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国胜专利>正文

隧道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593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经皮冠脉接入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导管,包括:推送杆和单腔管;推送杆的一端与单腔管连接,单腔管用于穿设导丝。在使用前,将导丝沿血管进入冠脉,然后将指引导管套在导丝外,沿导丝移动,使得指引导管的远端位于冠脉的根部。然后将单腔管套沿着导丝在指引导管中推进,进入冠状动脉,使得单腔管穿过冠状动脉的病变处,从而使得导丝穿过病变部位,然后将隧道导管退出体外。此时,留在体内的指引导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子母导管系统相比,指引导管的内径要比子指引导管的内径大,所以,医务人员可以选择进入两个导丝及一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也可以同时进入两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进行对吻扩张等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经皮冠脉接入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迅速发展。由于患者依从性好,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桡动脉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医院PCI治疗的首选入径。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指引导管使导丝穿过病变部位,在推送导丝时,一般使用子母导管系统。现有技术中的子母导管系统由一根5F的子指引导管和一根6F或者7F的母指引导管组成,母指引导管套设在子指引导管外。在PCI术中,导丝穿设在母指引导管和子指引导管中,插入子母指引导管并使得母指引导管的远端到达冠脉的根部,此时,将子指引导管提出母指引导管外,利用子指引导管伸出母指引导管,达到深插指引导管、增加支撑力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子母导管系统,由于母指引导管中设置有子指引导管内,而子指引导管的内径较小,最多能容乃两个导丝及一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不能同时进入两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进行对吻扩张等操作,故而,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导管,包括:推送杆和单腔管;推送杆的一端与单腔管连接,单腔管用于穿设导丝。进一步地,推送杆的靠肩单腔管的一端为扁平状,单腔管靠近推送杆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插设推送杆的插孔。进一步地,单腔管远离推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显影标记环。进一步地,单腔管靠近推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显影标记环。进一步地,推送杆上设置有可视标记。进一步地,推送杆远离所述单腔管的一端设置有手柄。进一步地,推送杆为不锈钢推送杆。进一步地,单腔导管内管壁和外管壁,外管壁套设在内管壁上,内管壁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外管壁为聚醚酰胺、尼龙、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或者聚氨酯。进一步地,推送杆和单腔管外均设置有亲水涂层,亲水涂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亲水涂层。进一步地,推送杆和单腔管的总长为145-155cm,其中,单腔管的长度为20_30cm。本技术提供的隧道导管,其在推送杆的一端设置有单腔微导管。在使用前,将导丝沿血管进入冠脉,然后将指引导管套在导丝外,沿导丝移动,使得指引导管的远端位于冠脉的根部。然后将本技术的单腔管套在导丝外,沿着导丝在指引导管中推进,并从指引导管的远端伸出,进入冠状动脉,使得单腔管穿过冠状动脉的病变处,从而使得导丝穿过病变部位,然后将隧道导管退出体外。由于,隧道导管带着导丝穿过病变部分后,即退出了体外。此时,留在体内的指引导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子母导管系统相比,指引导管的内径要比子指引导管的内径大,所以,医务人员可以选择进入两个导丝及一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也可以同时进入两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进行对吻扩张等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导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推送杆; 2-单腔管;11-可视标记;12-手柄; 21-第一显影标记环; 22-第二显影标记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导管,包括:推送杆I和单腔管2 ;推送杆I的一端与单腔管2连接,单腔管2用于穿设导丝。其中,推送杆I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不锈钢或者塑料等等,较佳地,推送杆I为不锈钢推送杆I。推送杆I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或、方形或者椭圆形等等。当然,推送杆I可以是扁状,也可以圆形和扁状交替。单腔管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聚四氟乙烯、聚醚酰胺、尼龙、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或者聚氨酯等等。较佳地为,单腔导管内管壁和外管壁,外管壁套设在内管壁上,内管壁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外管壁为聚醚酰胺、尼龙、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或者聚氨酯。本技术提供的隧道导管,其在推送杆I的一端设置有单腔微导管。在使用前,将导丝沿血管进入冠脉,然后将指引导管套在导丝外,沿导丝移动,使得指引导管的远端位于冠脉的根部。然后将本技术的单腔管2套在导丝外,沿着导丝在指引导管中推进,并从指引导管的远端伸出,进入冠状动脉,使得单腔管2穿过冠状动脉的病变处,从而使得导丝穿过病变部位,然后将隧道导管退出体外。由于,隧道导管带着导丝穿过病变部分后,即退出了体外。此时,留在体内的指引导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子母导管系统相比,指引导管的内径要比子指引导管的内径大,所以,医务人员可以选择进入两个导丝及一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也可以同时进入两根球囊或者支架导管进行对吻扩张等操,便于医务人员使用。另外,由于推送杆I的一端与单腔管2连接,所以,隧道导管仅单腔管2与指引导管之间会产生摩擦,而推送杆I与指引导管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单腔管2和指引导管之间的空气会通过推送杆I和指引导管之间的空间排出。不会像现有技术中母指引导管套设在子指引导管外,子指引导管在母指引导管行进的过程,母指引导管和子指引导管之间在摩擦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气泡而无法排除,造成空气栓塞。故而,本实施例中的隧道导管可以极大地减少了空气栓塞的出现,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隧道导管帮助第一个导丝穿过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之后推出指引导管外,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选择将第二个导丝通过指引导管送到至冠状动脉,并穿过病变部位。由于,第一个导丝在隧道导管的帮助下已经穿过病变部位,所以,当第二个导丝也会很顺利的穿过病变部位,两个导丝之间不会发生缠绕。这样,医务人员就可以很顺利的将球囊和支架导管推送至病变部分,便于医务人员操作,降低手术的风险。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和单腔管;所述推送杆的一端与所述单腔管连接,所述单腔管用于穿设导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傅国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