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循环水系统管网优化方法,包括在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阀门和控制系统,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克服了现有化工循环水系统能耗高,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差异大的现象,达到平衡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网优化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化工行业循环水系统管网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化工循环水系统中,各换热节点由于供水高度不同,换热设备的供水量及阻力损失不同,导致各换热节点的回水温度有较大差异。各换热节点上,供回水温差小的有低至I摄氏度,大的有超过10摄氏度,产生了部分换热节点供水流量富余,部分换热节点供水流量不够的情况,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大了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化工循环水系统能耗高,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差异大的现象,达到平衡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的效果。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在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阀门和控制系统,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进一步的,所述的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包括对供水总管供水温度Tl和各换热结点回水温度T2的采集。进一步的,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的步骤如下:比较供水总管供水温度Tl和各换热结点回水温度T2,如果(T2-T1) < 5°C的换热节点,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相对应的电动阀门,每5分钟减小1°阀门开度,减小该换热节点供水流量,增大供回水温差,如50C^ (T2-T1) ( 7°C时,停止调节;如果(T2-T1) > 7°C的换热节点,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相对应的电动阀门,每5分钟增大1°阀门开度,增大该换热节点供水流量,减小供回水温差,当50C^ (t21-tl)彡7°C时,停止调节。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使化工循环水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消除了化工循环水系统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差异大的现象,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及系统的高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网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水总管;2:供水总管的温度传感器;31、32、33、34、35、36:换热节点;41、42、43、44、45、46: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51、52、53、54、55、56:换热节点的温度传感器;61、62、63、64、65、66:电动阀门;71、72、73、74、75、76: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一个换热节点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循环水系统管网的供水总管I上安装温度传感器2,监测管网的供水温度Tl,并在换热节点31的回水管41上安装温度传感器51、安装电动阀门61和控制系统71,用以监测换热节点的回水温度T2。对于(T2-T1) <5°C时,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71,通过控制系统71调节电动阀门61,每5分钟减小1°阀门开度,减小供水流量,增大供回水温差,直到50C^ (T2-T1) <7°C时,停止调节。当(T2-T1) > 7°C时,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71,通过控制系统71调节电动阀门61,每5分钟增大10阀门开度,增大I供水流量,减小供回水温差,当5°C< (T2-T1) <7°C时,停止调节。以上这种方法适合每一个换热节点的调节,其结果是,使得供回水的温差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化工循环水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消除了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差异大的现象。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及系统的高效性。同时,对于温度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所需工艺参数做相应调整。各电动阀门的控制根据自动化的要求也可作统一控制。【主权项】1.,包括在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阀门和控制系统,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循环水系统管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包括对供水总管供水温度Tl和各换热结点回水温度T2的采集、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循环水系统管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的步骤如下: 比较供水总管供水温度Tl和各换热结点回水温度T2, 如果(T2-T1) < 5°C的换热节点,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相对应的电动阀门,每5分钟减小1°阀门开度,减小该换热节点供水流量,增大供回水温差,当50C^ (T2-T1) ( 7°C时,停止调节; 如果(T2-T1) > 7°C的换热节点,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相对应的电动阀门,每5分钟增大1°阀门开度,增大该换热节点供水流量,减小供回水温差,当50C^ (t21-tl)彡7°C时,停止调节。【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在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阀门和控制系统,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克服了现有化工循环水系统能耗高,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差异大的现象,达到平衡各换热节点供回水温差,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的效果。【IPC分类】F17D3/01, F17D1/08【公开号】CN105090750【申请号】CN201410192398【专利技术人】杨宝良 【申请人】杭州安耐杰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4年5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工循环水系统管网优化方法,包括在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各换热节点的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阀门和控制系统,对所述的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管网供水总管和各换热节点温度的采集、分析,以确定电动阀门开度,平衡各换热节点的供、回水温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耐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