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鸿飞专利>正文

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92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包括瓶盖主体和拉环,通过在盖顶平面设置夹角α为2°≤α≤60°的长启口,同时为便于拉起对拉环的设置进行了改进,使拉环可相对盖顶平面旋转,达到降低瓶盖起拉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易拉瓶盖的开启力降低,比常规的开启力要减轻74%以上。可在不带任何开启用具情况下,真正实现了轻易方便开启瓶盖的目的,推进产品市场化。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留了传统皇冠形瓶盖的几何形状和基本尺寸,对于制造商而言无须改变原有生产啤酒、汽水等饮料的灌装流水线设备,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该行业的技术发展,利于繁荣市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拉瓶盖,具体地说是适用于酒类、饮料等的皇冠形瓶盖所使用的易拉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皇冠形瓶盖多数采用镀锡或镀铬薄钢板(带)以及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其结构上包括拉环,瓶盖,瓶盖上设有刻痕,拉环铆接固定在瓶盖上,使用时拉起拉环,在拉环的拉力下使瓶盖主体的部分瓶盖沿刻痕拉开,从而将整个瓶盖打开。此类瓶盖的设计的关键点是:首先要保证瓶盖耐压,防止瓶盖在瓶内液体的内部瞬时压力下涨开;其次要方便使用者打开瓶盖,达到需要尽可能小的力即可打开瓶盖的目的。两者往往不能同时保证,因此现有的瓶盖普遍采用的是舍弃后者即降低开启力的方式。因此,对现有的皇冠形易拉瓶盖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即可以保证瓶盖的耐压性,又便于开启,开启力小的易拉瓶盖,成为本领域设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皇冠形易拉瓶盖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开启力小、使用方便的易拉瓶盖,以克服现有瓶盖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是这样构思的,利用盖顶的拉环所对应的内壁最大可用范围,切一长口,当长口的长度一定时,瓶盖的开启力与其夹角大小是函数关系。即瓶盖的开启力随夹角α增大而增大;反之,夹角越小开启力越小。-->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包括盖顶平面为圆形且周边带有裙齿的皇冠形瓶盖主体和拉环,所述盖顶平面上设有启口,所述拉环铆接固定在盖顶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口为易拉刻线,包括从盖顶平面上一点延伸到皇冠形裙齿底部边缘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成锐角连接的延伸于盖顶平面的第二直线段和与第二直线段相连接的一段弧线段,所述启口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α≤60°,所述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在交点处圆弧连接,所述拉环的铆接点和启口的启点位于圆弧所在圆心处,拉环可转动的铆接在盖顶平面上,拉环相对盖顶平面的可旋角β的范围为0<β<360°,所述启口的长度大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小于盖顶圆形平面的半径d/2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之和。其中启口的长度L为第一直线段的长度,即从第一直线的起点沿第一直线段到裙齿底部边缘的距离,即D/2<L<(D+d)/2。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与现有瓶盖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使易拉瓶盖的开启力降低,比常规的开启力要减轻74%以上。可在不带任何开启用具情况下,真正实现了轻易方便开启瓶盖的目的,推进产品市场化。2.应用拉环的可旋角,减小瓶盖的拉开力:调节杠杆支点预紧力f,在10KN<f≤750KN范围内,必要时调整可旋角使瓶盖的拉开力调至最小。3.由于本技术保留了传统皇冠形瓶盖的几何形状和基本尺寸,对于制造商而言无须改变原有生产啤酒、汽水等饮料的灌装流水线设备,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该行业的技术发展,利于繁荣市-->场。4.本技术还具有防伪功能和一定的防爆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瓶盖主体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接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本技术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包括盖顶平面为圆形且周边带有裙齿的皇冠形瓶盖主体1和拉环2,所述盖顶平面上设有启口3,所述拉环2铆接固定在盖顶平面上,所述启口3为易拉刻线,包括从盖顶平面上一点延伸到皇冠形裙齿底部边缘的第一直线段4、与第一直线段成锐角连接的延伸于盖顶平面的第二直线段6和与第二直线段相连接的一段弧线段7,所述启口的第一直线段4与第二直线段6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α≤60°,所述第一直线段4与第二直线段6在交点处圆弧连接,所述拉环的铆接点8和启口的启点5位于圆弧所在圆心处,所述拉环2可转动的铆接在盖顶平面上,拉环2相对盖顶平面的可旋角β的范围为0<β<360°,所述启口的长度L大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小于盖顶圆形平面的半径d/2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之和,即D/2<L<(D+d)/2。所述夹角α的范围优先选择2°≤α≤45°,最好是2°≤α≤30°。为了使瓶盖的启口真正的拉开,第一直线段4与启口的弧线段7的终点之间包括6个裙齿。即从第一直线段的起点A到弧线段6的终点B之间包括6个裙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启口的启点5与顶盖圆形平面-->圆心的连线位于启口的两段直线的夹角α之间。所述盖顶平面被拉环覆盖部分向内凹陷一定深度,凹入的深度为拉环的厚度,从而使整个瓶盖的上表面为平面。本技术易拉瓶盖的拉环初始位置与启口方向同向,使用时,须拉起拉环,然后使拉环沿铆接点旋转至与启口相反的方向,从而可方便的拉开瓶盖的启口(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此外为了使整个冠形盖装配上拉环后,拉环的起环力减至最小(轻),可以通过调整拉环两个内外圆角R1、R2来实现,当1mm≤R1<8mm时,0≤R2<12mm,从而使起环力达到最小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技术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包括盖顶平面为圆形且周边带有裙齿的皇冠形瓶盖主体和拉环,所述盖顶平面上设有启口,所述拉环铆接固定在盖顶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口为易拉刻线,包括从盖顶平面上一点延伸到皇冠形裙齿底部边缘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成锐角连接的延伸于盖顶平面的第二直线段和与第二直线段相连接的一段弧线段,所述启口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α≤60°,所述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在交点处圆弧连接,所述拉环的铆接点和启口的启点位于圆弧所在圆心处,拉环可转动的铆接在盖顶平面上,拉环相对盖顶平面的可旋角β的范围为0<β<360°,所述启口的长度大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小于盖顶圆形平面的半径d/2与裙边底部边缘圆周的半径D/2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式长启口易拉瓶盖,包括盖顶平面为圆形且周边带有裙齿的皇冠形瓶盖主体和拉环,所述盖顶平面上设有启口,所述拉环铆接固定在盖顶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口为易拉刻线,包括从盖顶平面上一点延伸到皇冠形裙齿底部边缘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成锐角连接的延伸于盖顶平面的第二直线段和与第二直线段相连接的一段弧线段,所述启口的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α≤60°,所述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在交点处圆弧连接,所述拉环的铆接点和启口的启点位于圆弧所在圆心处,拉环可转动的铆接在盖顶平面上,拉环相对盖顶平面的可旋角β的范围为0<β<360°,所述启口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马鸿飞陆美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