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智文专利>正文

储运篮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91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储运篮子包括底盘(1)和提手(4)。底盘(1)的底板(2)上有2~16个同等高度的支撑件(3),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高。提手(4)与底盘(1)连接有通过挂钩(10)连接;或提手(4)与底盘(1)固定连接,底板(2)上有数量与提手(4)数量一致,位置与提手(4)在底板(2)上的垂直投影位置一致,可以让提手(4)通过的孔(12);或提手(4)在支撑件(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参与小包装酸奶或饮料的运送储藏发酵各过程而无需中途装卸容器(9)。(*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盛放饮品容器用于储存和运送的器具,特别是盛放小包装饮品用于储 存、运送和加工的储运篮子的一种设计。技术背景目前,对于酸奶是分别在小包装瓶内发酵的加工过程,包装瓶由灌装封口起,分别是 经过运送、发酵、冷藏和运送。这里会有多次从例如是篮子这样的运送工具内把每瓶酸奶 取出,放入发酵或冷藏设备内,又分别从发酵或冷藏设备内取出,放入篮子来运送的手续。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装卸手续占了不少的工时。当然,装卸手续可以由自动化的设备来完成,但这需要较大的设备投资。可以用普通 篮子来盛放每瓶酸奶,并且篮子跟随着各个工艺过程运作而不用装卸。在运送和加工的过 程中,盛放酸奶的篮子都会被多层叠放,对于普通的篮子,上边一层的篮子底部便会压着 下边篮子上酸奶瓶的瓶顶。酸奶瓶若是甩玻璃瓶或金属罐,或者可以承担上边压下的重量, 但若是用纸杯或薄壁胶杯,尤其是用一次性的纸质或胶质瓶,就无法承受多层篮子叠放时 的重量压力。对于酿酒酿中的用小瓶包装来发酵的工艺过程,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一 般的小包装饮料,或者只存在运送和储藏的需要,同样也会遇到有多层篮子叠放的需 要,若用普通篮子叠放,同样存在薄质容器难以承受上层的重量压力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可以多层叠放的储运篮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储运篮子,由底盘(1)和提手(4)组成。底盘(1)的底板(2)上有2~16个同等高度的 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多 1~190毫米。所述提手(4)有1 2个,提手(4)通过提手(4)上的挂钩(10)来与底盘(1)连接。一种储运篮子,由底盘(1)和提手(4)组成。底盘(1)的底板(2)上有2~16个同等高度的 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多1~1卯毫米。所述提手(4)有1 2个,提手(4)和底盘(1)固定连接,提手(4)比支撑件(3)的高度要高多 10~100毫米,在底板(2)上开有数量与提手(4)的数量一致,位置与提手(4)在底板(2)上的垂 直投影位置一致,以及开孔形状为可以让提手(4)通过的孔(12)。一种储运篮子,底盘(1)的底板(2)上有2~16个同等高度的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 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多10~199毫米,其中有1~2个支 撑件(3)的顶部有提手(4)。本技术提供的储运篮子,使得在被多层叠放时,上层篮子的重量可以通过篮 子的支撑件(3)来传递下去,篮子可跟随着各个工艺过程运作而省却多次装卸。储运篮子 也可被用于小包装饮料的运送和储藏。储运篮子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盛放容器及被叠放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盛放容器时的外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外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外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盛放容器时的外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储运篮子,由底盘(1)和提手(4)组成。