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桶防盗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31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该产品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为双层结构,打开桶盖时,需要先将外盖撕掉,再利用特殊工具才能将内部的塞盖取下,不仅增强了桶盖的密封性,而且通过对桶盖的检查可直观的判断桶内的物品是否被动过,避免的偷盗者的偷梁换柱。(*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桶盖,尤其是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塑料桶防盗盖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塑料桶盖的结构为在盖的内边沿设有内挂钩,其与塑料桶外边沿的外挂钩紧密配合,起到防尘、防盗的作用,但由于此种盖的结构过于简单,偷盗者可轻易的将其撬起,并完好无损的取下,偷盗后还可将盖还原,使人不易察觉,从而延误了报案时机,增加了破案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取下,并且破坏后无法复原的塑料桶防盗盖。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所述的外盖1与塞盖2的连接结构为在外盖1的内侧顶部设有固定块4及内挂钩5,内挂钩5位于固定块4的外缘,塞盖2上设有与内挂钩5相对应的外挂钩6,外挂钩6置于固定块4与内挂钩5之间。所述的撕裂轨迹3的主体是沿固定块4外边沿的圆弧。本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为双层结构,打开桶盖时,需要先将外盖撕掉,再利用特殊工具才能将内部的塞盖取下,不仅增强了桶盖的密封性,而且通过对桶盖的检查可直观的判断桶内的物品是否被动过,避免的偷盗者的偷梁换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盖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塞盖2可通过螺纹等方式与塑料桶口紧密结合,在外盖1的内侧顶部设有固定块4及内挂钩5,内挂钩5位于固定块4的外缘,塞盖2上设有与内挂钩5相对应的外挂钩6,外挂钩6置于固定块4与内挂钩5之间。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使用时,利用撕裂手柄7将外盖1沿撕裂轨迹3撕毁拿掉,再利用塑料扳手等工具将塞盖2取下。所述的撕裂轨迹3的主体最好是沿固定块4外边沿的圆弧,方便撕扯。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桶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1)与塞盖(2)的连接结构为在外盖(1)的内侧顶部设有固定块(4)及内挂钩(5),内挂钩(5)位于固定块(4)的外缘,塞盖(2)上设有与内挂钩(5)相对应的外挂钩(6),外挂钩(6)置于固定块(4)与内挂钩(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桶防盗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撕裂轨迹(3)的主体是沿固定块(4)外边沿的圆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该产品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为双层结构,打开桶盖时,需要先将外盖撕掉,再利用特殊工具才能将内部的塞盖取下,不仅增强了桶盖的密封性,而且通过对桶盖的检查可直观的判断桶内的物品是否被动过,避免的偷盗者的偷梁换柱。文档编号B65D55/02GK2883218SQ20062009028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曲衍平 申请人:大连和平塑料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桶防盗盖,设有外盖(1),其特征在于:与外盖(1)活动连接有塞盖(2),外盖(1)的外边沿设有撕裂手柄(7),在外盖(1)上设有撕裂轨迹(3),撕裂轨迹(3)与撕裂手柄(7)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衍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和平塑料包装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