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单元、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及印版单元自动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5259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6:52
印版单元自动安装装置(81)具有:推压部件(96),其从推压部件插入用开口部(33)插入并抵抗着基于印版连结部件施力装置(35)产生的弹压力而推压内侧滑块(36);保持机构(94),其通过对设于印版单元(1)的作为握持部的突出部(11a)进行保持及解除来进行印版单元(1)的保持及解除;和驱动装置(92),其使保持机构(94)沿印版驱动轴轴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版单元、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及印版单元自动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印刷机,公知有在固定于印版驱动轴的印版滚筒的外周上安装有印版的印刷机。在这样的印刷机中,具有将片状印版卷绕并安装在固定于印版驱动轴的状态下的印版滚筒上的情况。该情况下,印刷机内的印版的安装作业麻烦,难以将印版准确地安装到印版滚筒上。为了避免该情况,有时也将片状的印版卷绕安装到从印版驱动轴拆下的状态下的印版滚筒上,然后将印版滚筒固定到印版驱动轴上。该情况下,由于印版滚筒具有相当大的重量,所以印版滚筒相对于印版驱动轴的拆装作业很困难。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如下方案,作为能够相对于印刷机简单且准确地安装的印版,在由弹性材料(例如金属制片材)形成为圆筒状的印版主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印版部,在印版主体的内周上形成向内突出且沿轴向延伸的卡合部(参照专利文献I)。该印版安装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的印版安装部而使用。例如,印版安装部具有以固定状设于印版驱动轴的印版滚筒部,印版从一端侧嵌于该印版滚筒部。只要预先在印版滚筒部的外周上设置供印版的卡合部从一端侧嵌合的周向定位用槽、和供印版的端部抵接的轴向定位用止挡件,就能够将印版准确且简单地安装到印版滚筒部的规定位置。另夕卜,能够将印版从印版滚筒部的一端侧简单地拆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5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印版能够重复使用,将使用完毕的印版从印版滚筒部拆下而保管,然而,上述印版由于预先形成为圆筒状,所以为了保管而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另外,在上述印刷机中,难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印版或印版单元向印版安装部的安装由人工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将印版相对于印刷机简单且准确地安装、且不需要大的保管空间的优点,而且,容易实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向印版安装部的自动安装的印版单元及具有这样的印版单元的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印版单元的安装自动化的印版单元自动安装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印版单元具有:印版,其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片材的表面的一部分上设有印版部,且在长度方向两端部上设有向背面侧或表面侧突出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合用突条;和印版连结部件,其与形成为筒状的上述印版的两个上述卡合用突条卡合并将上述筒状印版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连结,该印版单元能够相对于印版滚筒的印版安装部装拆,所述印版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印版连结部件上设有突出部,其从上述筒状印版向轴向突出,作为向上述印版安装部拆装时的握持部。在本说明书中,构成印版的片材的“表面”是指形成为筒状时朝向径向外侧的面,“内面”是指朝向相同径向内侧的面。另外,片材的“长度方向”是指形成为筒状时的周向,“宽度方向”是指形成为筒状时的轴向。成为筒状的印版的两端部通过印版连结部件而连结,由此,印版保持为筒状。在卡合用突条与印版连结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印版的两端部固定于印版连结部件,因此即使印版被拉拽,印版也不会从印版连结部件脱离。当将卡合用突条和与其相邻的片材的部分所成的角度设为卡合用突条的突出角度时,从印版与印版连结部件的卡合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该突出角度小于90度。而且,优选卡合用突条的突出角度为35?55度,最优选为45度。例如,卡合用突条通过将平板状的片材的各端部向背面侧或表面侧折曲而与片材一体地形成。