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件折叠顶提载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88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塑料载物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一单层塑料提手部,和一对容器嵌入部,其有许多通孔,用来携带容器。嵌入部之一与提手部构成整体,另一嵌入部则在接缝处与其相连。用单片塑料冲压第1和第2容器嵌入部及提手部,如有规定,在那上面制作拉链带。嵌入部连在一起,第2嵌入部与提手部连在一起。第1嵌入部折叠到第2嵌入部上,第1和第2嵌入部,沿折叠线对边焊在一起。然后,折叠线分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通常指的是塑料顶提载物架,用来携带诸如瓶、罐之类容器。更准确地说,该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塑料顶提载物架,其提手部用单层塑料制作,并有与其构成整体的第1容器嵌入部和在接缝处与其相连的第2容器嵌入部。本专利技术的载物架用本文公开的新式方法制成。通常为文中受让人所有的美国专利No.5,487,465公开了一种运送诸如瓶、罐之类容器的塑料载物架。载物架由两块塑料基片制成,相互并置,同时用基片冲压成提手部与容器嵌入部。基片在提手部与容器嵌入部之间整个接合处进行熔焊,形成焊缝。制成的提手部为双层厚度,而容器嵌入部则自由悬在提手部。由于这种构造,提手部为双层厚度,浪费材料,而且载物架各部分必须环绕载物架中心线对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顶提载物架,其提手部为单层厚度。本文公开的载物架还有其他若干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推出一种新型塑料顶提载物架,该载物架由一提手部和一对容器嵌入部组成,后者自由悬在提手部,此提手部为单层塑料。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目的是推出一种新型塑料顶提载物架,所需容器嵌入部在载物架两边不必相同。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推出一种新型顶提载物架,其提手部可在其两边印制。简单地说,按照上面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载物架及制作该载物架的新方法。载物架用来运送许多诸如瓶、罐之类的容器。载物架包括一单层塑料提手部和一对自由悬在提手部接缝处的容器嵌入部。每个容器嵌入部有许多通孔,用来运载相关容器。其中一个容器嵌入部与提手部构成整体,另一容器嵌入部则在接缝处与其相连。每个容器嵌入部相关外边缘有一拉链带,用来解脱容器嵌入部孔中所夹持的容器。拉链带结构可相同,也可不相同。载物架最好连续制作。为了制作载物架,第1和第2容器嵌入部及提手部用单片塑料冲压而成。容器嵌入部连在一起,第2容器嵌入部与提手部连在一起。此后,用合适方法,沿折叠线,把第1容器嵌入部折叠在第2容器嵌入部上。第1和第2容器嵌入部,沿折叠线对边,用合适方法,如熔焊,焊在一起。然后,穿过重叠的容器嵌入部冲许多孔,再分离折叠线。最后,将制成的载物架收集到滚筒上。在第1道冲压工序或第2道冲压工序期间,可制成拉链带。如果想要结构不相同的拉链带,则拉链带必须在第1道冲压工序时制成,而两个容器嵌入部彼此不相折叠。如果想要结构相同的拉链带,则拉链带可在第1道或第2道冲压工序时制成。此外,载物架可用合适的装置印制,在提手部和/或容器嵌入部一边印制或在定位提手部和/或定位容器嵌入部两边印制。这是胜过以前工艺载物架的又一个优点,因为从前的载物架不易印制。制成的载物架提手部为单层塑料,省去以前工艺载物架所要的第2层塑料。参照以下说明,结合附图,图中相同参考编号表示相同部件,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组织与操作方式以及其详细目的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载物架透视图,表示载物架装有本专利技术部件,周围有许多诸如罐或其他类似容器;图2为许多载物架俯视平面图,表示载物架按图4所示方法工序制成后连在一起;图3为许多载物架俯视平面图,表示载物架按图4所示方法另一工序制成后连在一起;图4为制作本专利技术载物架所用工序示意图。