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定明专利>正文

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8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的内盖体,及与通孔相配合,且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半封闭孔的旋转体,外盖上有与旋转体上端部相配合的外盖孔。使用时转动旋转体,使其离开内盖体通孔的下端口,倾斜瓶体,瓶内的液体商品便从瓶口流经通孔从半封闭孔中流出,不需打开瓶盖,便可取出瓶中商品,如酒,饮料等辨别其真伪,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方便,便于质检部门、销售部门及消费者辨别其真伪。(*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瓶盖。目前瓶盖的种类很多,其中普遍使用的防盗瓶盖用金属薄片冲压成型,以螺纹的形式与瓶口配合,其下部设计为断齿结构,经旋转一旦瓶盖开启后,断齿结构部份断开,整个瓶盖破坏,利用这一特征来达到防伪防盗目的。但该种防盗瓶盖仍然可用于伪劣商品的包装上,并不能利用防盗瓶盖直接辨认商品的真伪。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开启瓶盖、便能从瓶内取出商品辨别其真伪的防伪瓶盖。本技术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其中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的内盖体,以及与通孔相配合,且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半封闭孔的旋转体,内盖体通孔的形状以上部园柱形,中部扩大,下部倒园台形为宜,旋转体与通孔为螺纹配合,其上的半封闭孔一般为园柱形,其上以孔道的形式与通孔中部扩大处相通,旋转体下端部形状与通孔下部形状一致,并在旋转体下端部及内盖体上设置密封垫,使其内盖与瓶口的密封更加严密。外盖为一般通用的防盗盖,即下部设计为断齿结构,外盖上有与旋转体上端部相配合的外盖孔,使其旋转体伸出外盖外,便于旋转旋转体。为防止向瓶内渗入伪劣商品,还可在通孔下端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活动塞,通过旋转体上的半封闭孔向瓶内渗入液体商品时,如下流的酒或饮料等使活动塞下移堵住通孔的下口部,使其不能流入瓶内。本技术防伪瓶盖使用时,旋转旋转体,旋转体上移,然后倾倒瓶体,瓶内的液体商品流经通孔从半封闭孔流出,反之,旋转体下移堵住通孔下口部或压紧活动塞堵住通孔下口部。本技术内盖一般用无毒塑料制造,外盖用金属薄片制造,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方便,不用开启瓶盖,便可取出瓶中液体商品,便于质检部门,销售部门及消费者辨别其真伪。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开孔的外盖1组成,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2的内盖体3,以及与通孔2螺纹配合,且开有与通孔2相通的半封闭孔4的旋转体5,旋转体5及内盖体3上有密封垫6,通孔2下端有与其相配合的活动塞7。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的内盖体,及与通孔相配合,且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半封闭孔的旋转体,外盖上有与旋转体上端部相配合的外盖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内盖体通孔的下端有与其相配合的活动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内盖体上及旋转体下端部设置有密封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的内盖体,及与通孔相配合,且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半封闭孔的旋转体,外盖上有与旋转体上端部相配合的外盖孔。使用时转动旋转体,使其离开内盖体通孔的下端口,倾斜瓶体,瓶内的液体商品便从瓶口流经通孔从半封闭孔中流出,不需打开瓶盖,便可取出瓶中商品,如酒,饮料等辨别其真伪,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方便,便于质检部门、销售部门及消费者辨别其真伪。文档编号B65D47/00GK2171566SQ9323912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定明 申请人:李定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盖包括中心有通孔的内盖体,及与通孔相配合,且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半封闭孔的旋转体,外盖上有与旋转体上端部相配合的外盖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定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