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印版单元的印版安装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装置的印版安装部而使用。例如,印版安装部具有构成印版单元的印版连结部件及以固定状设于印刷机的印版驱动轴的印版滚筒部。印版单元从一端侧嵌于印版滚筒部,并从同一端侧拆下。在印版单元嵌于印版滚筒部后,通过对印版连结部件向径向外侧施力,使印版的一部分与印版滚筒部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印版单元相对于印版滚筒部的安装、拆卸在印版连结部件被向径向外侧施力的状态下进行。此时,构成印版单元的印版通过印版连结部件而保持为筒状,因此印版单元相对于印版滚筒部的安装及拆卸是简单的。而且,能够在安装及拆卸时对印版连结部件进行引导。在不使用印版单元时,能够将印版连结部件从印版拆下,并将印版以平板状保管。因此,对于印版的保管不需要大的空间。通过在印版连结部件上设置从筒状印版向轴向突出、且作为在相对于印版安装部装拆时的握持部的突出部,容易通过机器人手臂等保持该突出部,在进行印版单元的自动安装上是有利的。印版的两个卡合用突条的突出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例如,上述两个卡合用突条向上述片材的背面侧突出。例如,上述印版连结部件具有将上述筒状印版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从径向的内外两侧夹固的内侧夹持部件及外侧夹持部件。优选成为握持部的突出部设于内侧夹持部件。即,外侧夹持部件的轴向长度与成为筒状的印版的轴向长度相同,内侧夹持部件的轴向长度大于外侧夹持部件的轴向长度,在两个夹持部件重合时,内侧夹持部件的突出部存在于驱动轴轴向的前端侧。在印版的两个卡合用突条向背面侧突出的情况下,两个卡合用突条与内侧夹持部件卡合。在印版的两个卡合用突条向表面侧突出的情况下,两个卡合用突条与外侧夹持部件卡合。在印版的两个卡合用突条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向背面侧突出的卡合用突条与内侧夹持部件卡合,向表面侧突出的卡合用突条与外侧夹持部件卡合。该情况下,在印版的各端部的卡合用突条与内侧夹持部件或外侧夹持部件卡合的状态下,印版的两端部被两个夹持部件夹固,由此,印版的两端部可靠地固定于印版连结部件。在与印版的卡合用突条卡合的夹持部件上设有卡合部。卡合部例如卡合于卡合用突条和与其相邻的片材部分之间的部分。于是,卡合用突条与夹持部件可靠地卡合。卡合部例如通过在内侧夹持部件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或外侧夹持部件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上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槽而形成。该情况下,槽和形成有该槽的夹持部件的面之间的部分成为卡合部。优选的是,卡合部与卡合用突条和片材的背面双方紧密接触。于是,印版的两端部在内外两个夹持部件之间更可靠地固定。例如,上述内侧夹持部件具有夹固上述印版的夹持部和从上述夹持部向上述筒状印版径向内侧延伸的被引导部。该情况下,对内侧夹持部件的被引导部进行引导而将印版单元从一端侧嵌于印版滚筒部后,对内侧夹持部件的被引导部向径向外侧施力,由此,能够使印版与印版滚筒部的外周面紧密接触而固定。例如,在上述内侧夹持部件的多个部位上,形成有在上述筒状印版径向上具有规定壁厚的螺纹孔形成部,具有将各上述螺纹孔形成部沿上述径向贯穿的内螺纹的螺纹孔形成于各上述螺纹孔形成部,在上述外侧夹持部件的多个部位上,与上述螺纹孔对应地形成有将上述外侧夹持部件沿上述径向贯穿的螺钉穿插用贯穿孔,多个夹持用螺钉部件从上述径向外侧贯穿上述螺钉穿插用贯穿孔而螺入至上述螺纹孔内,在通过上述夹持用螺钉部件固定上述两个夹持部件的状态下,在比上述螺纹孔向上述径向内侧突出的上述夹持用螺钉部件的、从上述螺纹孔形成部向上述径向内侧远离的部分上,设有防脱用止挡部,在上述两个夹持部件上,以彼此互斥的朝向设有永磁铁。当松缓夹持用螺钉部件时,通过永磁铁的磁斥力,外侧夹持部件从内侧夹持部件分离。因此,不需要用手将外侧夹持部件从内侧夹持部件分离。在这样两个夹持部件分离的状态下,使印版的各端部的卡合用突条与某一夹持部件卡合,通过紧固螺钉部件,印版的两端部的卡合用突条被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版单元,具有:印版,其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片材的表面的一部分上设有印版部,且在长度方向两端部上设有向背面侧或表面侧突出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合用突条;和印版连结部件,其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印版的两个所述卡合用突条卡合并将所述筒状印版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连结,该印版单元能够相对于印版滚筒的印版安装部装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连结部件上设有突出部,其从所述筒状印版沿轴向突出,作为在向所述印版安装部拆装时的握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爪雅幸
申请(专利权)人:艾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