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瑞娟专利>正文

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06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盖体上开设一连通罐体内部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包括:一本体以及垂直于本体的柱状塞,所述的本体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的表面;本体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盖体上开设一通孔,并且通过一带有真空吸口的密封盖,通过一抽真空器对罐体内部进行抽气,气体通过气槽和真空吸口排出;对罐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后,能够更好地保存装在罐体内的产品,使其保鲜其更长,不易于变质;并且密封盖的本体上下表面设计为吸盘状,能够让本体很好地与盖体该密封,并且能够使抽气泵与本体之间良好密封,使抽气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藏罐
,特指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一些食品进行储藏,一帮会用到储藏罐。现在技术中的储藏罐一般都具有罐体和盖体,最传统的储藏罐其罐体和盖体之间是通过螺纹相接的,此种结构的储藏罐其密封性能不好,由于空气中存在各种细菌、水分和湿气,多数细菌会使食品腐烂变质,造成食物的浪费,因此,市场上相继出现的密封罐,现在市面上的密封罐只要结构也为一罐体及一盖体,但是罐体和盖体间不再的螺纹相接,而是相互扣合,盖体上于与罐体接触处设置有一硅胶密封圈,通过该密封圈将罐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隔绝,不会产生气体交换,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但是,此种结构的密封罐,还存在以下缺陷:密封罐内在还存在着空气,空气中携带有各种细菌,会对罐内食品产生腐蚀。因此,为了最限度地达到密封保鲜的性能,本技术提出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盖体上开设一连通罐体内部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包括:一本体以及垂直于本体的柱状塞,所述的本体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的表面;本体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柱状塞穿过通孔伸出盖体底部,于柱状塞内设有连通外部的气槽,于本体上设置有与该气槽连通的可自动闭合的真空吸口,通过该真空吸口将罐体内部的气体抽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柱状塞垂直于本体底面设置,于柱状塞的末端设置有限制柱状塞从通孔退出的限位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于盖体上开设一通孔,并且通过一带有真空吸口的密封盖,通过一抽真空器对罐体内部进行抽气,气体通过气槽和真空吸口排出;对罐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后,能够更好地保存装在罐体内的产品,使其保鲜其更长,不易于变质;并且密封盖的本体上下表面设计为吸盘状,能够让本体很好地与盖体该密封,并且能够使抽气栗与本体之间良好密封,使抽气能够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盖体和密封盖的结合图;图3是本技术中盖体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盖体和密封盖结合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密封盖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密封盖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罐体2盖体20通孔3密封盖31本体32柱状塞321限位凸起33气槽34真空吸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6,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I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2,盖体2上开设一连通罐体I内部的通孔20,通孔处20安装有一密封盖3,所述的密封盖3包括:一本体31以及垂直于本体31的柱状塞32,所述的本体31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21的表面;本体31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所述的柱状塞32穿过通孔20伸出盖体2底部,于柱状塞32内设有连通外部的气槽33,于本体31上设置有与该气槽33连通的可自动闭合的真空吸口 34,通过该真空吸口34将罐体I内部的气体抽出,柱状塞32垂直于本体31底面设置,于柱状塞32的末端设置有限制柱状塞32从通孔20退出的限位凸起321。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食品放入罐体中,盖上盖体2,使罐体I密封。接着,通过小型抽气栗进行抽气,将栗头对准本体31,通过本体抽气,气体通过气槽外排,气体穿过气槽33并且气压的作用下冲开真空吸口 34向外排出,排气完成后真空吸口 34自动闭合,防止空气进入罐体I内部。密封盖的本体上下表面设计为吸盘状,能够让本体很好地与盖体该密封,并且能够使抽气栗与本体之间良好密封,使抽气能够顺利进行,由此,对罐体I内部进行吸真空后,防止于管体I中的物品能够更好地保存。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主权项】1.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⑴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2),盖体⑵上开设一连通罐体(I)内部的通孔(20),通孔处(20)安装有一密封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3)包括:一本体(31)以及垂直于本体(31)的柱状塞(32),所述的本体(31)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21)的表面;本体(31)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塞(32)穿过通孔(20)伸出盖体(2)底部,于柱状塞(32)内设有连通外部的气槽(33),于本体(31)上设置有与该气槽(33)连通的可自动闭合的真空吸口(34),通过该真空吸口(34)将罐体(I)内部的气体抽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塞(32)垂直于本体(31)底面设置,于柱状塞(32)的末端设置有限制柱状塞(32)从通孔(20)退出的限位凸起(32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盖体上开设一连通罐体内部的通孔,通孔处安装有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包括:一本体以及垂直于本体的柱状塞,所述的本体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的表面;本体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本技术于盖体上开设一通孔,并且通过一带有真空吸口的密封盖,通过一抽真空器对罐体内部进行抽气,气体通过气槽和真空吸口排出;对罐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后,能够更好地保存装在罐体内的产品,使其保鲜其更长,不易于变质;并且密封盖的本体上下表面设计为吸盘状,能够让本体很好地与盖体该密封,并且能够使抽气泵与本体之间良好密封,使抽气能够顺利进行。【IPC分类】B65D51/16【公开号】CN204750907【申请号】CN201520431197【专利技术人】袁瑞娟 【申请人】袁瑞娟【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密封盖的改良型结构,包括:一罐体(1)以及安装于罐体上的盖体(2),盖体(2)上开设一连通罐体(1)内部的通孔(20),通孔处(20)安装有一密封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3)包括:一本体(31)以及垂直于本体(31)的柱状塞(32),所述的本体(31)其底面设置为吸盘状,以吸附于内盖(21)的表面;本体(31)其上表面同样设置为吸盘状,为反向吸盘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袁瑞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