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霜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099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该化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判断步骤: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要求,化霜要求包括: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1,且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2内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的出水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化霜控制步骤:如果机组的运行状态满足化霜要求,则使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霜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提高了机组的化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室内末端(包括但不限于风机盘管、地暖盘管、低温散热器、毛细管网以及辐射吊顶等)采用冷媒的空调系统(包括多联机),在室内采暖化霜时,从室内环境吸热,往往导致室内温度下降2°C以上,影响室内的舒适性。室内末端采用水的空调系统,在室内采暖化霜时,缺乏相应的智能控制,只根据室外机管温判断进入化霜要求而忽略水侧的情况,这往往导致室内供热量出现波动影响室内的舒适性,或者化霜缓慢并伴随冷媒/水换热器被冻裂的危险。以上情况表明:利用室内末端化霜,水系统与冷媒系统相比,在舒适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采用水系统化霜,具有复杂性,目前缺乏相应的智能控制,往往会出现室内供热量出现波动而影响舒适性,或者由于水温过低导致化霜缓慢,以及冷媒/水换热器在化霜过程中有被冻坏的危险。专利技术人发现,开发一种利用室内机水系统化霜的智能控制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室内机水循环系统化霜进行很好的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包括步骤:预判断步骤: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要求,化霜要求包括: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l,且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2内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的出水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化霜控制步骤:如果机组的运行状态满足化霜要求,则使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进一步地,在化霜控制步骤中,如果机组满足化霜要求,则维持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环境温度调节机组的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且不开启机组中的辅助电加热以进行化霜运行状态。进一步地,在调节压缩机频率的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越低则使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越闻。进一步地,还包括:化霜退出步骤:根据机组的运行状态,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如果机组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则使机组退出化霜运行状态,如果机组不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则继续执行化霜控制步骤,直至机组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化霜退出要求包括:机组化霜运行达到预定时间T3 ;或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4内高于第四预设值;或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低于第五预设值;或机组的末端进水温度与机组的末端出水温度之间的温差低于第六预设值△〖;或机组的制冷剂侧低压低于预设值P。进一步地,预判断步骤还包括:如果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l,且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2内小于第一预设值,但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的出水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则升高机组中的压缩机的频率,使机组满足化霜要求。进一步地,在预判断步骤中,如果压缩机的频率升高预定时间T升平后,仍不满足化霜要求,则开启机组中的辅助电加热,使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加5°c,且使机组的末端出水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进一步地,在化霜控制步骤中,如果机组满足化霜要求,且机组的末端进水温度与末端出水温度的温差大于第七预设值,则强制性关闭机组的末端的风机,同时使机组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提高第八预定值。进一步地,在提升压缩机频率的过程中,如果压缩机的当前频率与最高频率之间的差小于第九预设值,则开启机组中的辅助电加热。进一步地,当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预定时间T5后,若检测到机组的末端的进水温度和机组的末端的出水温度之间的温差低于^加3°C,则每1s降低机组的压缩机的频率 5Hz。进一步地,当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预定时间T5后,若检测到制冷剂侧低压低于预设值P1,则每1s降低机组的压缩机的频率5Hz,其中,P2对应的饱和温度=P对应的饱和温度+2°C。进一步地,在降低机组的压缩机的过程中,压缩机的降频不能超过20Hz。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了化霜过程各阶段的具体控制措施,并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完成化霜的开始和进行过程的控制,使得化霜过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提高了机组的化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机组的化霜系统图。附图标记说明:10、压缩机;20、四通阀;30、制冷剂/水换热器;40、节流装置;50、空气源换热器;60、电加热;70、末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机组的化霜系统图,图1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动方向。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化霜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一、正常制热运行过程制冷剂侧:从压缩机10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从四通阀20的D 口进入E 口出来,进入制冷剂/水换热器30,将热量传递给水后,冷凝成高压中温液体,进入节流装置40,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态,进入空气源换热器50中吸取空气中的热量,气化成低温低压气体,从四通阀20的C 口进入S 口出来,最后被压缩机10吸入,完成一个制热循环。水侧:从制冷剂/水换热器30出来的高温热水进入末端70,在末端70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而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水进入制冷剂/水换热器30,吸取制冷剂中的热量成为高温热水,完成一个制热循环。二、化霜运行过程制冷剂侧:从压缩机10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从四通阀20的D 口进入C 口出来,进入空气源换热器50,将热量传递给霜晶后,冷凝成高压中温液体,进入节流装置40,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两相态,进入制冷剂/水换热器30,吸取水中的热量,气化成低温低压气体,从四通阀20的E 口进入S 口出来,最后被压缩机10吸入,完成一个化霜循环。水侧:从制冷剂/水换热器30出来的温水进入末端70,在末端70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而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水进入制冷剂/水换热器30,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温度降低,完成一个化霜循环。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用于室内末端采用水的空调系统采暖化霜。这里的末端包括但不限于风机盘管、地暖盘管、低温散热器、毛细管网以及辐射吊顶等。水路系统设置辅助电加热60,制冷剂系统采用变频压缩机和变频风机,设置环境感温包(图中未示出)、管温感温包(图中未示出)、末端供/回水感温包(图中未示出)、制冷剂侧低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分别监测环境温度、室外机管温温度、末端供/回水温度,制冷剂侧低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该的步骤包括:预判断步骤: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要求,化霜要求包括: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l,且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2内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70的进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且机组的末端70的出水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化霜控制步骤:如果机组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化霜要求,则使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化霜退出步骤:根据机组的运行状态,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如果机组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则使机组退出化霜运行状态,如果机组不满足化霜退出要求,则继续执行化霜控制步骤,直至机组满足化霜退出要求。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明确了化霜过程各阶段的控制条件,使得化霜过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提高了机组的化霜效率。下面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各步骤的具体控制过程:一、预判断步骤首先,判断机组的运行状态是否能够满足化霜要求,具体来说,如果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l,且机组的外机管温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预判断步骤:判断机组是否满足化霜要求,所述化霜要求包括:所述机组制热连续运行预定时间T1,且所述机组的外机管温在预定时间T2内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机组的末端(70)的进水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且所述机组的末端(70)的出水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化霜控制步骤:如果所述机组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化霜要求,则使所述机组进入化霜运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朝曹浩欧阳光袁明征黄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