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78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加速腔与轴耦合腔交替连接的方式构成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体,同时在边耦合腔设置金属短路开关,通过调整短路开关插入边耦合腔的长度对电子束流的能量状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注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获得高能量和低能量两种电子束流能量状态的功能,进而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降低成像与放疗设备体积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
,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
技术介绍
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是加速器领域目前发展的最为迅速的一类电子直线加速器,与其它类型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相比,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具有体积小、加速梯度强、加速效率高、电子束流稳定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它在医用放射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发展。目前在医学放射领域,由于成像与放疗用的电子束流能量并不相同,因此病患部位的定位与放射治疗往往采取的是两套独立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由于两套系统的坐标不同等问题,导致对病患部位的放疗达不到人们所期待的精确程度。该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以输出两种不同能量级别的电子束流,分别满足成像与放疗,同时也具有体积小等优势,扩展了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能够输出两种能量段的电子束流,达到一机多用的功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圆柱型边耦合腔和金属短路圆柱开关;所述的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包括一个加速腔a和五个加速腔b,以及四个型号相同的轴親合腔;其中,加速腔a置于最前端,加速腔b依次排列其后,轴耦合腔分别位于除第四、第五个加速腔外的相邻加速腔之间,且前一个加速腔均与后一个轴耦合腔通过耦合孔直接连通;当信号从型号为a的加速腔通过时,先通过加速腔与轴耦合腔之间的耦合孔进入轴耦合腔,再从轴耦合腔与加速腔之间的耦合孔耦合到后续的加速腔;所述的圆柱型边耦合腔的空心圆柱的高为Hq2,空心圆柱的直径为Dq2、内圆柱直径为Dql,内圆柱高度为Hql,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与内圆柱的轴线共线,所述的空心圆柱与内圆柱的轴线中心点重合;所述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与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平行,在所述的空心圆柱上开圆孔H,圆孔H的轴线在所述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与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构成的平面内,且过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中心点,圆孔H的直径为Dq3,在圆孔H的内壁自带有内螺纹;圆柱型边耦合腔置于第四、第五个加速腔之间,边耦合腔的轴线与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边耦合腔与型号为b的加速腔之间有公共部分,形成电磁波耦合孔;所述的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的直径为Dq3、高度为Hql,其外表壁自带有外螺纹,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圆柱型边耦合腔上时,通过各自的螺纹进行连接;当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时,如果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最底端,则圆柱型边耦合腔相邻的两个加速腔电场相位保持同相,从而使电子束流在通过圆柱型边耦合腔之后从加速状态进入减速状态,进而输出低能量的电子束流;如果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最顶端,则圆柱型边耦合腔相邻的两个加速腔电场相位保持反相,且电子束流在通过圆柱型边耦合腔之后继续保持加速状态,进而输出高能量的电子束流。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加速腔与轴耦合腔交替连接的方式构成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体,同时在边耦合腔设置金属短路开关,通过调整短路开关插入边耦合腔的长度对电子束流的能量状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注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获得高能量和低能量两种电子束流能量状态的功能,进而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降低成像与放疗设备体积和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通过使用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实现了一个器件输出高、低两种能量状态的电子束流,低能状态的电子束流用于低剂量病患部位放射检查,高能状态的电子束流用于高剂量病患部位放射治疗,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2)、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以将现有两套独立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简化为一套,可进一步降低设备体积和成本,同时可以避免两套系统坐标系统的差异造成误差,进而提高对病患部位检查和治疗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仿真模型;图2是本专利技术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实体模型;图3是圆柱型边耦合腔的结构图;图4是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底端的结构图;图5是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加速腔a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加速腔b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轴耦合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仿真模型。