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24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篮。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篮体由连接带(3)、8-100个简体(4)构成;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它具有可折叠的特点,其结构新颖,美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篮,具体涉及一种由简体帘围成篮体的提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提篮的种类较多,主要由篮体和提绳组成,篮体大都为固定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提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篮体由连接带3、8-100个简体4构成,8-100个简体4由连接带3连接围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空腔;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的篮体下端部的4-8个简体4上分别开有托绳孔5,托绳6穿过一个托绳孔5后经过篮体下端部空腔后穿过另一个托绳孔5,托绳6的两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的8-100个简体4的外表面标有文字或/和图案。所述的孔板7、底板9的形状相对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的孔板7上的孔8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篮体由8-100个简体4、连接带3构成,篮体本身是一个软体,可折叠,8-100个简体4由连接带3连接围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空腔,其空腔可盛物;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成为提篮的底;孔板7、底板9分别位于篮体上下端部空腔内,将篮体撑起;当需要将提篮折叠时,只需将底板9向上顶起翻转,孔板7翻转(此时提绳1穿过提绳孔2向篮体的空腔内运动),提篮变成扁平状;本技术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方便运输。本技术采用简体4的外表面标有文字或/和图案,美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能显示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新颖,美观,集收藏、观赏、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例1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沿A-A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简体4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例1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例1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绳,2-提绳孔,3-连接带,4-简体,5-托绳孔,6-托绳,7-孔板,8-孔,9-底板,10-提绳孔。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可折叠的提篮,篮体由30-60个简体4、连接带3构成,30-60个简体4由连接带3连接围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空腔,连接带3为绳子,2根绳子分别位于简体4的上下端部。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篮体下端部的5个简体4上分别开有托绳孔5,托绳6穿过一个托绳孔5后经过篮体下端部空腔后穿过另一个托绳孔5,托绳6的两端头固定连接。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即空腔的最大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盛放物品的进出口),孔8为圆形;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孔板7、底板9的形状相对应,为圆形。所述的30-60个简体4的外表面用激光器标有文字或/和图案。本实例的连接带3还可采用布,布位于简体4的内侧,简体4与布相粘连。实例2与实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孔板7、底板9的形状为正方形,孔8为正方形,简体4为100个。本实例的孔板7、底板9的形状还可为椭圆形或其它正多边形。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篮体由连接带(3)、8-100个简体(4)构成,8-100个简体(4)由连接带(3)连接围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空腔;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所述的篮体下端部4-8个简体(4)上分别开有托绳孔(5),托绳(6)穿过一个托绳孔(5)后经过篮体下端部空腔后穿过另一个托绳孔(5),托绳(6)的两端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所述的孔板(7)、底板(9)的形状相对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所述的孔板(7)上的孔(8)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提篮。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篮体由连接带(3)、8-100个简体(4)构成;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它具有可折叠的特点,其结构新颖,美观。文档编号B65D6/16GK2774953SQ20042010478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文, 于苑, 葛进军, 张成伟 申请人: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提篮,其特征是:篮体由连接带(3)、8-100个简体(4)构成,8-100个简体(4)由连接带(3)连接围成一个上下开口的空腔;篮体下端部空腔内设有托绳(6),底板(9)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底板(9)搁置在托绳(6)上;孔板(7)的外边沿周长与篮体的内周长相应,孔板(7)位于篮体上端部空腔内,孔板(7)的中部上开有孔(8),孔板(7)上开有4个提绳孔(10),篮体上端部的4个简体上分别开有提绳孔(2),一根提绳(1)穿过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另一根提绳(1)穿过另2个提绳孔(2)、2个提绳孔(10)后两端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于苑葛进军张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