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0538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8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虫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虫纺织材料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纺而成:涤纶纤维60-80份,丙纶纤维60-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纺织材料后,经过防虫整理液浸染后再涂覆粘合剂体系,得到所述防虫纺织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杀虫效果,且经过多次水洗后仍保持较高的杀虫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热带国家,导致人和动物衰弱甚至死亡的许多传染性疾病 (例如,疟疾、登格热和黄热病、淋巴丝虫病和利什曼病)是通过昆虫传播的。例如,镰状疟 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一种蚊子寄生虫,是造成超过25 %的儿童在新生儿期后死 亡的原因。在非洲的部分地区,通过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伤残调整损失生命年数方面 疟疾已经排为第一。保健事业的发展及经费的不足以及耐药性已经阻碍了许多为改善上述 局面所作出的医学方面的努力。最近,研究力量已经集中在控制传播性的昆虫上。 控制这些昆虫的方法包括处理棚屋和房屋的表面,对帷幕和蚊帐进行空中喷洒和 浸渍处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杀昆虫剂处理的网和织物就已经作为用于在地方病 性国家中预防疟疾的有前景的手段而被开发。目前使用有效且安全的拟除虫菊酯,例如氯 菊酯、溴氰菊酯、λ -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通过将纺织材料浸渍到杀昆 虫剂的乳化液或分散体中或者将所述杀昆虫剂喷施在网上来处理蚊帐和帷幕。 吸血昆虫不但通过刺叮骚扰人体,而且能够传播鼠疫、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 我国边远的海南、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在夏季蚊、蠓、蚋、蚤吸血昆虫活动高峰期,人 体周围的昆虫密度每立方米空间可达上百只。如果人们穿戴普通的夏季服装,部分吸血昆 虫能够叮透;如果着装过厚,衣物透气性差,由于气温高,人们将难以忍受。因此,着装问题 严重影响着户外人员在夏季的正常活动,造成部队无法开展训练、巡逻等军事活动,林业工 人、牧民等无法出行。 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799638Y,公开了一种防蚊虫叮咬布,它包括有一里 层、一面层、以及设置在里层和面层之间的至少一垫纱层,所述垫纱层由纤维组成。该纤维 为单丝纤维或复丝纤维,支撑在里层和面层之间。该防蚊虫叮咬布采用多层网眼组织结构, 有透气防虫的功能效果,但对微型昆虫小咬、蠓、蚋、白蛉,则必须减小网眼,但这样会导致 透气效果变差。而且,在一些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地方,例如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夏季7-8 月的蚊虫密度高达1700只/立方米,只要有1 %的微型吸血昆虫从网眼或帽子和上衣、上衣 和裤子、裤子和鞋袜的接缝处钻入,导致人体被叮咬,后果难以忍受。仅仅采用纺织材料特 殊结构,并不足以抵御蚊虫的侵袭。 《2000年卫生杀虫剂剂型技术手册》(ISBN7-5025-2987-X/TQ. 1305)记载,日本住 友化学株式会社的OLESET聚乙烯防虫纤维,在喷丝阶段中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纺丝液中 加入苄氯菊酯组分,苄氯菊酯用量为高密度聚乙烯的2%,使用过程中药物会释放到纤维表 面,产生防虫作用。但是,拟除虫菊酯对于聚乙烯等合成纤维相当于杂质,影响其可纺性,常 规只能喷制大于〇. 15毫米的防虫合成纤维。另外,常规的防虫纤维喷丝工艺由于温度高, 溴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分解温度远低于喷丝工艺温度,溴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将大 量分解。 在现有技术,还有涂层工艺在纺织材料表面添加防虫剂。但是,常规的防虫涂层工 艺并不能对双层网眼结构织物进行单面和中间垫纱层的加工,并且表面含防虫剂的纺织材 料接触人皮肤会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更加有效防治蚊虫的纺织材料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防虫纺 织材料。