图2是本专利技术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实体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包括: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1、圆柱型边耦合腔2和金属短路圆柱开关3 ;其中,如图2所示,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I包括一个加速腔a 101和五个加速腔b 102,以及四个型号相同的轴耦合腔103;其中,加速腔a 101置于最前端,加速腔b 102依次排列其后,轴耦合腔103分别位于除第四、第五个加速腔外的相邻加速腔之间,且前一个加速腔均与后一个轴耦合腔103通过耦合孔直接连通;当信号从加速腔a 101进入时,先通过加速腔与轴耦合腔之间的耦合孔进入轴耦合腔,再从轴耦合腔与加速腔之间的耦合孔耦合到后续的加速腔;如图3所示,圆柱型边耦合腔2的空心圆柱的高为Hq2 = 27.8mm,空心圆柱的直径为Dq2 = 41.3mm、内圆柱直径为Dql = 19.4mm,内圆柱高度为Hql = 7.8mm ;其中,空心圆柱的轴线与内圆柱的轴线共线,空心圆柱与内圆柱的轴线中心点重合;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I的轴线与空心圆柱的轴线平行,在垂直于空心圆柱轴线方向上开圆孔,圆孔的轴线在所述的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I的轴线与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构成的平面内,且过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中心点;如图4所示,圆孔的直径为Dq3 = 7.2mm,圆孔为通孔,但不能破坏空心圆柱靠近加速器中心轴线一侧的结构,在圆孔的内壁自带有内螺纹;圆柱型边耦合腔2置于第四、第五个加速腔之间,圆柱型边耦合腔2的轴线与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I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圆柱型边耦合腔2与加速腔b 102之间有公共部分,形成电磁波耦合孔;如图4所示,金属短路圆柱开关3的直径为Dq3 = 6.8、高度大于Ld = 39mm,其外表壁自带有外螺纹,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圆柱型边耦合腔上时,通过各自的螺纹进行连接;当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时,如图4所示,如果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最底端,则圆柱型边耦合腔相邻的两个加速腔电场相位保持同相,从而使电子束流在通过圆柱型边耦合腔之后从加速状态进入减速状态,进而输出低能量的电子束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耦合与边耦合混合型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圆柱型边耦合腔和金属短路圆柱开关;所述的轴耦合驻波电子直线直线加速器包括一个加速腔a和五个加速腔b,以及四个型号相同的轴耦合腔;其中,加速腔a置于最前端,加速腔b依次排列其后,轴耦合腔分别位于除第四、第五个加速腔外的相邻加速腔之间,且前一个加速腔均与后一个轴耦合腔通过耦合孔直接连通;当信号从型号为a的加速腔通过时,先通过加速腔与轴耦合腔之间的耦合孔进入轴耦合腔,再从轴耦合腔与加速腔之间的耦合孔耦合到后续的加速腔;所述的圆柱型边耦合腔的空心圆柱的高为Hq2,空心圆柱的直径为Dq2、内圆柱直径为Dq1,内圆柱高度为Hq2,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与内圆柱的轴线共线,所述的空心圆柱与内圆柱的轴线中心点重合;所述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与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平行,在所述的空心圆柱上开圆孔H,圆孔H的轴线在所述的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与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构成的平面内,且过所述的空心圆柱的轴线中心点,圆孔H的直径为Dq3,在圆孔H的内壁自带有内螺纹;圆柱型边耦合腔置于第四、第五个加速腔之间,边耦合腔的轴线与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边耦合腔与型号为b的加速腔之间有公共部分,形成电磁波耦合孔;所述的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的直径为Dq3、高度为Hq1,其外表壁自带有外螺纹,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圆柱型边耦合腔上时,通过各自的螺纹进行连接;当双束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时,如果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最底端,则圆柱型边耦合腔相邻的两个加速腔电场相位保持同相,从而使电子束流在通过圆柱型边耦合腔之后从加速状态进入减速状态,进而输出低能量的电子束流;如果将金属短路圆柱开关置于最顶端,则圆柱型边耦合腔相邻的两个加速腔电场相位保持反相,且电子束流在通过圆柱型边耦合腔之后继续保持加速状态,进而输出高能量的电子束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玉彬付昕李新义王战亮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