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13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容器,其解除邻接的侧壁(2、3)之间的闭锁状态的闭锁解除机构由一对推出杆(4)和1个操作部件(5)构成,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上述推出杆的嵌合短轴(4b)嵌合的凸轮槽(5e)和使上述操作部件具有向上方弹压的弹性板条片(5c),而且,在安装上述操作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放置上述弹性板条片的卡合筋板(3h),仅仅通过操作部件的一次操作(一次动作),就能解除邻接的侧壁之间的闭锁状态,因此,提高了闭锁状态的解除作业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围底部配设的侧壁能与底部重叠地折叠的折叠式容器
技术介绍
以往,众所周知,折叠式容器由长侧壁和短侧壁构成,长侧壁通过铰接部件连接在平面形状制成大致长方形的底部的对峙的长边部上,同样,短侧壁通过铰接部件连接在上述底部的对峙的短边部上,通过使长侧壁和短侧壁立起大致与底部垂直,能组装成箱型,另外,在折叠时,像是重叠在底部上一样,折叠长侧壁和短侧壁,在被组装成箱型的状态下,用闭锁机构相互闭锁,以使长侧壁或短侧壁不会向底部方向倒下,闭锁机构具有在长侧壁或短侧壁上形成的、前端形成有卡合突部的悬臂状的卡合弹性片,在组装成箱型的状态下,通过使在卡合弹性片上形成的卡合突部抵在未形成有卡合弹性片的一个侧壁的内壁面上,而使侧壁不会向底部方向倒下。上述的具有在组装成箱型的状态下,通过使在卡合弹性片上形成的卡合突部抵在未形成有卡合弹性片的侧壁的内壁面上,而使侧壁不会向底部方向倒下的闭锁机构的折叠式容器,是本专利技术人先前申请的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240822号所公开的专利。在解除上述闭锁机构时,必须分别操作配设在长侧壁的两端部的一对解除闭锁部件,因此,存在闭锁解除机构的作业的操作性不好的问题。另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在解除闭锁部件上形成的复位用的弹性条片露在组装成箱型的折叠式容器的外侧,所以容易破损,而且,折叠式容器的外观方面也不雅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折叠式容器所具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具有底部和通过铰接部件连接在底部上的4个侧壁,而且,能使侧壁重叠在底部上进行折叠的折叠式容器,第1,解除邻接的侧壁之间的闭锁状态的闭锁解除机构由一对推出杆和1个操作部件构成,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上述推出杆的嵌合短轴嵌合的凸轮(カム)槽和使上述操作部件向上方弹压的弹性板条片,而且,在安装上述操作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放置上述弹性板条片的卡合筋板(係止リブ),第2,至少用操作部件的板状翼部覆盖配设在上述操作部件上的弹性板条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被组装成箱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组装到一半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转动到中间的状态的折叠式容器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组装成箱型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配设在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上的闭锁解除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和闭锁解除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配设有闭锁解除机构的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10是配设有闭锁解除机构的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的短侧壁的主视图。图11是与图5同样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容器组装成箱型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意思,任何一点都不是本实施例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由底部1、铰接在底部1上的对峙的长侧壁2、同样铰接在底部1上的对峙的短侧壁3构成,从组装成图1所示的箱型的状态,首先,如图2所示,将短侧壁3放倒,重叠在底部1上,接着,将长侧壁2放倒,重叠在与底部1重叠着的短侧壁3上,由此,如图3所示,能将折叠式容器折叠成高度小的紧凑形式。