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杰敖专利>正文

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包括车架、多个施种盒、发动机和传动轴,传动轴上分别装设有传动齿轮和皮带轮,在传动轴的两端外侧分别装设有偏心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在驱动轴上装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咬合。多个施种盒分别平行固设在车架上端面上,在车架下端分别固设有施种导管。在车架上端面上分别平行设置有施种控制板,二个施种控制板的后端分别固设有拉簧,二个施种控制板的前端分别固设在偏心轮上。方向盘的下端与车架的轴联结,后转向轮的义形转向轴上端通过轴与车架后部轴联结,转向齿轮通过链条与方向齿轮连接,油门控制踏板和车闸控制踏板分别固设在车架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严密,操作方便,机耕播种性能好,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及其广泛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属于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形和面积的多功能机耕播种机。(二)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目前虽然大部分耕作都已实现了机械化可是每当春播时节,大田种玉米、种黄豆,还是用原始的播种方法,首先需用1个强劳力在垄台正中挖个埯,其次还需一人准备好种子、肥料弯腰撒进地里,然后再需一人把埯填平。播一粒种子,需要3-4个人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不能确保种子放到准确位置。用人力把埯填平覆盖的土厚度不均匀,春风又大,容易把种子刮到埯外,使种子不能出全苗。除此之外,株距的衡等也难以保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只需一人操作,且播种、施肥同时完成的多功能机耕播种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包括车架、二个前驱动轮、后转向轮、方向盘、多个施种盒、发动机和传动轴,发动机固设在车架上,传动轴上分别装设有传动齿轮和皮带轮,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轴瓦固设在车架的二个直梁上端面上,在传动轴的两端外侧分别装设有偏心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二个前驱动轮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轴的两端,驱动轴分别通过二个驱动轴轴瓦固设在车架的二个直梁上端面上,在驱动轴上装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咬合,驱动轴的两侧且位于二个前驱动轮的内侧分别装设有车闸,二个车闸分别固设在二个直梁外侧的端面上。多个施种盒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施种口,多个施种盒分别平行固设在车架的二个直梁上端-->面上,在二个直梁上且与多个施种盒下端的施种口相对应处分别固设有施种导管,施种导管的上端分别穿过二个直梁与施种口相通。在二个直梁上端面上分别平行设置有施种控制板,在施种控制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施种控制口,二个施种控制板的后端分别通过拉簧固设在二个直梁上端面上,二个施种控制板的前端分别通过轴固设在传动轴两端的偏心轮上。方向盘的下端与车架的横梁轴联结,在方向盘下端向下延伸固设有方向齿轮。后转向轮通过轮轴与叉形转向轴联结,叉形转向轴的上端通过轴与车架后部横梁轴联结,在叉形转向轴的上端延伸固设有转向齿轮,转向齿轮通过链条与方向齿轮连接,在车架后部的上端面上固设有驾驶坐椅,发动机的油门控制踏板和车闸的控制踏板分别固设在方向盘一侧的车架上端面上。上述车架的二个直梁下端面上分别固设有耕犁。上述的车架后端设置有压辊,压辊两端的轴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车架固定连接。本技术不但可以在平地、丘岭、山坡各种地形耕种,而且,不受地块面积的限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严密,操作方便,机耕播种性能好,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及其广泛等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包括车架1、二个前驱动轮2、后转向轮3、方向盘4、6个施种盒5、发动机6和传动轴7,发动机6固设在车架1上,传动轴7上分别装设有传动齿轮8和皮带轮9,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轴瓦10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传动轴7的两端外侧分别装设有偏心轮12。皮带轮9通过皮带13与发动机6输出轴连接,二个前驱动轮2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轴14的两端,驱动轴14分别通过二个驱动轴轴瓦15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驱动轴14上装设有驱动齿轮16,驱动齿轮16与传动齿轮8咬合,驱动轴14的两侧且位于二个前驱-->动轮2的内侧分别装设有车闸17,二个车闸17分别固设在二个直梁11外侧的端面上。