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208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涉及食物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是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旋转的主轴,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内筒体的侧壁与外筒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设置在内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与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交错布置;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研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将普通食物垃圾绞碎,还可以对大块的骨头及高纤维食物垃圾进行破碎,食物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不与主轴接触,可避免缠绕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物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很多食物垃圾,例如:蔬菜瓜果的废物物、剩饭剩菜、鱼刺、骨头等,如果垃圾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变质,造成细菌蔓延,气味刺鼻难闻,不过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很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目前市场上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只能经过简单的处理,对粗纤维、硬质骨头等食物垃圾的处理不够完善,处理后的食物垃圾直径多在三毫米以上,我国现在居民多住在高层楼房或多层楼房,排污管道系统不是很理想,极易造成下水道堵塞,不能满足大众厨余垃圾和食物垃圾的处理要求。一般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磨碎装置都是通过研磨盘的旋转,将长纤维食物垃圾切碎切断,但是一般理想效果最多达到2-3毫米左右,处理效果较差。综上所述,现有食物垃圾处理器中的磨碎机构的研磨效果和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尚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是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旋转的主轴,所述主轴纵向贯穿于内筒体的中心,所述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体的轴向截面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所述内筒体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并且内筒体的侧壁与外筒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所述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设置在内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与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交错布置;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研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所述粉碎凸棱为多棱边的凸块,凸块的每条棱边均镶嵌有硬质刀刃,可将大块硬质垃圾破碎,也可将高纤维的食物垃圾切断。食物垃圾进入到食物垃圾处理腔体以后,大块垃圾(骨头、果盘、坚果等)首先被粉碎凸棱粉碎成小块,再下降过程中,小块的食物垃圾被继续粉碎成更小块的垃圾,再通过研磨盘继续研磨破碎,食物垃圾被粉碎成设定大小后才能通过研磨盘排出。所述内筒体的底面设置有锯齿状的铰刀,内筒体的底部与外筒体的底部留用间隙,经过第一道粉碎处理后的食物垃圾进入到内筒体底部的间隙内,继续破碎,达到出料细度后,即可穿过研磨盘上的下料口,将食物垃圾排出。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内水道,主轴上端连接出水龙头,打开出水龙头,可将食物垃圾冲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内进行粉碎处理,也可用于清洗食物垃圾处理腔体,防止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被堵住。所述内筒体的上端面为中间凸起的斜面,厨房中产生的食物垃圾直接放置在内筒体的顶部,即可滑落至食物垃圾处理腔体内。所述主轴与内筒体之间还通过加强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食物垃圾处理器,不仅可以将普通食物垃圾绞碎,还可以对大块的骨头及高纤维食物垃圾进行破碎,食物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不与主轴接触,可避免缠绕的情况发生,食物垃圾处理腔体内不会被垃圾堵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4,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4是由外筒体6与内筒体7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7旋转的主轴2,主轴2纵向贯穿于内筒体7的中心,内筒体7置于外筒体6内,内筒体7与外筒体6同轴设置,外筒体6的轴向截面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内筒体7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并且内筒体7的侧壁与外筒体6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5,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5,设置在内筒体7上的粉碎凸棱5与设置在外筒体6上的粉碎凸棱5交错布置;外筒体5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10,研磨盘1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 11,内筒体7的底面设置有锯齿状的铰刀9,内筒体7的底部与外筒体6的底部留用间隙,主轴2内部设置有内水道8,主轴2上端连接出水龙头3,主轴2与内筒体7之间还通过加强杆I固定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是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旋转的主轴,所述主轴纵向贯穿于内筒体的中心,所述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体的轴向截面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所述内筒体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并且内筒体的侧壁与外筒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所述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设置在内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与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交错布置;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研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凸棱为多棱边的凸块,凸块的每条棱边均镶嵌有硬质刀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底面设置有锯齿状的铰刀,内筒体的底部与外筒体的底部留用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内水道,主轴上端连接出水龙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上端面为中间凸起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内筒体之间还通过加强杆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涉及食物垃圾处理
,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是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旋转的主轴,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内筒体的侧壁与外筒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设置在内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与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交错布置;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研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本技术不仅可以将普通食物垃圾绞碎,还可以对大块的骨头及高纤维食物垃圾进行破碎,食物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不与主轴接触,可避免缠绕的情况发生。【IPC分类】E03C1/266【公开号】CN204803994【申请号】CN201520433571【专利技术人】姚伟峰 【申请人】常州市恒湃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物垃圾处理腔体,该食物垃圾处理腔体是由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构成的夹层腔体,还包括驱动内筒体旋转的主轴,所述主轴纵向贯穿于内筒体的中心,所述内筒体置于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体的轴向截面形状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所述内筒体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并且内筒体的侧壁与外筒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内筒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粉碎凸棱,所述外筒体侧壁的内侧也设置有粉碎凸棱,设置在内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与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粉碎凸棱交错布置;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盘,研磨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恒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