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及其内嵌式触控面板,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层,基层包括一内侧;提供一遮光层,遮光层设于内侧之上,且遮光层包括一遮光区和多个空孔;提供多个金属走线,其中多个金属走线设于遮光区之上,且不覆盖多个空孔;提供一导电膜层,导电膜层覆盖滤光膜层、另一部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层、一遮光层、多个金属走线、一滤光膜层和一导电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以制造成本低且穿透率佳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具有触控屏幕的产品(如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方便且容易使用,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传统的触控屏幕是设计为表嵌式(On Cell)的构造,在表嵌式的触控屏幕的制作过程中,会在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靠近外侧(亦即为较靠近使用者碰触的一侧)的表面上,贴上色阻层和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 TO)层。然而,在现有的表嵌式的触控屏幕制作过程的其中一个步骤里,必须将彩色滤光片翻面,而翻面的步骤容易使彩色滤光片或色阻层产生刮伤,并且容易发生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的问题,而使得表嵌式的触控屏幕的制造良率下降、成本提升。因此,厂商遂研发出内嵌式(In Cell)的触控屏幕,其可避开表嵌式的触控屏幕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内嵌式的触控屏幕的制作过程中,将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金属网状线和色阻层贴在彩色滤光片靠近内侧(亦即为较远离使用者碰触的一侧)的表面上。黑色矩阵层用来遮住不需透光的部分,其具有多个空孔,空孔部分可供光线穿过,非空孔的部分则用以遮住光线,以达成遮蔽住不需透光的区域的功效。然而,传统的金属网状线会阻挡住黑色矩阵层的空孔,而造成光线的穿透率不良的问题,使得触控屏幕呈现的画面较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可用以制造成本低且穿透率佳的内嵌式触控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可用以制造厚度较薄、成本低且穿透率佳的内嵌式触控面板。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一基层,基层包括一内侧;提供一遮光层,遮光层设于内侧之上,且遮光层包括一遮光区和多个空孔;提供多个金属走线,其中多个金属走线设于遮光区之上,且不覆盖多个空孔;提供一滤光膜层,滤光膜层设于遮光层和其中一部分金属走线之上;提供一导电膜层,导电膜层覆盖滤光膜层、另一部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多个金属走线形成多个导通区,其中两个导通区互相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导电膜层更包括一导电膜区和至少一桥接区。导电膜区和至少一桥接区分离,且至少一桥接区连接两个互相分离的导通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更包括:提供一感光间隙件,感光间隙件设于导电膜层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感光间隙件设于导电膜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层、一遮光层、多个金属走线、一滤光膜层和一导电膜层。基层包括一内侧。遮光层设于内侧之上,且遮光层包括一遮光区和多个空孔。多个金属走线设于遮光区之上,且不覆盖多个空孔。滤光膜层设于遮光层和其中一部分金属走线之上。导电膜层覆盖滤光膜层、另一部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基层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遮光层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遮光层和基层的TJK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设置了金属走线的遮光层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设置了金属走线的遮光层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的滤光膜层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的滤光膜层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滤光膜层的导电膜层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滤光膜层的导电膜层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式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内嵌式触控面板I基层10内侧11外侧12遮光层20遮光区21空孔22金属走线30、30a导通区31、31a滤光膜层40、40a、40b导电膜层50导电膜区51桥接区52感光间隙件60触控式电子装置100显示模块电路110触控模块电路120控制器130101 ?106: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出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12关于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和内嵌式触控面板。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基层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遮光层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遮光层和基层的TK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设置了金属走线的遮光层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设置了金属走线的遮光层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的滤光膜层之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金属走线和遮光层的滤光膜层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滤光膜层的导电膜层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覆盖了滤光膜层的导电膜层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式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是用以制造一触控式电子装置100 (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内嵌式(In Cell)触控面板I。内嵌式触控面板I电性连接触控式电子装置100内的其他电子组件,如显示模块电路110、触控模块电路120和控制器130。在本实施例的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的中,首先,需进行步骤101:提供一基层,基层包括一内侧。如图2所7K,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基层10,基层10包括一内侧11和一外侧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中,内侧11是远离供使用者触控的一面,外侧12是靠近供使用者触控的一面。本专利技术的基层10是一玻璃基板,然而基层10的种类并不以玻璃基板为限。接着,进行步骤102:提供一遮光层,遮光层设于内侧的上,且遮光层包括一遮光区和多个空孔。如图3和图4所不,提供一遮光层20,遮光层20设于基层10的内侧11的上。本专利技术的遮光层20例如为一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其包括一遮光区21和多个空孔22。遮光区21用以遮蔽住不需透光的区域,多个空孔22则用以供光线穿透。接着,进行步骤103:提供多个金属走线,多个金属走线设于遮光区之上,且不覆盖多个空孔。如图5和图6所示,提供多个金属走线30、30a,多个金属走线30、30a是设于遮光区21上,且不覆盖多个空孔22 ;藉此,多个金属走线30、30a将不会遮蔽住穿透多个空孔22的光线,而使得内嵌式触控面板I具有良好的穿透率。相连的金属走线30、30a会形成具有电容功能的多个导通区31、31a ;其中两个导通区31互相分离,而相连的导通区31a则会形成一垂直轴向的电容。由于两个导通区31之间没有可供电性连接的金属走线30、30a连接,因此,此时的两个导通区31无法互相电性连接。然而,本专利技术的金属走线30、30a形成的导通区31、31a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并不以上述为限,其可依照内嵌式触控面板I的电路设计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内嵌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层,该基层包括一内侧;提供一遮光层,该遮光层设于该内侧之上,且该遮光层包括一遮光区和多个空孔;提供多个金属走线,其中该多个金属走线设于该遮光区之上,且不覆盖该多个空孔;提供一滤光膜层,该滤光膜层设于该遮光层和其中一部分金属走线之上;以及提供一导电膜层,该导电膜层覆盖该滤光膜层、另一部分金属走线和该遮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峻廷,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