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168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镇痛明显的骨关节膏药。它由羌活、防风、炙甘草、肉桂、地龙、黄芪、全蝎、蜈蚣、秦艽、破故纸、枸杞、淫羊藿、菟丝子、白术、红花、肉苁蓉,四块瓦、葛根、桂枝、当归、桃仁、赤芍、川芎、鸡血藤、海风藤、海桐皮、金毛狗脊、怀牛膝、川牛膝、骨碎补、草乌、川乌、花椒根、臭梧桐、三角风叶、白金条、铁筷子、透骨消根、香樟根、南布正、牛大力、木姜子全株、九里光、臭山羊,红禾麻、杜仲,冰片、樟脑、薄荷脑,丁香油,麝香、沉香,黄丹等按常规方法熬制而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膏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
技术介绍
骨关节疾病包括颈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质增生等,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患者多感局部疼痛、肿胀、麻木而出现各种功能障碍。西医认为颈腰椎病是颈椎或腰椎间盘变性、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所引起。颈椎病的特征是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少数有眩晕;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腰椎病是由于人体用力不当或负载过重而劳损,造成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而髓核突出;或者因为中老年肾虚体衰,椎间盘弹性降低、退化而膨出。突出或膨出的部分挤压脊髓硬膜囊或者神经根而产生刺激,使血流出现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淤积肿胀而发病。该病会引起腰痛或颈痛、肢体麻木、酸困、行走障碍等症状。因此只要保证发炎和水肿的神经根部舒筋活血、消除炎症,即可止痛康复。肩周炎是因软组织退行病变,或者长期姿势不良而造成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有压痛感。风湿性疾病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炎症;除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该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肢关节疼痛、关节屈伸受阻,肌肉疼痛,遇寒加重、得热减轻。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热敷理疗、牵引、服用非留类抗炎药以及打封闭针等方法治疗上述病症,但这些手段只能减轻或暂缓病痛,不能有效解除患处的肿胀和疼痛,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上述无效的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虽然见效快,但存在风险大、费用高、患者需承受较大的手术痛苦。中医认为颈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质增生等属“腰痛”、“骨痹”、“痹症”的范畴,血气营卫内虚是致病的内在条件,风寒湿热外袭是致痹的外在因素,经络血气阻滞则是痹症的主要病机;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乃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另外,辛劳过度,肾气亏损,风寒湿邪、血淤凝结,痹阻经络等也可引发骨质增生。因此,治疗上应遵循调理气血经络、温散通痹、消肿止痛、活血祛淤、软化散结等法则,辨证施治,各用其理;使经、气、血得以顺畅,气血得以调和其痛自止。故民间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镇痛明显、无副作用,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包括下列重量克的原料药材熬制而成:羌活、防风、炙甘草、肉桂、地龙、黄芪、全蝎、蜈蚣、秦艽、破故纸、枸杞、淫羊藿、菟丝子、白术、红花、肉苁蓉各25?35份,四块瓦、葛根、桂枝、当归、桃仁、赤芍、川芎、鸡血藤、海风藤、海桐皮、金毛狗脊、怀牛膝、川牛膝、骨碎补、草乌、川乌、花椒根、臭梧桐、三角风叶、白金条、铁筷子、透骨消根、香樟根、南布正、牛大力、木姜子全株、九里光、臭山羊45?55份,红禾麻、杜仲各95?105份,冰片、樟脑、薄荷脑15?25份,丁香油35份,麝香、沉香各5份,黄丹3500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技术方案为:羌活、防风、炙甘草、肉桂、地龙、黄芪、全蝎、蜈蚣、秦艽、破故纸、枸紀、淫羊藿、菟丝子、白术、红花、肉苁蓉各30份,四块瓦、葛根、桂枝、当归、桃仁、赤芍、川芎、鸡血藤、海风藤、海桐皮、金毛狗脊、怀牛膝、川牛膝、骨碎补、草乌、川乌、花椒根、臭梧桐、三角风叶、白金条、铁筷子、透骨消根、香樟根、南布正、牛大力、木姜子全株、九里光、臭山羊50份,红禾麻、杜仲各100份,冰片、樟脑、薄荷脑20份,丁香油35份,麝香、沉香各5份,黄丹3500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羌活,性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风水浮肿,肩背酸痛等症。《本草汇言》记载: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故疡证以之能排脓托毒,发溃生肌;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肿痛难开;风证以之治痿、痉。癫痫,麻痹厥逆。盖其体轻而不重,气清而不浊,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以清气分之邪也。《医学启源》记载:羌活,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加川芎治足太阳、少阴头痛、透关利节,又治风湿。《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本经》记载: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本草经疏》: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痹,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因伤于风内痉。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祛风燥湿,故主痹也。《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故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蹵癎痉等证。炙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肉桂,性味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效;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等症。《日华子本草》记载: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纲目》记载:治寒痹,风瘡,阴盛失血,泻痢,惊痢。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中风偏瘫、风湿痹痛等症。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症。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等症。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有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症。秦艽,性味辛、苦,平;归胃、肝、胆经;有祛风湿、清湿热、和血舒筋、止痹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破故纸,又名补骨脂,味苦、辛,气温,无毒;入脾、肾二经;治男子劳伤,疗妇人血气,止腰膝酸疼,补髓添精,除囊涩而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熬制而成:羌活、防风、炙甘草、肉桂、地龙、黄芪、全蝎、蜈蚣、秦艽、破故纸、枸杞、淫羊藿、菟丝子、白术、红花、肉苁蓉各25~35份,四块瓦、葛根、桂枝、当归、桃仁、赤芍、川芎、鸡血藤、海风藤、海桐皮、金毛狗脊、怀牛膝、川牛膝、骨碎补、草乌、川乌、花椒根、臭梧桐、三角风叶、白金条、铁筷子、透骨消根、香樟根、南布正、牛大力、木姜子全株、九里光、臭山羊45~55份,红禾麻、杜仲各95~105份,冰片、樟脑、薄荷脑15~25份,丁香油35份,麝香、沉香各5份,黄丹35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周剑凌
申请(专利权)人:镇远县道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