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于江专利>正文

防伪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1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瓶、齿圈(或套柱板)和瓶盖构成的防伪瓶,在瓶口设有防伪柱和配套使用的齿圈及瓶盖,齿圈上设有卡口卡于防伪柱上。封瓶时齿圈不动而防伪柱完好无损;开瓶时瓶盖带动齿圈一起转动将防伪柱折损,从而使瓶不能冒真再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消费者查看一下瓶口处的防伪柱完好与否即可辨别所装商品的真伪,极易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掌握,防伪效果好,并可用于缸、罐、坛等包装容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瓶,它包括瓶和瓶盖。目前,用玻璃、陶等制作的瓶子,为了防止所装商品被假冒伪造,现有技术一般都采取在瓶口使用防盗盖。这种技术,虽然有一定的防伪作用,但由于防盗盖本身易于伪造和运输隐藏,加之所用其瓶被再次用于包装假冒伪造品时消费者难以辨别,因而其防伪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推出一种消费者极易识别真伪,不能再次用于包装假冒伪造品的防伪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在瓶口螺纹下部设有瓶台,在瓶台上方设有与瓶连为一体的可折损的防伪柱以及与防伪柱和瓶盖配合的损柱件,且在瓶盖内设有与所述损柱件配合的止退弹簧齿或齿牙。这样,当反向扭转瓶盖时,瓶盖将带动损柱件转动而损坏防伪柱,从而使瓶不能冒真再用。本专利技术推荐,所述损柱件为一套于瓶口螺纹下部瓶台的齿圈,该齿圈上设有齿牙,其齿牙与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配合,或该齿圈上设有止退弹簧齿与瓶盖内的齿牙配合。且该齿圈裙边设有卡口或凸棱,将卡口卡于防伪柱上或凸棱置于防伪柱侧。这样,当扭紧瓶盖时,齿圈上的齿牙或止退弹簧齿被瓶盖裙部覆盖;反向扭转瓶盖,止退弹簧齿则作用于齿牙使齿圈转动而损坏防伪柱。本专利技术再推荐,所述损柱件也可为一与瓶盖配合的套柱板,该板上设有套柱孔,将套柱板套于防伪柱上,下端抵至瓶台,上部置于瓶盖之内,使该套柱板的侧面与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配合,或使设在该套柱板上的止退弹簧齿与瓶盖内的齿牙配合。当反向扭转瓶盖时,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作用于套柱板侧边,或套柱板上的止退弹簧齿作用于瓶盖内的齿牙,从而使套柱板位移而损坏防伪柱。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伪瓶,消费者查看瓶口处的防伪柱是否完好,即能辨别瓶内商品的真伪,故实现了上述目的。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详述,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精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齿牙设在齿圈的齿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止退弹簧齿设在瓶盖内的瓶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与设有止退弹簧齿的瓶盖配合的套柱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牙设在瓶盖内的瓶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止退弹簧齿设在齿圈的齿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与设有齿牙的瓶盖配合的套柱板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可折损的防伪柱1设于瓶口螺纹下部适当位置。其长度应在极易被消费者查看的基础上,其外端应不过多超过瓶盖外沿,从而防止在包装、搬运过程中的无意损坏。瓶台2设于防伪柱下部适宜处,用以将齿圈(图2或图6)支撑在适当的位置。且瓶台2的外沿宜不短于防伪柱1的外端。这样,既可进一步避免对防伪柱1的无意损坏,又可确保瓶的防伪性。当然,瓶台2也可由改变瓶的形状(如缩短瓶口),用紧挨瓶口的凸部替代。参照图2,齿圈上的齿牙3一般可成顺时针方向设置于齿圈周围。卡口4设置于齿圈下部,其大小依图1中的防伪柱1而定。参照图3,止退弹簧齿5设置于瓶盖内,其方向应与图2中的齿牙3相反,其大小应互为相配。参照图4,套柱板可成与瓶盖(图3)的内园相一致的弧形状,其长度以正好能置入图1中的瓶台2与瓶口螺纹之间为宜,且其上端,要能置入瓶盖(图3)内,并能超过止退弹簧齿5。套柱孔6的大小和位置,依图1中的防伪柱1而定。