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7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架、两侧墙、四角柱、前端、后端、一顶板以及和顶板连接的两端楣板,该底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和分别横向连接于该底侧梁两端的两端梁,该两端梁之间且与底侧梁相平行的设置有钢地板和木地板,该钢地板和木地板互相间隔固定设置且其分别沿底侧梁长度方向延伸,且该钢地板上表面与该木地板上表面相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节约木质材料、整体重量轻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物料运输刚性容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 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作为货运工具是从在20世纪6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联运,其 通常包括用以支撑货物的底架,在与该底架垂直上方与该底架相距一定距离处 与该底架相平行的设置一顶板,该底架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别垂直向上延伸至该 顶板处形成两侧墙,在其宽度方向上分别垂直向上延伸至该顶板处形成两端 墙,该两端墙、该两侧墙以及该顶板相结合形成封闭的六面体箱式结构,为装 载货物的需要,在侧墙或端墙处设置门结构;该类集装箱在承载货物时,通常 底架和位于该侧墙和端墙相接处的角柱受力较大,为了防止角柱在较大的外力 作用下而损坏,传统的设计方式是把角柱选用较大型号的钢材,为了防止底架 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而损坏,类似的,可以将组成底架的各个部件选择用较大 型号的钢材,因此,直接造成集装箱箱体重量越来越大,不利于钢材料的节约 和集装箱发展的趋势。另,为了平稳的支撑货物,传统的做法是在该集装箱的底架上铺设木地板, 由于全球对森林保护的日趋重视,木质材料主要是来源于热带雨林区域,木质 材料供应越来越紧张,因此,如何降低集装箱地板对木质材料的依赖,从而达 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一直是困绕集装箱行业的一个难题。综上所述,结合传统的集装箱重量大、对木质材料依赖性强、强度低等缺 点,为适应现在集装箱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现有的集装箱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能有效的节约木材且具有强度高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集装箱包括底架 和位于该底架上与该底架相连接的箱体,在该箱体上设置有沿箱体高度方向延 伸的角柱,该底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和分别横向连接于该底侧梁两端的 两端梁,该两端梁之间且与底侧梁相平行的设置有钢地板和木地板,该钢地板 和木地板互相间隔固定设置且其分别沿底侧梁长度方向延伸,且该钢地板上表 面与该木地板上表面相齐平。上述集装箱,其中,该钢地板为沿该底侧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构件,该构件 中部隆起形成顶面平整的钢地板表面,在该构件两侧面与该两底侧梁之间位置 设置有底横梁,该底横梁上表面高度比该钢地板表面的高度低,在该底横梁上 表面固定有木地板,该底横梁与该钢地板表面的高度差与木地板厚度相配。上述集装箱,其中,该角柱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条从该角 柱底端向其底端延伸的加强筋,该加强筋的横向截面呈"V"形。上述集装箱,其中,该角柱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条从该角 柱底端向其底端延伸的加强筋,该加强筋的横向截面呈弧形。上述集装箱,其中,该底横梁横截面形状为"L"形、"工"形、"C"形、"u"形中的形状之一。上述集装箱,其中,该构件的横向截面呈"Q"形。上述集装箱,其中,在该构件中部隆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加强板。上述集装箱,其中,该加强板横截面形状为"L"形、"工"形、"C"形、"U"形中的形状之一。上述集装箱,其中,所述钢地板位于底架中间位置,木地板位于该钢地板在两侧。