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它包括动力车和底盘,底盘后端设有滑动板,固定盘固定在滑动板上,底盘下方设有推出油缸,底盘后端设有两个输出端朝向底盘两侧的固定油缸,固定油缸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并且在输出端设有支腿,支腿末端铰接有辅助支腿;底盘上设有控制推出油缸和固定油缸的分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设立了定位摄像头,可以使动力车准确到达钻孔位置,而钻孔绞龙能随着滑动板前后移动,因此可使钻孔绞龙准确对准钻孔位置,增强了准确性,同时由于设置了固定油缸和支腿,增强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而离合器的设置,可以使动力车在行走过程中,液压系统停止工作,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二)
技术介绍
在电线杆的架设过程中,要先在地里挖坑。目前,挖坑工作一般是靠人工或挖掘机来完成:人工挖坑太累,太慢,工时长,效率低;挖掘机挖坑是挖掘面积大,对地里的庄稼的破坏力大。本人于2015年I月8号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20008860X的专利技术专利披露了一种钻孔机,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包括动力车和底盘,所述底盘上铰接有钻孔机架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铰接在钻孔机架上,所述钻孔机架由两个平行的滑动槽组成,两个滑动槽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所述钻孔机架顶端设有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和钻孔机架的下端之间缠绕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端位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块上设有第二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连接钻孔绞龙,所述钻孔绞龙与滑动槽平行。所述底盘上设有带外齿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处设有转盘,所述转盘顶端固设有转动平台,所述液压油缸和钻孔机架铰接在转动平台上,所述转动平台上设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三液压马达,所述第三液压马达输出端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固定盘啮合。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孔速度快,效率高,打孔时占地面积小,并且由于钻孔机架和钻孔绞龙能随着转盘旋转,因此可适应不同特殊位置的打孔工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形复杂、车辆自身震动等原因,由于钻孔机架只能水平转动,导致由于停车不准使钻孔绞龙无法对准转孔部位的问题,同时存在着钻孔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移动导致钻孔绞龙受损、钻孔不规则等缺陷,另外,动力车不能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并且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液压系统一直在工作,浪费了资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的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包括动力车和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带外齿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处设有转盘,所述转盘顶端固设有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上铰接有钻孔机架,所述钻孔机架由两个平行的滑动槽组成,所述钻孔机架上设有钻孔绞龙,其特征是:所述底盘后端中间开有缺口,缺口内设有滑动板,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底盘下方设有推出油缸,所述推出油缸的输出端连接在滑动板下表面;所述底盘后端设有燕尾板,所述燕尾板的两个分支上铰接有固定油缸,所述燕尾板的两个分支的下端铰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中部与固定油缸的输出端铰接,支腿的自由端铰接有辅助支腿;所述底盘上设有控制推出油缸和固定油缸的分配器;所述燕尾板上设有定位摄像头。所述滑动槽上铰接有便于观察滑动槽前后倾斜情况的前后指针和便于观察滑动槽左右倾斜情况的左右指针。所述底盘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立了定位摄像头,可以使动力车准确到达钻孔位置,而钻孔绞龙能随着滑动板前后移动,因此可使钻孔绞龙准确对准钻孔位置,增强了准确性,同时由于设置了固定油缸和支腿,增强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而离合器的设置,可以使动力车在行走过程中,液压系统停止工作,节约了能源。