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1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伪瓶盖。它包括瓶口(20)、内盖(21)和扭断环(23),瓶口(20)与内盖(21)之间通过螺旋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瓶口(20)的下端外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01),所述扭断环(23)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31),瓶口(20)与扭断环(23)之间通过相适配的止转齿(201、231)构成棘轮机构;所述扭断环(23)与内盖(21)之间通过可分离对接结构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反向旋转开启瓶盖时,扭断环的止转齿与瓶口的止转齿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并使扭断环在开盖过程中能被充分的破坏,因此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结构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瓶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包装瓶瓶口进行封装的瓶盖,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
技术介绍
为了使瓶盖具有防伪功能,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带有扭断环的防伪瓶盖等,并不断地予以改进。目前带扭断环的防伪瓶盖,一般是在瓶口上设置沿周向均布的18或者24个止动齿,而在扭断环的内圈上设置对称的两个止动齿,这种结构的扭断环在装盖过程中,扭断环止动齿与瓶上止动齿极易重合,在旋拧开盖过程中这些止动齿不能起到止动的作用,扭断环的断裂处产生永久变形,或使扭断环不能断裂,导致瓶盖无法通过正常的旋拧动作打开,或对扭断环的破坏不够,使瓶盖有再利用的可能,从而降低其防伪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瓶盖,该防伪瓶中的扭断环在旋拧开盖过程中能被充分的破坏,因此具有良好的防伪性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防伪瓶盖,包括瓶口、内盖和扭断环,瓶口与内盖之间通过螺旋接口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下端外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所述扭断环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瓶口与扭断环之间通过相适配的止转齿构成棘轮机构;所述扭断环与内盖之间通过可分离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伪瓶盖,包括瓶口(20)、内盖(21)和扭断环(23),瓶口(20)与内盖(21)之间通过螺旋接口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20)的下端外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01),所述扭断环(23)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31),瓶口(20)与扭断环(23)之间通过相适配的止转齿(201、231)构成棘轮机构;所述扭断环(23)与内盖(21)之间通过可分离对接结构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防伪瓶盖,包括瓶口(20)、内盖(21)和扭断环(23),瓶口(20)与内盖(21)之间通过螺旋接口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20)的下端外壁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01),所述扭断环(23)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止转齿(231),瓶口(20)与扭断环(23)之间通过相适配的止转齿(201、231)构成棘轮机构;所述扭断环(23)与内盖(21)之间通过可分离对接结构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齿(201)沿瓶口(20)外壁周向非均匀分布;所述止转齿(231)沿扭断环(23)内圈周向非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断环(23)的内圈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使扭断环(23)横向截面减小的断裂缺口(233)。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扭断环(23)顶面上的至少两个向上凸起的连接桩(232),以及沿其周向间隔开设在内盖(21)内壁下部的若干条供连接桩(232)插入的纵向凹槽(2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1)的顶壁上设置有沿轴线向下延伸的凸环(211),该凸环(211)与瓶口(20)内壁紧配合并形成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庆胡勇胡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