另外,从图3所示的状态,通过使长侧壁2立起成大致垂直,接着使短侧壁3立起成大致垂直,如图1所示,能将折叠着的折叠式容器组装成箱型。首先,主要用图2、图4和图5对长侧壁2进行说明。长侧壁2具有横向长的近似长方形的板状部2a,在长侧壁2的两垂直端,形成有大致与板状部2a垂直且向长侧壁2的内壁面方向延伸的纵向长的卡合框(係合枠)2b,在卡合框2b上、上下方向隔规定的间隔形成有适当个大致与板状部2a平行的嵌合孔2b1(在本实施例形成有3个嵌合孔2b1)。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上部两角部附近,分别形成有“コ”字形的切口2c,通过形成“コ”字形的切口2c,用切口2c包围的部分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卡合弹性片2d。在卡合弹性片2d的内壁面一侧的前端突设有卡合突部2d1,卡合突部2d1的卡合框2d一侧形成有大致与卡合框2b的内壁面一侧的面2b2平行的垂直面2d2,而且,在卡合突部2d1上形成有从垂直面2d2向长侧壁2的内壁面倾斜的倾斜面2d3。另外,制成卡合弹性片2d的卡合突部2d1,使其前端从长侧壁2的内壁面突出规定的量。以下,用图4~图6对短侧壁3进行说明。短侧壁3具有横向长的近似长方形的板状部3a,在板状部3a上,沿板状部3a的上下端边以及左右端边设置有与板状部3a的面垂直的、向外侧延伸的周边筋板3b。在形成周边筋板3b的大致垂直的侧部3b1的外侧,形成有纵向长的伸出部3c,在伸出部3c上沿侧部3b1形成有适当个嵌合突部3c1(在本实施例与在上述卡合框2b上形成的3个嵌合孔2b1相对应,形成有3个嵌合突部3c1)。构成嵌合突部3c1,使其能插入到在上述长侧壁2的卡合框2b上形成的嵌合孔2b1中。在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筋板3b的上端水平部3b2的下方,隔规定的间隔形成与上端水平部3b2平行的上部水平筋板3d,连接对峙的侧部3b1。位于构成周边筋板3b的对峙的侧部3b1一侧的上端水平部3b2和上部水平筋板3d,用一对侧部侧垂直筋板3e连接,在侧部侧垂直筋板3e上穿设有后述的操作杆能插入的透孔3e1。另外,在侧部侧垂直筋板3e的靠近中央部附近,同样形成有连接上端水平部3b2和上部水平筋板3d的一对中间垂直筋板3f,在中间垂直筋板3f上也穿设有能插入后述的操作杆的透孔3f1。再有,在中间垂直筋板3f的靠近中央部附近,同样形成有连接上端水平部3b2和上部水平筋板3d的一对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在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上也穿设有能插入后述的推出杆的透孔3g1,而且,在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的对峙的侧面上形成有向纵向延伸的遮檐部3g2。再有,在位于上端水平部3b2和上部水平筋板3d之间的侧部3b1上,也穿设有能插入后述的推出杆的透孔3b1′。而且,在由构成周边筋板3b的上端水平部3b2和对峙的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及上部水平筋板3d围成的板状部3a的中央部区域R1,配设有后述的操作部件,在该中央部区域R1隔规定间隔突设有一对卡合筋板3h。上述一对侧部侧垂直筋板3e隔着短侧壁3的中央垂直线成线对称配置,另外,一对中间垂直筋板3f也隔着短侧壁3的中央垂直线成线对称配置,再有,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也隔着短侧壁3的中央垂直线成线对称配置。另外,在侧部侧垂直筋板3e上穿设的透孔3e1、在中间垂直筋板3f上穿设的透孔3f1、在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上穿设的透孔3g1和在位于上端水平部3b2和上部水平筋板3d之间的侧部3b1上穿设的透孔3b1′,在从周边筋板3b的侧部3b1看的情况下,配置成相互重叠。接着,主要用图7和图8,对构成闭锁解除机构的推出杆4和操作部件5进行说明。推出杆4具有杆部4a和嵌合短轴4b,杆部4a能插入到在连接上述短侧壁3的上端水平部3b2和平行的上部水平筋板3d的侧部侧垂直筋板3e上穿设的透孔3e1、在中间垂直筋板3f上穿设的透孔3f1和在靠近中央的垂直筋板3g上穿设的透孔3g1中,而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容器,具有底部和通过铰接部件连接在底部上的4个侧壁,而且,能使侧壁重叠在底部上进行折叠,其特征是:解除邻接的侧壁之间的闭锁状态的闭锁解除机构由一对推出杆和1个操作部件构成,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上述推出杆的嵌合短轴嵌合的凸轮槽和使上述操作部件向上方弹压的弹性板条片,而且,在安装上述操作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放置上述弹性板条片的卡合筋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寿敏
申请(专利权)人:三甲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