(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盘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图3为底盘尾部的右视结构不意图。图中,I动力车,2底盘,3固定盘,4转盘,5转动平台,6钻孔绞龙,7滑动槽,8推出油缸,9滑动板,10固定油缸,11支腿,12辅助支腿,13分配器,14燕尾板,15缺口,16定位摄像头,17前后指针,18左右指针,19离合器。(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包括动力车I和底盘2,动力车I为以下所有的液压油缸提供油源,在底盘2上固设一个带外齿的固定盘3,固定盘3中心处设有转盘4,转盘4顶端固设有转动平台5,转动平台5上铰接有钻孔机架,通过控制钻孔机架可以使钻孔机架成垂直状态或者其上端向前倾斜搭在动力车I上,钻孔机架由两个平行的滑动槽7组成,在钻孔机架上设有钻孔绞龙6,在底盘2后端中间开有缺口 15,缺口 15内设有滑动板9,固定盘3固定在滑动板9上,底盘2下方设有推出油缸8,推出油缸8的输出端连接在滑动板9下表面,由推出油缸8带动滑动板9在缺口 15处前后移动,为了保证滑动板9平稳推出,应该设置两个推出油缸8,左右各一个;如图3所示,底盘2后端设有燕尾板14,燕尾板14呈八字形,在他的两个分支上分别铰接有一个固定油缸10,在燕尾板14的两个分支的下端分别铰接有支腿11,支腿11的中部与固定油缸10的输出端铰接,支腿11的自由端铰接有辅助支腿12,辅助支腿12的形状如图3所示;底盘2上设有控制推出油缸8和固定油缸10的分配器13,分配器13上的每一根操纵杆控制一个油缸。为了使动力车I准确到达钻孔位置,在燕尾板14上安装了定位摄像头16,相应地在驾驶室安装了显示屏;在滑动槽7上铰接有便于前后指针17和左右指针18,其中前后指针17安装在滑动槽7的侧面,用于校准滑动槽7在前后方向的位置,使其在前后方向上保持垂直,左右指针18位于两个滑动槽7之间,用于校准滑动槽7在左右方向的位置,使其在左右方向上保持垂直。由于在动力车I行进过程中,控制各油缸的液压系统一直在工作,浪费了资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底盘2上安装了离合器19,当动力车I在行进过程中,通过操纵离合器19使液压系统暂时停止工作,节约资源。工作过程如下:将动力车I开到打孔现场,在打孔现场画出打孔的大体位置,观察显示屏,当显示屏内出现打孔位置时,就可以将动力车I停下了,然后再启动连接钻孔机架的液压油缸将钻孔机架的两个滑动槽7立起来,观察前后指针17使滑动槽7在前后方向上处于垂直状态,然后启动推出油缸8使钻孔绞龙6对准欲打孔处,启动固定油缸10使支腿11伸出,在此过程中由于辅助支腿12的重力作用其呈自然下垂状态,当支腿11继续伸出,辅助支腿12接触地面,在地面的反作用和固定油缸10的推动作用下固定不动,起到了固定动力车I的作用,这时观察左右指针18,若发现滑动槽7在左右方向上不处于垂直状态,则通过操纵分配器13上的操纵杆使滑动槽7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垂直状态,这时再启动钻孔绞龙6就可以打孔了。当一个孔打完需要转移地方时,则通过操纵离合器19使液压系统暂时停止工作。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主权项】1.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包括动力车(I)和底盘(2),所述底盘(2)上设有带外齿的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中心处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顶端固设有转动平台(5 ),所述转动平台(5 )上铰接有钻孔机架,所述钻孔机架由两个平行的滑动槽(7 )组成,所述钻孔机架上设有钻孔绞龙(6),其特征是:所述底盘(2)后端中间开有缺口(15),缺口(15)内设有滑动板(9),所述固定盘(3)固定在滑动板(9)上,所述底盘(2)下方设有推出油缸(8),所述推出油缸(8)的输出端连接在滑动板(9)下表面;所述底盘(2)后端设有燕尾板(14),所述燕尾板(14 )的两个分支上铰接有固定油缸(1 ),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施工用多功能钻孔机,包括动力车(1)和底盘(2),所述底盘(2)上设有带外齿的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中心处设有转盘(4),所述转盘(4)顶端固设有转动平台(5),所述转动平台(5)上铰接有钻孔机架,所述钻孔机架由两个平行的滑动槽(7)组成,所述钻孔机架上设有钻孔绞龙(6),其特征是:所述底盘(2)后端中间开有缺口(15),缺口(15)内设有滑动板(9),所述固定盘(3)固定在滑动板(9)上,所述底盘(2)下方设有推出油缸(8),所述推出油缸(8)的输出端连接在滑动板(9)下表面;所述底盘(2)后端设有燕尾板(14),所述燕尾板(14)的两个分支上铰接有固定油缸(10),所述燕尾板(14)的两个分支的下端铰接有支腿(11),所述支腿(11)的中部与固定油缸(10)的输出端铰接,支腿(11)的自由端铰接有辅助支腿(12);所述底盘(2)上设有控制推出油缸(8)和固定油缸(10)的分配器(13);所述燕尾板(14)上设有定位摄像头(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德成,马小铭,贾飞,闫俊,乔燕军,刘化社,张琳,刘燕玲,
申请(专利权)人:牛德成,国网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