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东龙专利>正文

使用方便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24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容器,包括一具有有开口部的容器本体和软管,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位于其下端,此外容器本体上部还设有一与容器内腔连通的有一定斜度的上壁管,所述软管的有相配合斜度的两端可各自可卸地与开口部和上壁管连接。容器本体的上端可设有一小挂件,容器本体外壳上可纵向标有容量刻度,容器可做成半圆形或多边形,亦可在一个容器中分隔成多个分容器。适合于厨房和其它工作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方便的容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灌装食用油、液体调味品或洗涤剂等流体的使用方便的容器。现在家庭、饭店或其他场所所用的液体调味品、食用油、洗涤剂等液体一般均装于瓶或桶,使用时,要提起这些瓶或桶,打开瓶盖,然后倒出液体。这样往往需双手操作并且流量也不易控制,若使用较大的瓶或桶时,不仅劳动强度增加,而且使用也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单手操作、能控制流量、能减少占地面积的使用方便的容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容器,包括一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本体和软管,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位于其下端,此外,容器本体上部还设有一与容器内腔连通的有一定斜度的上壁管,所述软管的有相配合斜度的两端可各自可卸地与开口部和上壁管连接。本技术的容器在使用时,可用手指捏住软管并将其从上壁管拔出,然后放松手指,让液体从软管流出进行使用;在不用时,再用手指捏住软管,将其自由端插回上壁管上。因此,整个过程无需打开瓶子,也无需移动瓶子,只需单手操作,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方便。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从中也可看出本技术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使用方便的容器的正面示意图。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参见图1,其中4是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4与现有的流体瓶相类似,有一定的容积,容器本体4的底-->部与软管3相通,容器本体4上部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上壁管2,软管3的另一自由端可插到该上壁管上并与之密封地配合。当需要使用容器本体4内的液体时,用手指捏住软管3并将软管3另一自由端从上壁管2上拔出,然后放松手指,利用液体的自重,使容器本体4内的液体通过软管3,从软管3的另一自由端流出;当所需的液体流出后,再用手指捏住软管3,将软管3的另一自由端插到容器本体4上部一与外界相通的上壁管2上并与之密封配合。在图1中还可看到,在容器本体4的顶部有一挂件1,挂件1上部有一小孔,以便将容器挂在墙上,比如通过钉子挂在墙上,以减少容器的占地面积。当然,容器也可不设挂件1,通过搁架等保持件直接搁置在搁架上,而搁架可以固定在墙上。在图1中可以看以,在容器本体4的底部有一灌装口5和瓶盖6,瓶盖6的一端内有内螺牙,与灌装口5的外螺牙相螺接,瓶盖6的另一端与软管3相接并与容器本体4内部联通。当容器本体4内的液体流完时,将软管3的另一自由端插到上壁管2上,旋下瓶盖6,向容器本体4中倒入液体,灌装完后再旋上瓶盖,继续使用。在图1中还可以看到,在容器本体4的外壳上沿纵向标有容量刻度,使用时,可根据容器本体4上外壳表面的容量刻度,通过手捏软管3,控制液体输出量。在图1中可以看到,容器本体4的纵向剖面可以是半圆形,以便与墙壁相贴,亦可以是三角形、四角形等多边形。本技术的容器可以做成在一个容器内隔成多个分容器,亦可以多个容器相接形成一体(未图示),此时各分容器本体的底部与各自软管相通,各分容器的上部均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上壁管,各软管的另一自由端均可插到各自的上壁管上并与之密封配合,这样便能在一个容器内灌装多种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方便的容器,包括一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本体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位于其下端,此外,容器本体上部还设有一与容器内腔连通的有一定斜度的上壁管,所述软管的有相配合斜度的两端可各自可卸地与开口部和上壁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容器,包括一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本体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位于其下端,此外,容器本体上部还设有一与容器内腔连通的有一定斜度的上壁管,所述软管的有相配合斜度的两端可各自可卸地与开口部和上壁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上端设有一挂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底部开口部上设有一个底盖,底盖有结合盖部和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东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