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及其扣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36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包括支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两端的两个旋转臂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弹片,所述旋转臂组件的自由端用于铰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上,所述旋转臂组件在靠近所述支架一端设有凸轮面,所述弹片的两端始终弹性抵接所述凸轮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可用于连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上,旋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凸轮面,通过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片弹性抵接,使得在扣合组件打开和扣合过程中腕带的长度可变,同时该结构操作方便、表扣开启和扣合过程中始终具有制动力,操作体验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
,尤其涉及可穿戴设备及其扣合组件
技术介绍
腕表类电子产品的表扣通常借鉴传统手表的表带及表扣设计,普遍采用可以折叠的“蝴蝶扣”。此种双开式蝴蝶表扣通常由三片金属片依次铰接,三片金属片可以折叠在一起并在打开后形状似蝴蝶的结构,其通过两端的金属片分别与表带铰接。在中间的金属片上活动地安装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卡舌,两端的金属片上对应设有卡孔。在两端的金属片转动并折叠在中间的金属片上后,卡舌卡设在两端的金属片上的卡孔内。虽然该结构可以实现表带长度的可调,但在表扣开启过程中,需要按压中间的金属片上的两组卡舌才能打开,且两端的金属片的转动过程是没有制动力的自由活动状态,操作体验差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表扣开启过程中具有制动力且操作体验感好的可穿戴设备及其扣合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包括支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两端的两个旋转臂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弹片,所述旋转臂组件的自由端用于铰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上,所述旋转臂组件在靠近所述支架一端设有凸轮面,所述弹片的两端始终弹性抵接所述凸轮面。其中,所述旋转臂组件包括旋转臂和相对固定在所述旋转臂一端且包括所述凸轮面的转轴,所述旋转臂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的端部。或者,所述旋转臂组件与所述凸轮面一体成型,包括旋转臂部分、转轴部分和所述凸轮面。其中,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所述旋转臂组件可转动设于每对所述固定臂上。其中,所述凸轮面设于每对所述固定臂之间。其中,所述弹片的两端为弧形的抵接部,在所述旋转臂组件完全打开或扣合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凸轮面完全贴合。其中,所述弹片的两端朝背离所述支架的方向弹性推压所述凸轮面。其中,在所述旋转臂组件打开的过程中,所述弹片的形变量先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其中,所述凸轮面为椭圆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腕带和上述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连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上的扣合组件,旋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凸轮面,通过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片弹性抵接,使得在扣合组件打开和扣合过程中腕带的长度可变,同时该结构操作方便、表扣开启和扣合过程中始终具有制动力,操作体验感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中间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扣合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可用于各种具有腕带的可穿戴设备上,包括支架10、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两端的两个旋转臂组件20以及固定在支架10上的弹片30,旋转臂组件20的自由端铰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I上,旋转臂组件20在靠近支架10 —端设有凸轮面(图未标),弹片30的两端始终弹性抵接该凸轮面上。如图3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臂组件20包括旋转臂21和转轴22,转轴22为凸轮轴,转轴22的中部的外表面为凸轮面,凸轮面的两端依次连接有卡合面221和轴头部(图未标);旋转臂21的端部对应设有卡合孔211,卡合面221穿设并卡合于卡合孔211内,支架10的两端各开设有一对轴孔100,转轴22通过轴头部活动穿设于轴孔100内。这样,转轴22与旋转臂21相对固定,旋转臂21通过转轴22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的端部。本实施例的卡合孔211为方孔,卡合面221的截面为方形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卡合孔211、卡合面22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多边形、星形、不规则形状等。如图3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臂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臂组件20与凸轮面一体成型,即凸轮面形成于旋转臂组件20的端部。具体地,旋转臂组件20包括旋转臂部分201、转轴部分202和凸轮面,旋转臂21通过转轴部分202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的端部。优选地,弹片30的中部固定在支架10上,具体是在弹片3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00,紧固件40穿设于该通孔300内并将该弹片30固定在支架10上。支架10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对固定臂11,旋转臂组件20可转动设于每对固定臂11之间。每对固定臂11之间形成缺口形状,旋转臂组件20组装到支架10上后,凸轮面位于每对固定臂11之间。支架10中部还形成有凹陷部(图未标),旋转臂组件20旋转至紧贴支架10后可容纳于该凹陷部内。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中间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的扣合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凸轮面为椭圆面,弹片30的两端为弧形的抵接部31,且抵接部31与凸轮面的一部分弧度一致。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旋转臂组件20完全打开或扣合的状态下,抵接部31均与凸轮面完全贴合。进一步优选地,弹片3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每对固定臂11之间的缺口内,并朝背离支架10的方向(即朝弹片30外表面的方向)弹性推压凸轮面。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旋转臂组件20打开的过程中,弹片30的形变量先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相应地,弹片30对两端对于凸轮面的弹性抵压力也是先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在扣合组件完全打开状态,腕带I的工作长度最长,凸轮面所受的弹片30推压力最小;在扣合组件扣合过程中如图5,凸轮面跟随旋转臂21转动,从而产生挤压力使弹片30发生形变,弹片30产生的反向制动力始终存在,并在凸轮面的最高点越过弹片30前,弹片30产生的制动力逐渐增大,当凸轮面的最高点越过弹片30后,弹片30产生的制动力逐渐变小,直至两侧的旋转臂21贴合在支架10上,扣合组件即完成扣合,此时,腕带I的工作长度最短,凸轮面所受弹片30的推压力也最小。可以理解的是,其中的凸轮面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扇形等外表面距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完全相同的偏心构造。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可用于连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上的扣合组件,使旋转臂组件的一端设有凸轮面,通过该凸轮面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片弹性抵接,使得在扣合组件打开和扣合过程中腕带的长度可变,同时该结构操作方便、表扣开启和扣合过程中始终具有制动力,操作体验感好。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10)两端的两个旋转臂组件(20)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弹片(30),所述旋转臂组件(20)的自由端用于铰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10)两端的两个旋转臂组件(20)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10)上的弹片(30),所述旋转臂组件(20)的自由端用于铰接在可穿戴设备的腕带(1)上,所述旋转臂组件(20)在靠近所述支架(10)一端设有凸轮面,所述弹片(30)的两端始终弹性抵接所述凸轮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曾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