当本专利技术可容许有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时,图中有所表示,特殊实施例将在文中有详细描述,条件是,这项公开内容被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一种示例,不意味着,把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和例证范围。图1表示一种新型顶提载物架20,装有本专利技术的部件。载物架20用于运送诸如瓶、罐之类的容器22。新型载物架20由第1容器嵌入部24和第2容器嵌入部26组成,两者都自由悬在提手部28接缝处30。本专利技术的载物架20用本文所述新方法制成。由于用该方法制造本专利技术载物架20,所以,提手部28两边可预先印制,另外还允许载物架20设计,在载物架20中心线两边部件不一定相同。载物架20用合适可挠弹性拉伸材料,如塑料,最好是低密度聚乙烯制作。这种材料用爪式拉伸机可使载物架20绷在容器22上,并与容器22侧壁一致。载物架20可用熟悉的装置,如美国专利No.4,250,682或3,204,386公开的爪式拉伸机用于容器22上。第2容器嵌入部24与提手部28用同层塑料构成整体。而第1容器嵌入部26则用本文所述第2层塑料制成,并与在接缝处30制成的提手部28和第2容器嵌入部24叠层相连。每个容器嵌入部24,26有许多环形圈或卡箍32。环形箍32构成许多型孔34,把容器22牢牢固定其中。每个容器嵌入部24,26有第1内边缘36,与上述第1边缘36相对的第2外边缘38以及对置边边缘40,42。第2容器嵌入部24,如文中所述,与提手部28连成整体。每个第2外边缘38上面有一拉链带44,该拉链带按照完全公开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编号08/608,522制成,该专利通常为本文受让人所有,文中所含公开部分供参考。由于用本方法制作本专利技术新型载物架20,故在本专利技术载物架20设计,按照共同未决编号08/608,522所需,允许载物架中心线两边的部件不一定相同时,载物架20对共同未决编号08/608,522公开的载物架是一种改进。例如,这种载物架20结构允许设计的拉链带44,从载物架20两边同一方向,或从载物架20各边不同方向打开。该载物架20还允许在一个容器嵌入部,如第1容器嵌入部24的一个第2外边缘38,而不是如第2容器嵌入部26的第2外边缘38有一UPC活瓣(未示出)。提手部28最好实施例有一带抓紧装置48的本体部46,表示为一对孔,两者之间有一细长缝隙,穿过本体部46上部,贴近本体部46一边,从而可使用户的手插过抓紧装置48,抓住提手部28。另外,在最好的实施例中,在本体部46对边,设有许多彼此隔开的桥接部50,与第2容器嵌入部26连为整体。此外,有许多孔52穿过本体部46,其中任何一孔均在相邻桥接部50之间。最后制成形式是第1和第2容器嵌入部24,26相连,或沿各容器嵌入部24,26第1内边缘36,通过连续缝或接缝30连在一起。接缝30达到容器嵌入部24,26长度,而容器嵌入部24,26则自由悬在接缝30上。如果载物架20未装容器22,则载物架20为平板状,接缝30通常与容器嵌入部24,26一样,在同一平面。如果载物架20装有容器22,则接缝30通常突出,与容器嵌入部24,26相垂直。因为对载物架20细节已作了描述,现再将载物架20的制作方法作一般阐述,载物架20制作方法在图4中,用示意图,以简化形式,举例示出。载物架20最好连续制作。塑料滚筒供给基片56,以制作载物架20。基片56可用天然着色或染色制成。最初,基片材料56用合适的印刷装置58印制。基片56可在一边或其两边定位印制,以便达到在提手部28和/或容器嵌入部24,26一边或两边印制。然后,基片56用普通构造的第1冲模60模压或冲压,制成平整部分完成的载物架20连续带,如图2和4所示。用冲模60模压或冲压后,提手部完全制成,包括有本体部46和桥接部50,本体部上制有抓紧装置48和孔52。除孔34外,制成第2容器嵌入部26,并在其第1边缘36处,与桥接部50连为整体。除孔34外,制成第1容器嵌入部24,其第2边缘38通过桥接部62,与第2容器嵌入部26的第2边缘38连成整体。桥接部62最好有一细长缝隙64,大约在桥接部62中心,在制作的同时,冲压而成。此外,在各容器嵌入部24,26各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运送许多容器的塑料载物架包括一单层塑料提手部,和一对自由悬在上述提手部连接处的容器嵌入部,上述每一塑料容器嵌入部有许多通孔,用来携带相关容器,其中上述容器嵌入部之一与上述提手部构成整体,上述另一容器嵌入部则在上述连接处与上述提手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爱德华J萨洛斯克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