参照图5,瓶盖上的齿牙3一般可成逆时针方向设置于瓶盖内侧。参照图6,齿圈上的止退弹簧齿5应与图5中的齿牙3方向相反,其大小互为相配,凸棱7设置于齿圈下部,其长短依图1中的防伪柱1而定。参照图7,套柱板上的止退弹簧齿5应与图5中的齿牙3方向相反,且大小和位置应互为相配,套柱孔6及其它部分与前述的套柱板图4相同。参照图1、图2、图3,封瓶时,先将齿圈(图2)置于图1瓶口上,并将卡口4卡在防伪柱1上,然后再将瓶盖(图3)放到图1瓶口并扭紧。参照图4、图1、图3,封瓶时,先将套柱板(图4)上的套柱孔6对准图1的防伪柱1,将套柱板(图4)套在图1的防伪柱1上,再将瓶盖(图3)放到图1瓶口并扭紧。在封瓶扭转瓶盖的过程中,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5受到齿圈齿牙3或套柱板的顶压使止退弹簧齿5向瓶盖外侧偏移,由此瓶盖转动而齿圈或套柱板不动,这样使防伪柱1完好无损。开瓶时,反向扭转瓶盖,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5便顶住齿牙3或套柱板的侧面,从而带动齿圈或套柱板转动而将防伪柱1损坏。瓶盖图5和齿圈图6在功能、作用及操作方法上都与前述的瓶盖图3和齿圈图2相同,因而不再重述。不同之处仅在于,图5是与图6配合,图3是与图2配合,且图6中的凸棱7在操作时是置于图1中的防伪柱1侧。由于凸棱7的功能、作用与图2中的卡口4相同,因此,可将图6中的凸棱7设置在齿圈图2上,也可将图2中的卡口4设置在齿圈图6上。同理,套柱板图7的功能、作用及操作方法与前述的套柱板图4也是相同的,因而也不再重述。不同之处仅是,套柱板图7是与瓶盖图5配套使用,套柱板图4是与瓶盖图3配套使用。本专利技术已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其精神作了清楚阐述,但不用说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基础上可作适当改变,而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例如所述防伪柱可为圆柱状、片状、管状等,其方向与瓶体也可平行或夹角设置,相应的改变损柱件与之配合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瓶由玻璃、陶等易碎材料制作;齿圈、套柱板、瓶盖用硬性金属或类似材料制作。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罐、缸、坛等包装容器。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包括瓶和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瓶口螺纹下部设有瓶台,在瓶台上方设有与瓶连为一体的可折损的防伪柱以及与防伪柱和瓶盖配合的损柱件,且在瓶盖内设有与所述损柱件配合的止退弹簧齿或齿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损柱件为一套于瓶口螺纹下部瓶台的齿圈,该齿圈上设有齿牙,其齿牙与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配合,或该齿圈上设有止退弹簧齿与瓶盖内的齿牙配合,且该齿圈裙边设有卡口或凸棱,卡口卡于防伪柱上或凸棱置于防伪柱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损柱件为一与瓶盖配合的套柱板,该板上设有孔,将套柱板套于防伪柱上,下端抵至瓶台,上部置于瓶盖之内,使该套柱板的侧面与瓶盖内的止退弹簧齿配合,或使设在该套柱板上的止退弹簧齿与瓶盖内的齿牙配合。全文摘要一种由瓶、齿圈(或套柱板)和瓶盖构成的防伪瓶,在瓶口设有防伪柱和配套使用的齿圈及瓶盖,齿圈上设有卡口卡于防伪柱上。封瓶时齿圈不动而防伪柱完好无损;开瓶时瓶盖带动齿圈一起转动将防伪柱折损,从而使瓶不能冒真再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消费者查看一下瓶口处的防伪柱完好与否即可辨别所装商品的真伪,极易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掌握,防伪效果好,并可用于缸、罐、坛等包装容器。文档编号B65D55/02GK1159415SQ9611318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于江 申请人:李于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包括瓶和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瓶口螺纹下部设有瓶台,在瓶台上方设有与瓶连为一体的可折损的防伪柱以及与防伪柱和瓶盖配合的损柱件,且在瓶盖内设有与所述损柱件配合的止退弹簧齿或齿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于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于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