上述集装箱,其中,所述木地板位于该底架中间位置,钢地板设置在位于 该两木地板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的钢地 板和木地板相互间隔设置且沿底侧梁长度方向延伸,因此,相对现有的全部是木地板的底部结构来说,其节约大量的木材;(2)由于本技术的钢地板设置有加强板,该加强板增强了该底部结构的强度,故本技术整体具有刚度 好等优点;(3)该角柱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条从该角柱底端向 其底端延伸的加强筋,该加强筋能对该集装箱起到加强作用,因此本技术 具有强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图,图中所示的为本技术沿集装箱侧墙方 向投影示意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图,图中所示的为本技术沿集装箱端墙方 向投影示意图3为图2所示的底架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的为该底架沿集装箱端墙方 向的投影示意图4为本技术前角柱横向剖IE结构图,图中所示的为该前角柱沿与集 装箱底架方向平行的截面剖视图5为本技术后角柱横向剖视结构图,图中所示的为该后角柱沿与集 装箱底架方向平行的截面剖视图6为本技术顶板靠近侧墙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的为该顶板沿 集装箱端墙方向的投影示意图7为本技术顶板靠近侧墙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的为该顶板沿 集装箱侧墙方向投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包括一底架l、两侧墙2、两端墙3以及一顶板4, 其中,该底架1为整体呈现为长方体的结构,两侧板2固定连接在该底架1 的两侧长边上,侧墙2固定连接在该底架两侧的宽边上;顶板4平行于该底架 1分别与该侧墙2和端墙3顶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六面体集装箱箱体,在 该侧墙2、端墙3选择的设置有门结构,通过该门结构,可以在该集装箱箱体 内装设货物。为叙述的方便和便于理解,本技术下以门结构设置在端墙3 处为例,对本技术做以详细介绍,为便于区分,把设置有门结构的端墙3 称为前端墙31,把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墙称为后端墙32。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的该底架1包括两底侧梁11和两端梁12, 该两底侧梁11与该两端梁12相连构成整体外形呈现长方体的底架1,该底侧 梁11形成该底架1长边,该两端梁12形成该底架1的宽边。该两端梁12之间且与底侧梁11相平行的设置有木地板15和钢地板16, 该钢地板16和木地板15互相间隔固定设置且其分别沿底侧梁11长度方向延 伸,且该钢地板16上表面与该木地板15上表面相齐平;其中,该钢地板16 优选为一个,其靠近该各端梁12中间位置;该木地板15为两个,其分别设置 在该钢地板16两侧与该两底侧梁11之间的位置处,当然,该钢地板16亦可 选择为多个,且与其呈间隔设置的木地板15亦可相应的选择为多个。上述结构,由于该木地板15与该钢地板16设置在该两端梁12之间且互 相间隔的沿底侧梁11长度方向延伸,因此其相对现有的全部为木地板的集装 箱底部结构而言,节约了至少一半木材。图中所示为该钢地板16和木地板15互相间隔固定设置的一个较佳实施 例。该钢地板16为一构件13,其长度大致与底侧梁11的长度相配,当然, 也可为多根构件13 —起累加使其长度总和大致等于该底侧梁11的长度;这样, 可确保该构件13的两端可分别固定在该集装箱的两端梁12上;该构件13的 横向截面呈"Q"形,且该构件13的中部相对其两端隆起设置,该中部隆起 部分沿该底侧梁1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顶面平整用以支撑货物的钢地板表面 131,该中部隆起部分的底端向其外侧延伸形成两支撑脚132。该构件13在沿该底架1的宽边上为一根,其与该底侧梁11相平行,在该 构件13两侧底端处向外侧延伸出两支撑脚132,该两支撑脚132与该底侧梁 11之间设置有底横梁14,该底横梁在沿该底侧梁11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呈 "L"型,当然也可以是"工"形、"C"形、"U"形中的形状之一;在该底横 梁14上设置有木地板15,该底横梁14用以支撑地板的表面141低于该构件 13顶部的钢地板表面131,其与该钢地板表面131的高度差大致等于一木地板 15的厚度,这样,当木地板15固定在该底横梁14上时,木地板15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架、两侧墙、四角柱、前端、后端、一顶板以及和顶板连接的两端楣板,该底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和分别横向连接于该底侧梁两端的两端梁,其特征在于,该两端梁之间且与底侧梁相平行的设置有钢地板和木地板,该钢地板和木地板互相间隔固定设置且其分别沿底侧梁长度方向延伸,且该钢地板上表面与该木地板上表面相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