底盘(l)包含 的底板(2)是由15根铁丝底条(7)和4根铁丝横梁条(8)焊接而成。前后的2根铁丝横梁条(8) 的各两端分别弯折成方框,该方框构成支撑件(3)。底条(7)的两端各向上弯折,另2根横梁 条(8)的两端各向上弯折,向上弯折的各端分别和铁丝外环(6)焊接,构成围墙(5)。由底板(2)、 支撑件(3)和围墙(5)组成底盘(1)。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这是为了多个盛放着容器(9)的储运篮子叠加存放时,上边各层的重量可通过支撑件(3)来传递到最低层的储运篮子底 部,无需压着在储运篮子上摆放的容器(9)。通常小包装容器(9)的高度是51~240毫米,所 以支撑件(3)的高度是52~241毫米,支撑件(3)的高度比容器(9)的高度要高多卜190毫米。 本实施例1有4个方框构成同等高度的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分别靠近底板(2)四 个角,均匀分布在底板(2)上,目的是让储运篮子叠加存放时较稳固。容器(9)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即使是方形,也会有四个圆角。支撑件(3)就被安排在每个容器(9)的圆弧或圆角外壁交接的位置,不影响容器(9)在储运篮子内的摆放。由图1可见,同一根横梁条(8)的两端各分别弯折成的方框如果相互延伸,可以合并成为只是一个长方框,这样一来,本实施例只需2个长方框构成的支撑件(3)便可稳固地承受上层储运篮子压下的重量。也可以焊 接多个窄身方框的支撑件(3)均匀分布在底板(2)上,对于可盛放25个容器(9)的底盘(1), 底板(2)可以安排多达16个支撑件(3)。所以底盘(1)的底板(2)上可以有2 16个同等高度的 支撑件(3)与其连接。所述提手(4)有2个,是通过提手(4)上的挂钩(10)钩挂构成支撑件(3)方框的上横条来 与底盘(l)连接,从而通过2手分别持拿提手(4)把储运篮子提起。提手(4)只是在搬运储运 篮子时才被使用,所以各储运篮子被放置后,提手(4)与底盘(1)分离,提手(4)被另外放置。提手(4)也可以只安排1个,这时同样有类似支撑件(3)方框的上横条来被提手(4)上的 挂钩(10)来钩挂,但类似方框的上横条是在底条(7)中间的位置来安排与底盘(1)连接的。非 满载时,容器(9)在底盘(1)上的放置要留意提手(4)两边的重量平衡。上述金属件在焊接成型后被电镀或喷漆防锈处理。如图2所示,为3个储运篮子盛放着容器(9)被叠放时的侧视图。下边储运篮子支撑件(3) 的方框上横条,接触着上边储运篮子的底条(7),从而支承上面各层的重量。支撑件(3) 的高度比容器(9)的高度只要高多1毫米,已可避免上层储运篮子的底部压着在下层储运篮 子上的容器(9)。有时储运篮子或会摆放不同身高的容器(9),例如为摆放身高为240毫米 的容器(9)而制造的储运篮子支撑件(3)的高度为241毫米,当用来摆放高度是51毫米容器 (9)时,支撑件(3)的高度比矮身容器(9)的高度会高多190毫米。如图3所示,为本储运篮子盛放着容器(9),并通过提手(4)把储运篮子提起时的外形。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储运篮子由底盘(1)和提手(4)组成。底盘(1)包含的底板(2)及围 墙(5)是由薄金属板或塑料板构成。若储运篮子有被放置在需要控制温度的环境场合,底板 (2)上会开有很多通风孔,以利空气流通。底板(2)上有4根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支撑 件(3)的高度是52~241毫米。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多 1 l卯毫米。类似长条形状的同等高度支撑件(3)可以多达16根,在底板(2)上均匀分布。 若支撑件(3)是与底板(2)垂直的长方形平板的话,只用2片支撑件(3)分别分布在接近底板(2)的各一端也是可以的。所述提手(4)有2个,提手(4)通过提手连杆(11)和底盘(1)上的底板(2)固定连接。提手(4) 比支撑件(3)的高度要髙多10 100毫米,以便可以手持提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运篮子,由底盘(1)和提手(4)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1)的底板(2)上有2~16个同等高度的支撑件(3)与底板(2)连接,支撑件(3)的高度比底盘(1)上被盛放的容器(9)的高度要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林智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