水洗净;f.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好的大豆喷洒发酵液或撒发酵粉,拌匀,放入发酵桶发酵4‑5天至桶内温度接近常温时即可;g.将发酵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水与豆子的重量比为150:100,然后入蒸煮锅煮沸5‑7小时,然后出锅、固液分离并收集液体;h.将收集的液体入锅煮沸,然后中火熬至糊状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虎德
申请(专利权)人:桂阳县石禾塘移民油茶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