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738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浮渣隔离池、重力沉降过滤池和离心分离装置,所述浮渣隔离池的一侧连接污水进管,所述浮渣隔离池内并列设置有三道隔离网,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通过水管与浮渣隔离池相连通,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倒V形的过滤网,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筒以及设置于转筒轴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筒的外圆周轮廓为微孔滤网,所述转筒的外部包裹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净水排口和污泥排口,所述转动轴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旋叶片和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多重处理,彻底除掉污水中的浮渣、大颗粒物和污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污水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污水的产生量已经在逐年升高,这些污水大都数都没有进行再次利用而是被直接排放,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如今,虽然污水处理和再次利用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大都只是经过简单的处理,比如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和进行简单的过滤,但沉淀池的沉淀周期过长,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其次简单的过滤除污效果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以此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浮渣隔离池、重力沉降过滤池和离心分离装置,所述浮渣隔离池的一侧连接污水进管,所述浮渣隔离池内并列设置有三道隔离网,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通过水管与浮渣隔离池相连通,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倒V形的过滤网,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筒以及设置于转筒轴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筒的外圆周轮廓为微孔滤网,所述转筒的外部包裹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净水排口和污泥排口,所述转动轴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旋叶片和漏孔,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延伸出转筒和外筒外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旋转式管接头,所述旋转式管接头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连接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设于驱动电机上的小带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网用于过滤污水浮渣且隔离网上的网孔从左至右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孔滤网允许水分通过,不允许污泥通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底部呈倾斜状且净水排口处低于污泥排口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穿过转筒处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进方向朝向污泥排口且与转动轴之间呈15°~20°倾斜。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浮渣隔离池且在浮渣隔离池内设置三道网孔直径逐渐减小的隔离网,能够有效隔离污水中的大小不一的浮渣;2、通过在重力沉降过滤池内设置倒V形的过滤网,能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且能避免大颗粒物的过分集中降低过滤效率,为后续处理提供方便;3、通过设置转筒,能够对污水进行离心分离,彻底将污泥和水分分离,极大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的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的转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浮渣隔离池;2、污水进管;3、隔离网;4、水管;5、重力沉降过滤池;6、过滤网;7、转筒;71、微孔滤网;8、转动轴;9、外筒;10、净水排口 ;11、污泥排口 ;12、螺旋叶片;13、漏孔;14、法兰盘;15、轴承座;16、旋转式管接头;17、大带轮;18、皮带;19、小带轮;20、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浮渣隔离池1、重力沉降过滤池5和离心分离装置,所述浮渣隔离池I的一侧连接污水进管2,所述浮渣隔离池I内并列设置有三道隔离网3,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5通过水管4与浮渣隔离池I相连通,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5底部设置有倒V形的过滤网6,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筒7以及设置于转筒7轴线上的转动轴8,所述转筒7的外圆周轮廓为微孔滤网71,所述转筒7的外部包裹有外筒9,所述外筒9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净水排口 10和污泥排口 11,所述转动轴8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轴8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旋叶片12和漏孔13,所述转动轴8两端均延伸出转筒7和外筒9外部,所述转动轴7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15和旋转式管接头16,所述旋转式管接头16连接有水管4且水管5连接重力沉降过滤池5底部,所述转动轴8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15和大带轮17,所述大带轮17通过皮带18连接有设于驱动电机20上的小带轮19。为了避免浮渣过分集中或处理不干净,所述隔离网3用于过滤污水浮渣且隔离网3上的网孔从左至右依次减小。为了使污泥和水分彻底分离,所述微孔滤网71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污泥通过。为了避免污泥和水分再次混合,所述外筒9的底部呈倾斜状且净水排口 10处低于污泥排口 11处。为了使转筒7与转动轴8不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转动轴8穿过转筒7处通过法兰盘14固定连接。为了使螺旋叶片12能够将分离出的污泥推向污泥排口 11,所述螺旋叶片12的旋进方向朝向污泥排口 11且与转动轴8之间呈15°~20°倾斜。污水首先通过污水进管2进入浮渣隔离池1,再通过三道网孔直径依次减小的隔离网3,能够对污水中的不同直径的浮渣进行隔离,然后污水进入重力沉降过滤池5,通过倒V形的过滤网6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且能够避免大颗粒物的过分集中从而降低过滤效率,然后污水通过空心的转动轴8上的漏孔13进入转筒7,通过由转动轴8带动高速旋转的转筒7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水分进行离心分离,最后经过重重处理的污水变为净水从净水排口 10排出,污泥从污泥排口 11排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浮渣隔离池、重力沉降过滤池和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隔离池的一侧连接污水进管,所述浮渣隔离池内并列设置有三道隔离网,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通过水管与浮渣隔离池相连通,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倒V形的过滤网,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筒以及设置于转筒轴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筒的外圆周轮廓为微孔滤网,所述转筒的外部包裹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净水排口和污泥排口,所述转动轴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旋叶片和漏孔,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延伸出转筒和外筒外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旋转式管接头,所述旋转式管接头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连接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设于驱动电机上的小带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用于过滤污水浮渣且隔离网上的网孔从左至右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浮渣隔离池、重力沉降过滤池和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隔离池的一侧连接污水进管,所述浮渣隔离池内并列设置有三道隔离网,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通过水管与浮渣隔离池相连通,所述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倒V形的过滤网,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筒以及设置于转筒轴线上的转动轴,所述转筒的外圆周轮廓为微孔滤网,所述转筒的外部包裹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净水排口和污泥排口,所述转动轴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旋叶片和漏孔,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延伸出转筒和外筒外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旋转式管接头,所述旋转式管接头连接有水管且水管连接重力沉降过滤池底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和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设于驱动电机上的小带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英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亿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