6个施种盒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施种口18,6个施种盒5分别平行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二个直梁11上且与6个施种盒5下端的施种口18相对应处分别固设有施种导管19,施种导管19的上端分别穿过二个直梁11与施种口18相通。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下端面上且位于施种导管19之间分别固设有耕犁20。在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分别平行设置有施种控制板21,在二个施种控制板21上分别设置有3个施种控制口22,二个施种控制板21的后端分别通过拉簧23固设在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二个施种控制板21的前端分别通过轴固设在传动轴7两端的偏心轮12上。方向盘4的下端与车架1的横梁轴联结,在方向盘4下端向下延伸固设有方向齿轮24。后转向轮3通过轮轴与叉形转向轴25联结,叉形转向轴25的上端通过轴与车架1后部横梁轴联结,在叉形转向轴25的上端延伸固设有转向齿轮26,转向齿轮26通过链条27与方向齿轮24连接,在车架1后部的上端面上固设有驾驶坐椅28,发动机6的油门控制踏板29和车闸17的控制踏板30分别固设在方向盘4一侧的车架1上端面上。在车架1后端设置有压辊31,压辊31两端的轴分别通过连接杆32与车架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包括车架(1)、二个前驱动轮(2)、后转向轮(3)、方向盘(4)、多个施种盒(5)、发动机(6)和传动轴(7),其特征是发动机(6)固设在车架(1)上,传动轴(7)上分别装设有传动齿轮(8)和皮带轮(9),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轴瓦(10)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传动轴(7)的两端外侧分别装设有偏心轮(12),皮带轮(9)通过皮带(13)与发动机(6)输出轴连接,二个前驱动轮(2)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轴(14)的两端,驱动轴(14)分别通过二个驱动轴轴瓦(15)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驱动轴(14)上装设有驱动齿轮(16),驱动齿轮(16)与传动齿轮(8)咬合,驱动轴(14)的两侧且位于二个前驱动轮(2)的内侧分别装设有车闸(17),二个车闸(17)分别固设在二个直梁(11)外侧的端面上,多个施种盒(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施种口(18),多个施种盒(5)分别平行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二个直梁(11)上且与多个施种盒(5)下端的施种口(18)相对应处分别固设有施种导管(19),施种导管(19)的上端分别穿过二个直梁(11)与施种口(18)相通,在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分别平行设置有施种控制板(21),在二个施种控制板(2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施种控制口(22),二个施种控制板(21)的后端分别通过拉簧(23)固设在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二个施种控制板(21)的前端分别通过轴固设在传动轴(7)两端的偏心轮(12)上,方向盘(4)的下端与车架(1)的横梁轴联结,在方向盘(4)下端向下延伸固设有方向齿轮(24),后转向轮(3)通过轮轴与叉形转向轴(25)联结,叉形转向轴(25)的上端通过轴与车架(1)后部横梁轴联结,在叉形转向轴(25)的上端延伸固设有转向齿轮(26),转向齿轮(26)通过链条(27)与方向齿轮(24)连接,在车架(1)后部的上端面上固设有驾驶坐椅(28),发动机(6)的油门控制踏板(29)和车闸(17)的控制踏板(30)分别固设在方向盘(4)一侧的车架(1)上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机耕播种机,包括车架(1)、二个前驱动轮(2)、后转向轮(3)、方向盘(4)、多个施种盒(5)、发动机(6)和传动轴(7),其特征是发动机(6)固设在车架(1)上,传动轴(7)上分别装设有传动齿轮(8)和皮带轮(9),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轴瓦(10)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传动轴(7)的两端外侧分别装设有偏心轮(12),皮带轮(9)通过皮带(13)与发动机(6)输出轴连接,二个前驱动轮(2)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轴(14)的两端,驱动轴(14)分别通过二个驱动轴轴瓦(15)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驱动轴(14)上装设有驱动齿轮(16),驱动齿轮(16)与传动齿轮(8)咬合,驱动轴(14)的两侧且位于二个前驱动轮(2)的内侧分别装设有车闸(17),二个车闸(17)分别固设在二个直梁(11)外侧的端面上,多个施种盒(5)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施种口(18),多个施种盒(5)分别平行固设在车架(1)的二个直梁(11)上端面上,在二个直梁(11)上且与多个施种盒(5)下端的施种口(18)相对应处分别固设有施种导管(19),施种导管(19)的上端分别穿过二个直梁(11)与施种口(18)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敖
申请(专利权)人:徐杰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