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孟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4900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属于急诊护理领域,本护理装置包括呈弧形的面罩,面罩中部处插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外端连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上具有按钮,通气管的内端朝向面罩的下方,面罩一端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排气口,排气口上具有封盖,面罩另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捏鼻部,捏鼻部由柔性材料制成,面罩的内壁上固连有撑口机构,撑口机构包括呈环形的撑口环,撑口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形的牙槽,撑口环一侧两端上固连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连于撑口环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于面罩的内壁上,通气管的内端位于撑口环内。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防止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急诊护理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也越来越多,急救医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急救医学界也承载着越来越重的任务和责任。无论院前还是院内急救,均涉及急救软件和硬件问题。所谓的软件即是人员素养和规章制度。从目前我国的急救发展历史来看,建立真正的二级学科时间短,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急诊从业医务人员培养制度和准入制度,因此人员不整,技术参差不齐,规范程度不够,影响了急救医学的发展。另外,绝大部分医学院校缺乏对急诊专业培训和培养,只有极少数的院校建立了急诊学系和急诊医学教研室,医学毕业生也缺乏规范的培养轮转制度。笔者结合国外急诊医学情况,对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进行探讨。急诊科现状急诊科往往规模不够,布局不合理,急救室通路不畅通,无独立的通路,通往抢救室的通道也不畅通,弯道较多,不利于快速进入;诊室设置或布置不到位,诊室不够大,无必备的检查器具,无活动检查床,发生突发情况时,不利于将病人转运入抢救室;不具备手术室和骨科石膏室(或太简陋),不能满足创伤急救所用;急救车装备不合理,没有氧气、呼吸机、监护仪和除颤设备等,担架不能折叠和升降,无特殊的铲式担架。急救科应配备的设备作为急救科,设备应健全,包括呼吸机、血滤机、超声检查仪、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等;另外平车和轮椅严重不足,造成病人在检查过程中病情不必要的加重,甚至猝死在急诊科内。急诊各亚科诊室的设置要合理,各种诊疗所需的仪器配备要全面等,如检查扣诊捶、手电筒、血压计、眼底镜、喉镜和吸引器等,均应在每个诊室内配备。在目前遇见的紧急情况中,经常需要对病人进行紧急人工呼吸,目前人工呼吸的方式是嘴对嘴或嘴对鼻,该种方式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的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该新型急诊护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防止交叉感染,解决了现有人工呼吸方式存在心理障碍,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包括呈弧形的面罩,所述面罩中部处插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端连有微型气栗,所述微型气栗上具有按钮,所述通气管的内端朝向所述面罩的下方,所述面罩一端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具有封盖,所述面罩另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捏鼻部,所述捏鼻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面罩的内壁上固连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包括呈环形的撑口环,所述撑口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形的牙槽,所述撑口环一侧两端上固连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连于所述撑口环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面罩的内壁上,所述通气管的内端位于所述撑口环内。本急诊护理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需要做人工呼吸时,将面罩罩住病人的鼻部和嘴部,捏鼻部位于鼻部处,通过柔软的捏鼻部捏住鼻子,将撑口环放置于病人的口内并且让病人的牙齿咬住牙槽实现固定,实现了病人口部的张开,然后启动微型气栗,面罩呈密封状态,通气管内喷出的空气进入病人的口部直至肺部,然后打开封盖,实现病人的排气,然后关上封盖反复操作即可,十分的方便,本装置通过机械装置代替了人工嘴对嘴的呼吸抢救工作,设计巧妙,避免了交叉感染。上述的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中,所述捏鼻部的内壁和外壁上具有若干防滑凸纹。该种结构的捏鼻部使操作人员操作方便,舒适感强。上述的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中,所述牙槽内固连有橡胶垫。使病人咬住撑口环时不会感到生硬,舒适感强。上述的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中,所述封盖螺纹连接于所述排气口上。本装置在操作时,只需要将封盖轻微旋转在排气口上即可,使后续的放气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防止交叉感染。2、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将撑口环放置于病人的口内并且让病人的牙齿咬住牙槽实现固定,实现了病人口部的张开,张开稳定。3、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通过机械装置代替了人工嘴对嘴的呼吸抢救工作,设计巧妙,避免了交叉感染。4、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的牙槽内固连有橡胶垫。使病人咬住撑口环时不会感到生硬,舒适感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中撑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罩;la、排气口 ;lb、捏鼻部;lbl、防滑凸纹;2、通气管;3、微型气栗;4、按钮;5、封盖;6、撑口环;6a、牙槽;7、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包括呈弧形的面罩1,面罩I中部处插设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外端连有微型气栗3,微型气栗3上具有按钮4,通气管2的内端朝向面罩I的下方,面罩I 一端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排气口 la,排气口 Ia上具有封盖5,面罩I另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捏鼻部lb,捏鼻部Ib由柔性材料制成,面罩I的内壁上固连有撑口机构,撑口机构包括呈环形的撑口环6,撑口环6的外壁上具有呈环形的牙槽6a,撑口环6一侧两端上固连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一端固连于撑口环6上,伸缩杆7的另一端固连于面罩I的内壁上,通气管2的内端位于撑口环6内。本急诊护理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需要做人工呼吸时,将面罩I罩住病人的鼻部和嘴部,捏鼻部Ib位于鼻部处,通过柔软的捏鼻部Ib捏住鼻子,将撑口环6放置于病人的口内并且让病人的牙齿咬住牙槽6a实现固定,实现了病人口部的张开,然后启动微型气栗3,面罩I呈密封状态,通气管2内喷出的空气进入病人的口部直至肺部,然后打开封盖5,实现病人的排气,然后关上封盖5反复操作即可,十分的方便,本装置通过机械装置代替了人工嘴对嘴的呼吸抢救工作,设计巧妙,避免了交叉感染。如图1所示,捏鼻部Ib的内壁和外壁上具有若干防滑凸纹lbl。该种结构的捏鼻部Ib使操作人员操作方便,舒适感强。牙槽6a内固连有橡胶垫。使病人咬住撑口环6时不会感到生硬,舒适感强。封盖5螺纹连接于排气口 Ia上。本装置在操作时,只需要将封盖5轻微旋转在排气口 Ia上即可,使后续的放气操作方便。本新型急诊护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防止交叉感染。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包括呈弧形的面罩,所述面罩中部处插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端连有微型气栗,所述微型气栗上具有按钮,所述通气管的内端朝向所述面罩的下方,所述面罩一端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具有封盖,所述面罩另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捏鼻部,所述捏鼻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面罩的内壁上固连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包括呈环形的撑口环,所述撑口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形的牙槽,所述撑口环一侧两端上固连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连于所述撑口环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面罩的内壁上,所述通气管的内端位于所述撑口环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捏鼻部的内壁和外壁上具有若干防滑凸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急诊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包括呈弧形的面罩,所述面罩中部处插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端连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上具有按钮,所述通气管的内端朝向所述面罩的下方,所述面罩一端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具有封盖,所述面罩另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捏鼻部,所述捏鼻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面罩的内壁上固连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包括呈环形的撑口环,所述撑口环的外壁上具有呈环形的牙槽,所述撑口环一侧两端上固连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连于所述撑口环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面罩的内壁上,所述通气管的内端位于所述撑口环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孟琳
申请(专利权)人:姚孟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