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昀专利>正文

可折叠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94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容器本体、折叠线、扣头、扣口组成;在容器本体的每一面四周靠边缘处分别设有扣口,在背面设有扣头,容器本体沿折叠线折起,容器本体内相邻两个面的扣口相互重合,将背面的扣头卡在扣口中即可使形成的立体容器形状得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实现了容器的可折叠性,易于携带且可多次重复使用,既节省材料又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容器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属于容器包装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折叠容器。二、技术背景目前用于食品、储物箱等容器大都为一次性成形的金属、塑料、纸制品等。使用完毕后,对于塑料或纸制品食品容器来言均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后就扔掉,一方面浪费资源,一方面被丢弃容器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对于金属或瓷性容器来言,出门野餐时携带不方便。三、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水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的新型可折叠容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主要由容器本体、折叠线、扣头、扣口组成。在容器本体上根据容器的形状预先设有折叠线,且在容器本体的每一面四周靠边缘处分别设有扣口,在背面设有扣头,在使用时,将原本平展的容器本体沿折叠线折起,容器本体内相邻两个面的扣-->口相互重合,将背面的扣头卡在两个重合的扣口中即可使容器的形状得以固定,形成立体容器。容器不用时,将扣头从扣口中取出,即可回复到容器本体原本平展的面貌,将容器本体洗净后,以备下次再次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实现了容器的可折叠性,易于携带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即节省材料又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容器装置。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容器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容器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扣头与扣口扣接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折叠成容器形状结构示意图;五、本实新型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容器本体(11)、折叠线(12)、扣口(13)、扣头(41)组成。在容器本体上根据容器的形状预先设有折叠线(12),且在容器本体(11)的每一面四周靠边缘处分别设有扣口,在背面设有扣头,在使用时,将原本平展的容器本体(11)沿折叠线(12)折起(如图3所示),容器本体(11)内相邻两个面(如A面与B面)的扣口(13)相互重合,将背面的扣头(41)卡在扣口(13)中即可使容器的一角立体形状得以固定,当其它各角处均折叠卡好之后即可使容器的形状得以固定形成立体形容器。容器不用时,将扣头(13)从扣口(41)中取出,沿折叠线(12)展开,即可回复到容-->器本体(11)原本平展的面貌,将容器本体洗净后,以备下次再次使用。本技术的容器本体可为各种多边形形状,其折叠原理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容器本体(11)、折叠线(12)、扣头(13)、扣口(41)组成;在容器本体(11)的每一面四周靠边缘处分别设有扣口(13),在背面设有扣头(41);容器本体(11)可沿折叠线(12)折起,当容器本体(11)内相邻两个面的扣口(13)相互重合,将背面的扣头(41)卡在两个重合的扣口(13)中可使形成的立体容器形状得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容器本体(11)、折叠线(12)、扣头(13)、扣口(41)组成;在容器本体(11)的每一面四周靠边缘处分别设有扣口(13),在背面设有扣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昀
申请(专利权)人:陈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