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3032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保温层、吸热板、进水口、太阳能电池、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吸热板上侧面为太阳能电池,下侧面为保温层,圆周采用铝合金框架进行装夹固定,所述吸热板结构为双通薄壁空腔,局部近似“工”字型结构,所述进水口在吸热板下薄壁空腔底层近地面处,所述出水口在吸热板上薄壁空腔最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将吸热板设计成“工”字型双通薄壁式结构,其薄壁结构将更有效并迅速的吸收热量,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迅速稳定,结构上实现工质在上下不同温度区域内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领域,尤其涉及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常规能源的消耗不断加剧,诸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呈不断上升趋势。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种能源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绿色能源,是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最清洁环保的能源之一。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能源消耗中,建筑物的建设与运行大约占了其中的50%。因此,如何开发环保节能建筑成为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的课题。毫无疑问,若能将太阳能与建筑结合起来,将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佳途径。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可分为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两种。光热利用主要是用太阳能采暖和制冷,进行空气调节;光电技术利用则是太阳能发电,为建筑物提供照明用电等,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由于成本较高,在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普及。而光热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批量生产及商业化动作,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普及。将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应用在现代建筑上,将是未来建筑节能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大多应用中,对于集热器的设计一直存在寻找更为有效的结构,对温度的快速响应,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及时散热,并且能够使得整体产能效率达到最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保温层、吸热板、进水口、太阳能电池、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吸热板上侧面为太阳能电池,下侧面为保温层,圆周采用铝合金框架进行装夹固定,所述吸热板结构为双通薄壁空腔,局部近似“工”字型结构,所述进水口在吸热板下薄壁空腔底层近地面处,所述出水口在吸热板上薄壁空腔最上端。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板材质为铜板。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板上下层形成O型空间层,整体成为一层空气层。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板的上下层的连通壁间隙小于3.5mm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将吸热板设计成“工”字型双通薄壁式结构,其薄壁结构将更有效并迅速的吸收热量,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迅速稳定,结构上实现工质在上下不同温度区域内转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专利技术的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立体图;其中,1、铝合金框架,2、保温层,3、吸热板,4、进水口,5、太阳能电池,6、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1、保温层2、吸热板3、进水口4、太阳能电池5、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吸热板3上侧面为太阳能电池5,下侧面为保温层2,圆周采用铝合金框架1进行装夹固定,所述吸热板3结构为双通薄壁空腔,局部近似“工”字型结构,所述进水口4在吸热板3下薄壁空腔底层近地面处,所述出水口6在吸热板3上薄壁空腔最上端。其中,吸热板3材质为铜板。其中,吸热板3上下层形成O型空间层,整体成为一层空气层。其中,吸热板3的上下层的连通壁间隙小于3.5mm。在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的吸热板3的“工”字型双通薄壁式结构,其薄壁结构将更有效并迅速的吸收热量,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迅速稳定,结构上实现工质在上下不同温度区域内转化。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与地面成一定角度,进水口4进入吸热板3的下薄壁空腔底层,在填满吸热板3的内部空腔从吸热板3上薄壁空腔最上端的出水口6进入设置的水箱,水温在吸热板3的上下层薄壁空腔呈现不同温度,上层薄壁空腔靠近太阳能电池5组件,温度较高,水温较高,下层薄壁空腔与保温层2接触,温度较低,热损失也较少,吸热板3的上下层薄壁空腔之间设有间隙小于3.5mm的通道,上下层水温的温差使得水流自然产生涌动,高水温聚集到吸热板3的上层,逐渐从出水口6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1)、保温层(2)、吸热板(3)、进水口(4)、太阳能电池(5)、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吸热板(3)上侧面为太阳能电池(5),下侧面为保温层(2),圆周采用铝合金框架(1)进行装夹固定,所述吸热板(3)结构为双通薄壁空腔,局部近似“工”字型结构,所述进水口(4)在吸热板(3)下薄壁空腔底层近地面处,所述出水口(6)在吸热板(3)上薄壁空腔最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通薄壁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1)、保温层(2)、吸热板(3)、进水口(4)、太阳能电池(5)、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吸热板(3)上侧面为太阳能电池(5),下侧面为保温层(2),圆周采用铝合金框架(1)进行装夹固定,所述吸热板(3)结构为双通薄壁空腔,局部近似“工”字型结构,所述进水口(4)在吸热板(3)下薄壁空腔底层近地面处,所述出水口(6)在吸热板(3)上薄壁空腔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业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灿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