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触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428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头装置,特别是交流接触器等电器上使用的触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触头装置,包括有导磁板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由金属板弯曲设置形成,导磁板大体成框形,所述接触板整体成勾形,接触板由金属板弯折设置构成,所述导磁板设置在接触板的U形腔中,且上横板的定位端置于导磁板的定位孔中,所述下横板的通孔与导磁板的螺纹孔对准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型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零件更容易生产,成本更低,引弧效果更好的一种新型的触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头装置,特别是交流接触器等电器上使用的触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触头装置由于其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以下问题:一、导磁板上横边有孔,以便螺钉在装配时从孔中穿过,并紧固在底板上,孔的存在会降低导磁板的导磁效果,降低了引弧空间中的的吹弧磁场,从而降低了灭弧效果;二、接触板的上横边也设置有孔,以便螺钉在装配时从孔中穿过,并紧固在底板上,孔的存在会使电弧移动时必须沿着孔的边缘移动,移动距离会加长,不利于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三、接触板的尾部逐渐变宽,虽然更有利于电弧移动,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铜材,造成成本较高;四、触头结构在装配螺钉时,由于螺钉长度较短,而且要将接触板的上横边的孔和导磁板上横边的孔对齐后,再将螺钉从上方穿过这两个孔,对员工的安装熟练度要求较高,使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型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零件更容易生产,成本更低,引弧效果更好的一种新型的触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触头装置,包括有导磁板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由金属板弯曲设置形成,导磁板大体成框形,导磁板包括有两横边和两竖边,两横边分别为下横边和上横边,两竖边分别连接竖边和定位竖边,其中连接竖边连接在两横边之间,固定竖边从下横边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其顶端凸出上横边形成挡弧边,且挡弧边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横边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接触板整体成勾形,接触板由金属板弯折设置构成,接触板包括有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之间构成U形腔,其中下横板包括有连接部和接线部,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上横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导磁板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端,所述导磁板设置在接触板的U形腔中,且上横板的定位端置于导磁板的定位孔中,所述下横板的通孔与导磁板的螺纹孔对准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的效果是:一、导磁板上横边为一完整平面,不再开孔,有利于降低引弧空间中不利磁场的强度,下横边有一螺纹拉伸孔,用于实现螺栓的反打,并紧固接触板,在挡弧边上开有定位孔,协助接触板的装配定位;二、导磁板可以有效解决因原孔的存在而降低导磁板的导磁效果,因而降低了引弧空间中的的吹弧磁场,从而降低了灭弧效果的问题;三、接触板的上横板为一完整平面,不再开孔,这样有利于电弧的移动,接触板的上横板尾部逐渐变窄的设计有利于减少铜材的使用量,降低产品成本,接触板的定位端和导磁板的定位孔配合,协助接触板的定位和引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所述连接板的上横板成三角形状,其靠近竖板一侧宽度大,定位端一侧宽度小,且上横板与上横边贴邻时上横边露出上横板,所述螺纹孔由下横边拉伸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的效果是:接触板和导磁板装配后,导磁板上横边会多出接触板上横板一块三角形区域,装配时夹具正好顶住导磁板的该三角形区域,从而使导磁板紧紧压住接触板,利用夹具和该三角形区域的配合,实现了装配人员快速将螺栓从底板下方反打入导磁板的螺纹孔。然后依靠导磁板将接触板压在底板上,这样可以使接触板的紧固效果更稳定可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新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导磁板与接触板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触板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的导磁板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反映螺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5所示,一种新型交流接触器,包括有底板1、触头装置、动触头4、灭弧室6、衔铁7、铁芯8和线圈9,所述动触头4与衔铁7联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头装置包括有导磁板2和接触板3,所述导磁板2由金属板弯曲设置形成,导磁板2大体成框形,导磁板2包括有两横边211、212和两竖边221、222,两横边分别为下横边211和上横边212,两竖边分别连接竖边221和定位竖边222,其中连接竖边221连接在两横边211、212之间,固定竖边222从下横边211 —端竖直向上延伸,其顶端2221凸出上横边212形成挡弧边2221,且挡弧边2221上设置有定位孔22211,所述下横边211上设置有螺纹孔2111,该螺纹孔2111最好由下横边211拉伸形成,这样比较牢固;所述接触板3整体成勾形,接触板3由金属板弯折设置构成,接触板3包括有上横板31、下横板32和竖板33,上横板31、下横板32和竖板33之间构成U形腔34,其中下横板32包括有连接部321和接线部322,连接部321上设置有通孔3211,上横板31的顶部设置有与导磁板2定位孔22211配合的定位端311,所述导磁板2设置在接触板3的U形腔34中,且上横板31的定位端311置于导磁板2的定位孔22211中,所述下横板32的通孔3211与导磁板2的螺纹孔2111对准插入设置,所述底板I上通过螺栓11从通孔穿过旋接在螺纹孔2111上实现导磁板2、接触板3与底板I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的效果是:一、导磁板2上横边212为一完整平面,不再开孔,有利于降低引弧空间中不利磁场的强度,下横边211有一螺纹拉伸孔,用于实现螺栓的反打,并紧固接触板3,在挡弧边2221上开有定位孔22211,协助接触板3的装配定位;二、导磁板2可以有效解决因原孔的存在而降低导磁板2的导磁效果,因而降低了引弧空间中的的吹弧磁场,从而降低了灭弧效果的问题;三、接触板3的上横板31为一完整平面,不再开孔,这样有利于电弧的移动,接触板3的上横板31尾部逐渐变窄的设计有利于减少铜材的使用量,降低产品成本,接触板3的定位端311和导磁板2的定位孔22211配合,协助接触板3的定位和引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板3的上横板31成三角形状,其靠近竖板33 —侧宽度大,定位端311 —侧宽度小,且上横板31与上横边212贴邻时上横边212露出上横板31,这样接触板3和导磁板2装配后,导磁板2上横边212会多出接触板3上横板31 —块三角形区域23,装配时夹具正好夹住导磁板2的该三角形区域23,从而使导磁板2紧紧压住接触板3,利用夹具和该三角形区域23的配合,实现了装配人员快速将螺栓11从底板I下方反打入导磁板2的螺纹孔2111。本技术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是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倶不脱本技术的专利范畴。【主权项】1.一种新型触头装置,包括有导磁板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由金属板弯曲设置形成,导磁板大体成框形,导磁板包括有两横边和两竖边,两横边分别为下横边和上横边,两竖边分别连接竖边和定位竖边,其中连接竖边连接在两横边之间,固定竖边从下横边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其顶端凸出上横边形成挡弧边,且挡弧边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横边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接触板整体成勾形,接触板由金属板弯折设置构成,接触板包括有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之间构成U形腔,其中下横板包括有连接部和接线部,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上横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导磁板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端,所述导磁板设置在接触板的U形腔中,且上横板的定位端置于导磁板的定位孔中,所述下横板的通孔与导磁板的螺纹孔对准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横板成三角形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触头装置,包括有导磁板和接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由金属板弯曲设置形成,导磁板大体成框形,导磁板包括有两横边和两竖边,两横边分别为下横边和上横边,两竖边分别连接竖边和定位竖边,其中连接竖边连接在两横边之间,固定竖边从下横边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其顶端凸出上横边形成挡弧边,且挡弧边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横边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接触板整体成勾形,接触板由金属板弯折设置构成,接触板包括有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之间构成U形腔,其中下横板包括有连接部和接线部,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上横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导磁板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端,所述导磁板设置在接触板的U形腔中,且上横板的定位端置于导磁板的定位孔中,所述下横板的通孔与导磁板的螺纹孔对准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赵莹莹郑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