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防虫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虫纺织材料,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纺而 成:涤纶纤维60-80份,丙纶纤维60-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纺织材料后,经过防虫整理 液浸染后再涂覆粘合剂体系,得到所述防虫纺织材料; 其中,所述粘合剂体系为(A)选自烷氧基化脂肪酸酰胺、烷基磺酸盐的组分和(B) 选自乙二醛类防皱树脂和咪唑类防皱树脂及其混合物的组分。 本专利技术中,"烷氧基化脂肪酸酰胺、烷基磺酸盐"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磺酸盐基和至 少一种氧化烯环(如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产物的脂肪酸酰胺。这种材料的 一个实例是产自 CIBA Specialty Chemical 的 CIBASAPAMINE CKGo 本专利技术中,"防皱树脂"是指通常用于在包含诸如棉等纤维的织物的纤维素纤维内 和之间形成交联的树脂。"乙二醛类防皱树脂"包含或通过采用乙二醛类反应物(如二羟 甲基二羟基亚乙基脲("DMDHEU"))加工而成。DMDHEU是乙二醛、脲和甲醛在热和酸式盐 (如矿物酸式盐,如MgCl 2)存在下进行开环的环缩合产物,用作防皱树脂。乙二醛类防皱 树脂的实例包括 CIBACIBATEX RS-PC(也称为 CIBAKNITTEX 7636)(产自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的预催化低级甲醛、乙二醛类DMDBEU),和NOVEON FREEREZ NTZ (产自Noveon (前 B.F. Goo drich)的预催化DMDHEU基树脂)。 其它防皱树脂化学品包括"咪唑类防皱树脂",所述树脂基于咪唑衍生物的开环聚 合。咪唑类防皱树脂的实例为CIBATEX RCT (产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的预催化低 温固化树脂)。 阳离子聚胺也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这类材料已在美国专利6, 596, 289和6, 153, 207 中公开,所述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阳离子聚胺的实例是产自 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Inc. ( ''IFF',)的 IFF Binder ST〇 可固化硅氧烷或聚硅氧烷树脂也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这些树脂一般通过硅氧烷单体 开环聚合制得。所述聚合物可能包含具有官能团的重复单元以进一步衍生或它们可反应产 生交联。这类基团可包括甲硅烷醇(Si-OH)、硅烷(Si-H)和有机不饱和基团。硅氧烷树脂 的实例包括CIBATEX HM-DFS(产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的一种可交联硅氧烷)、产 自 Shin Etsu 的Polon MF-56、产自 Dow Corning 的 75SF Emulsion和产自 Dow Corning 的 2_8818Emulsion〇 可与本文中所述粘合剂和粘合剂体系一起使用的织物类型不局限于任何材料或 任何材料种类并包括例如聚酯、聚酯/弹性纤维(elastane)共混物、聚酰胺、聚酰胺/弹性 纤维共混物、棉、棉/弹性纤维共混物、棉/聚酯共混物、棉/聚酯/弹性纤维共混物、聚丙 烯腈、乙酸纤维素、M〇dal、Ly〇Cell、亚麻和羊毛。可使用的织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圆筒形针织 物、经编针织物、针织袜类和机织物。 "粘合剂体系"是指组分制剂,当所述制剂混合并应用到织物,随后通过热处理将 树脂固化时,得到具有良好机器或手洗耐久性含有微胶囊化组分的织物。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虫整理液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三氟氯氰菊酯5-20 份、右旋苯醚菊酯5-20份、四氯二羟基三苯甲烷磺酸钠10-12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5-8 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虫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混纺而成:涤纶纤维60‑80份,丙纶纤维60‑90份;所述纤维混纺织成纺织材料后,经过防虫整理液浸染后再涂覆粘合剂体系,得到所述防虫纺织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体系为(A)选自烷氧基化脂肪酸酰胺、烷基磺酸盐的组分和(B)选自乙二醛类防皱树脂和咪唑类防皱树脂及其混合物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