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32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是将农作物壳、杆粉碎后,掺入适量重质碳酸钙,用食品粘合剂加入适量开水混合搅拌,经炼料机真空高压挤出粉料后量给料送入成型机,经成型机缓压成型后烘干,喷涂上涂料,烤干后即成食品器皿。本工艺制成的食品器皿用以取代塑料或保丽龙食品器皿,农作物壳、杆制成的食品器皿无污染、易降解,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材料。(*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工艺是一种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用其工艺,是一种将农作壳、杆轻粉碎、搅拌、给料、练料、成型、干燥、喷涂、烘烤等工艺过程,制成无污染、易降解的食品器皿。塑料发泡材料是为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包装材料。用它制作的缓冲包装制品,为工业化规模生产,形成目前的国际大流通格局作出了很大贡献;在食品包装方面,特别是在快餐食品的包装方面,为公众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塑料发泡材料的种种弊端①生产塑料发泡材料要消耗石油。石油在地球上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②塑料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由于包装材料的使用特点,难以回收处理,会对土地造成“白色污染”。阻切土壤毛细管,破坏土壤结构。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意识到“白色污染”对土地的危害,已经采取措施,对该材料的使用加以越来越严格的限制。③塑料发泡材料多以氟利昂为发泡剂,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会逸出大量的氟氯烃气体。氟氯烃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之一,为保护大气臭氧层,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化署的“蒙特利尔协定”已明令禁止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并为此规定发达国家以2000年为界的期限。1992年,联合国环境化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再次重申了“蒙特利尔协定”所作出的规定,并将发达国家的禁用期限提前到1996年。德国率先响应,承诺将于1994年起成为第一个不生产氟利昂的国家。日本也将如约于1996年起停止生产氟利昂及与其有关的塑料发泡材料。保丽龙和塑料制品一是消耗石油资源,二是发泡用的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三是埋在土里200年不腐烂,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小部分取代的为纸制品和淀粉类制品;纸制品要消耗大量的竹木,破坏绿色资源,造纸生产时造成公害水污染;淀粉类制品要消耗大量粮食,且易发霉,故均有值得商确的技术同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本专利技术工艺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利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为,其中其原料是由农作物壳或杆、重质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FH6和2.4-甲苯二异氰酸脂等。其原料配比为农作物壳或杆40-80%,重质碳酸钙8-20%、羧甲基纤维基FH62-10%、2.4-甲苯二异氰酸脂2-10%。其工艺为粉碎将农作物壳、杆晒干、切成3mm左右(主要指农作秸杆)碎屑,送入风选式高速掸击粉碎机中,制成50-400目粉末;搅拌取50-400目农作物壳、杆粉料40-80%,重质碳酸钙8-20%,羧甲基纤维素FH2-10%;先干粉搅拌3分钟;再加入100沸腾开水30-50%搅拌2分钟;再加入2.4一甲苯二异氰酸脂2-10%,搅拌15分钟;练料将搅拌后的半干湿粉送入练料机中真空高压挤料,使用真空度为720-740汞柱;给料在练料机出口安上定时切割装置,按计算好的食品器皿所需粉料重量长度切料,保证成型机的定时定量给料。成型将定量粉料放入模具中,经油压机缓压食品器皿形状,压力应保证在120kg/cm2;模具为组合模具,每组9个,凸模在下,凹模在上。烘干将压制成形的食品器皿湿胚送入远红外烘干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同时有远红外加热,烘温度60℃-120℃,网带行走速度1oy/分;喷涂将烘干后的食品器皿干胚送入喷涂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均有同步喷装置,先喷正面,烤干后再喷反面,网带行走速度5米/分;烤干将喷涂后器皿送入远红外烤干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均有远红外加热装置,网带行走速度1料/分;拣选、包装喷涂烤干后器皿、拣选包装入库。农作物壳、杆制一次性免洗具用工艺在全球尚属空白。该产品是利用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再加工成型的新材料、新产品,可取代保丽龙和塑料制品,减少或最终消除白色污染。该产品不仅易降解,而且回收粉碎后可作为饲料,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生物圈中的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而农作物壳、杆制品利用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开发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原料来源年年永生广泛低廉,是资源的再生综合利用。鉴于现行上述各种一次性免洗餐具缺点,本产品在于提供一次使用无公害、无污染、耐热水、耐冷水、无毒的效果。农作物壳、杆材料制品色泽天然、质量、结构坚硬,是全新的环保产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绿化地球,农作物壳、杆制品人格低廉,既符合社会效益。实施例粉碎将农作物壳、杆晒干、切成3mm左右(主要指农作秸杆)碎屑,送入风选式高速掸击粉碎机中,制成50-400目粉末;搅拌取200目农作物壳、杆粉料47.1%,重质碳酸钙11.8%,羧甲基纤维素FH2.9%;先干粉搅拌3分钟;再加入100沸腾开水35.3%搅拌2分钟;再加入2.4一甲苯二异氰酸脂2.9%,搅拌15分钟;练料将搅拌后的半干湿粉送入练料机中真空高压挤料,使用真空度为720-740汞柱;给料在练料机出口安上定时切割装置,按计算好的食品器皿所需粉料重量长度切料,保证成型机的定时定量给料。成型将定量粉料放入模具中,经油压机缓压食品器皿形状,压力应保证在120kg/cm2;模具为组合模具,每组9个,凸模在下,凹模在上。烘干将压制成形的食品器皿湿胚送入远红外烘干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同时有远红外加热,烘温度60℃-120℃,网带行走速度1oy/分;喷涂将烘干后的食品器皿干胚送入喷涂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均有同步喷装置,先喷正面,烤干后再喷反面,网带行走速度5米/分;烤干将喷涂后器皿送入远红外烤干机行走网带上,网带上、下均有远红外加热装置,网带行走速度1料/分;拣选、包装喷涂烤干后器皿、拣选包装入库。权利要求1.一种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农作物壳或杆、重质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FH6、2.4一甲苯二异氰酸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壳、杆制造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其特特征在于原料配比为农作物壳、杆 40-80%重质碳酸钙8-20%羧甲基纤维素 2-10%2.4-甲苯二异氰酸脂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农作物壳、杆47.1%重质碳钙11.8%羧甲基纤维素FH 2.9%2.4-甲苯二异氰酸脂2.94.一种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将农作物壳杆粉碎,然后将粉碎的粉料和重质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FH混合,再加入100℃的沸水和2.4-甲苯二异氰酸脂进行搅拌,通过真空机练泥料,再给料、压制成型,将模烘干,进行涂料喷涂,再次烤干,即成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袋食品器皿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模具成型表面喷涂上35丝原的聚四氟乙烯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袋食品器皿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喷涂的涂料为环氧酚醛涂料,按1∶10经丙酮或香蕉水稀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是将农作物壳、杆粉碎后,掺入适量重质碳酸钙,用食品粘合剂加入适量开水混合搅拌,经炼料机真空高压挤出粉料后量给料送入成型机,经成型机缓压成型后烘干,喷涂上涂料,烤干后即成食品器皿。本工艺制成的食品器皿用以取代塑料或保丽龙食品器皿,农作物壳、杆制成的食品器皿无污染、易降解,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材料。文档编号A47G21/00GK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农作物壳、杆制造盛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农作物壳或杆、重质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FH6、2.4一甲苯二异氰酸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壳、杆制造装食品器皿及其工艺,其特特征在于:原料配比为:农作物壳、杆40-80%重质碳酸钙8-20%羧甲基纤维素2-10%2.4-甲苯二异氰酸脂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桐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长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