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255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1:04
受电线圈(22)以横跨存在于车辆中心的通道部(42)的下侧开口部的方式搭载于接近被转向的前轮(W)的车底板(40)的前端部下表面,因此能够根据在使车辆(1)在停车空间(2)向规定的停止位置前进时使车辆中心对准路面侧的送电线圈(12)而进行转向的驾驶感觉,使受电线圈(22)对于送电线圈(12)适当地进行正对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非接触的方式向电动汽车等车辆进行电力供给的非接触供电 目.0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一种技术:将配置在道路上的初级线圈设为可动结构,使该初级线圈与搭载于车辆的前部下表面的靠近车宽方向一侧的次级线圈正对,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从该初级线圈向次级线圈进行电力供给,对搭载于车底板下表面的电池进行充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7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4]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的公开技术中,不可否认的是需要初级线圈的驱动装置以及包含各种检测单元在内的驱动控制单元,导致系统变得复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该非接触供电装置能够以使车辆向停车空间的规定停止位置停车时的驾驶感觉,使车辆侧的受电部相对于路面侧的供电部适当地进行正对对位。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如下结构为基础:通过设置在停车空间的供电部与搭载在车辆的车底板下表面的受电部之间的磁耦合,来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车辆进行电力供给。上述车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具备通道部,该通道部向车厢侧鼓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一方面,上述受电部的上表面具备接线盒。而且,主要的特征在于,上述受电部以横跨上述通道部的下侧开口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车底板的前部下表面,从而将上述接线盒配置在该通道部的内侧。【附图说明】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电池以及马达单元和车内辅助设备的搭载布局的立体说明图。图3是图2的车辆中心部的车辆前后方向截面说明图。图4是图2的受电部搭载部分的车宽方向截面说明图。图5是表示通道部内的受电部的配置状态的截面立体说明图。图6是受电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电池、受电部以及马达单元的搭载布局的平面说明图。图8是从车辆底面看到图7的搭载布局的底面说明图。图9是通过㈧、⑶表示受电部的搭载例的截面说明图。图10是通过⑷、⑶、(C)、⑶表示电池的布线图案例的简略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与附图一起详细记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作为地上侧单元的供电装置100以及作为车辆侧单元的受电装置200,从配置于供电粧等的供电装置100以非接触的方式向搭载于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为代表的车辆I的受电装置200供给电力,来对车载电池27进行充电。供电装置100具备配置在供电粧附近的停车空间2中的供电部12,受电装置200具备受电部22,该受电部22在将车辆I停止于停车空间2的规定位置时以与供电部12相向的方式配设在车辆I的底面。作为供电部12,使用以包括导线的初级线圈为主体的送电线圈,另外,作为受电部22,使用以同样包括导线的次级线圈为主体的受电线圈,通过两个线圈间的电磁感应作用,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供给电力。地上侧的供电装置100具备电力控制部11、送电线圈12、无线通信部13以及控制部14。电力控制部11是用于将从交流电源300输送的交流电力转换为高频的交流电力并输送至送电线圈12的电路,具备整流部111、PFC电路112、逆变器113以及传感器114。整流部111是与交流电源300电连接并对来自交流电源300的输出交流电力进行整流的电路。PFC电路112是用于通过对来自整流部111的输出波形进行整形来改善功率因数的电路(Power Factor Correct1n:功率因数校正),连接在整流部111与逆变器113之间。无线通信部13与设置于车辆I侧的无线通信部23之间进行双向通信。控制部14是控制供电装置100整体的部分,通过无线通信部13、23间的通信来将开始从供电装置100供给电力的意思的信号发送到车辆I侧、或者从车辆I侧接收想要接收来自供电装置100的电力的意思的信号。控制部14除此之外还根据传感器114的检测电流进行逆变器113的开关控制,控制从送电线圈12输送的电力。另外,在供电过程中根据来自异物传感器15的检测信号,来停止供电,或者通过无线通信部13、23向车辆I侧发送警告信号。作为异物传感器15,例如使用金属检测线圈,在供电过程中金属异物侵入或者介于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22之间所形成的磁场中的情况下,根据异物传感器15的检测电信号,控制部14立即发出警告或者促使停止供电,来防止因金属异物介于磁场中导致的供电不良等问题发生于未然。车辆I侧的受电装置200具备受电线圈22、无线通信部23、充电控制部24、整流部25、继电器部26、电池27、逆变器28、马达29以及通知部30。当如后述那样将车辆I停车到停车空间2的规定停止位置时,受电线圈22被定位为正对送电线圈12的正上方并与该送电线圈12保持距离。整流部25包括与受电线圈22连接并将由受电线圈22接收的交流电力整流为直流的整流电路。继电器部26具备通过充电控制部24的控制来切换接通和断开的继电器开关。另外,继电器部26通过使继电器开关断开,来将包括电池27的主电路系统与作为充电的电路部的受电线圈22和整流部25切断。通过将多个二次电池连接来构成电池27,成为车辆I的电力源。逆变器28是具有IGBT等开关元件的PffM控制电路等控制电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将从电池27输出的直流电力变为交流电力,并供给至马达29。马达29例如通过三相的交流电动机来构成,成为用于使车辆I驱动的驱动源。通知部30通过警告灯、导航系统的显示器或者扬声器等来构成,基于充电控制部24的控制,对用户输出光、图像或者声音等。充电控制部24是用于控制电池27的充电的控制器,控制无线通信部23、通知部30、继电器部26等。充电控制部24通过无线通信部23、13的通信将开始充电的意思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14。另外,充电控制部24通过CAN通信网与控制车辆I整体的未图示的控制器连接。该控制器对逆变器28的开关控制、电池27的充电状态(SOC)进行管理。而且,在通过该控制器来根据电池27的充电状态而达到了满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控制部24将结束充电的意思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14。在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在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22之间,通过电磁感应作用而在非接触状态下进行高频电力的输送和接收。换言之,当对送电线圈12施加电压时,在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22之间产生磁耦合,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供给电力。在此,上述的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22各自相对的保护壳体面是电磁感应区域,因此为了不对其造成妨碍而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图2?图10示出将上述受电线圈22和电池27搭载于车辆I的状态。受电线圈22和电池27均搭载在车辆I的车底板40的下表面。将受电线圈22的搭载位置设定在车底板40的前端部下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电池27以占据从该受电线圈22的配设部的后侧附近位置起遍及车辆后方的较广的面积的方式进行搭载。在车底板40的前端接合配置有分隔出前舱IF和车厢IR的前围板41,在车底板40的车宽方向中央(车辆中心)具备向车厢IR侧鼓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42 (参照图2、图3)。沿着通道部42两侧的鼓出基部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封闭截面的增刚部43 ο车底板42通过这些通道部42及其增刚部43、在车宽方向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的侧梁44、沿车宽方向配设的多个横梁45以及在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其通过设置在停车空间的供电部与搭载在车辆的车底板下表面的受电部之间的磁耦合,来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车辆进行电力供给,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车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具备通道部,该通道部向车厢侧鼓出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一方面,上述受电部的上表面具备接线盒,上述受电部以横跨上述通道部的下侧开口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车底板的前部下表面,从而将上述接线盒配置在该通道部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明宽吉田成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