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01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出容器,能够使药液等液体于稳定状态下排出的容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排出容器的泵部(6),按下第1活塞(8),填充在圆筒缸(7)内的药液(2)随之向下方按压第2活塞(9),第2弹簧(13)也随之被压缩。如图中(c)所示,第1活塞(8)的前端部一旦通过圆筒缸(7)的阶差部(14),流出口(11)即与圆筒缸(7)的内部连通。如图中(d)所示,药液(2)通过第2弹簧(13)的弹力被第2活塞(9)推出,并经由流出口(11)、液体通道(21)及喷嘴(4)被推压到外部。因药液(2)是通过第2弹簧(13)的一定弹力被排出,当使用的是排出雾状药液(2)的排出容器时,即可随时得到一定的喷雾状态。另外,因排出药液(2)时的第1活塞(8)的上下移动只是少许而已,故而使用者可以准确地喷出药液(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泵原理对收装有药液等的液体进行排出的排出容器。根据这种传统的带有泵部41的排出容器,当使用者按下活塞44时,如附图说明图10(b)所示,活塞44和流出阀45被一体地按压到下方,圆筒缸42内液体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由于设置在圆筒缸42底部的球型单向阀47挡住从上方流下来的液体,圆筒缸42内液体的压力随之被增大。这样,圆筒缸42内的液体一旦被增加压力,活塞44外周的流出阀45将会产生弯曲,液体随即从与活塞44间的间隙流向上方。而且,使用者的手一离开活塞44,活塞44随即通过弹簧43的作用被推向上方。此时,因活塞44和流出阀45相抵接,流出阀45呈关闭状,药液从流入口46通过球型单向阀47被吸入,并填充到圆筒缸42内。根据这种传统的排出容器,常因使用者按压活塞44的速度不同,所排出液体的状态也呈现不同。例如,若快速按压活塞44就有大量液体被排出,若缓慢按压活塞44,每次只有少许的液体被排出。因此,假设作为喷射药液为雾状的喷雾器使用时,快速按压活塞44就有雾状被喷出,若缓慢按压活塞44就不呈现雾状而呈现液滴状被排出。如果这样,作为供给药液的喷雾器而被使用的情况下,根据按压活塞的方法不同,所供给药液的形状随之不同,供给药液后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有可能随之不同。另外,根据这种传统的排出容器,在通常情况下,因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与活塞44形成一体,若按下活塞44,排出口也随之被按下。这样的话,根据传统的排出容器在排出液体过程中,排出口也跟随着下降进行排出液体,由此,使用者若希望必须于准确位置排出液体的情况下,因排出口随之移动,也就很难于准确位置进行适当的排出。本专利技术以改良排出容器为目的,进而言之,其目的在于,为解决所述各种不便,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药液等的液体于稳定状态下排出的排出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是利用泵原理将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排到外部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首先,具有其内部填充液体的圆筒缸;滑动自由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缸内且通过第1弹簧作用被顶靠向后退方向的第1活塞;滑动自由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缸内且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第1活塞被按压时边压缩第2弹簧边后退的第2活塞;使液体从所述容器内流向所述圆筒缸内的流入口;设置在所述流入口与所述容器之间且使流向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而挡住从所述圆筒缸内流出的液体的流入阀;使液体从所述圆筒缸内流向外部的流出口;连接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排出口的液体通道。而且,在所述第1活塞未越过所定行程的行进中,所述流出口处于被封塞状,同时所述第2活塞根据所述第1活塞和第2活塞间液体的作用边压缩所述第2弹簧边后退,而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时,所述流出口处于开口状,同时所述第2活塞又被所述第2弹簧压回,通过所述第2弹簧的弹力,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流出口、所述液体通道、所述排出口被排出到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使用者在推压所述第1活塞时,因未越过所定行程的行进中所述流出口呈封塞状,施加的压力也就加到所述第1活塞和所述第2活塞间所存有的液体上,所述第2弹簧即被压缩,所述第2活塞向后退。而且,所述第1活塞被推压越过所定行程时,因所述流出口呈开口状,被所述第2弹簧施加压力的液体将从所述流出口流出,并通过所述液体通道和所述排出口将液体排到外部。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2弹簧的弹压作用被排出。所以,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排出容器,在排出液体时,因是相同的压力加到液体上,故而始终是在稳定状态下排出液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排出容器即使是在作为喷射药液的喷雾器使用的情况下,因喷射出药液的状态是呈稳定状态,所供给药液的形状也就没有不同之时,供给药液后出现的效果也就自然相同。而且,使用者在按下所述第1活塞时,一直到未越过所定行程过程中都不会排出液体,只有越过所定行程后才会排出液体。所以,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1活塞呈连结的构造时,从所述排出口最初排出液体时的所述排出口移动量只有很少,从而,使用者可以使液体在准确的位置适当地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如图2所示,所述圆筒缸具有其内径在分有小内径和大内径时两内径相临界处的阶差部,所述第1活塞设置在所述小径部内,而所述第2活塞正对所述第1活塞设置在大径部内,所述流出口形成在所述第1活塞前端部附近且朝向与所述圆筒缸滑动的一面,同时所述液体通道贯穿所述第1活塞并连通所述排出口,所述流入口被设置成贯穿所述第2活塞,所述第1活塞通过所述第1弹簧被顶靠反离所述第2活塞的方向,所述第2活塞通过所述第2弹簧被顶靠接触到所述阶差部,当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时,即使使所述流出口到达所述阶差部,呈开口状也可以。而且,如图3所示,所述圆筒缸由有底筒状体的外部圆筒缸、设置在所述外部圆筒缸内且其底部通过连通部与所述外部圆筒缸连通的内部圆筒缸构成,所述第1活塞呈筒状、并被嵌在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外部,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滑动接触在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内圆周面和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外圆周面之间,所述第2活塞设置在所述内部圆筒缸内,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以上的内圆周面与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外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液体通道,在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通过所述连通部的状态时、于所述第1活塞的内圆周面与所述连通部之间形成所述流出口,所述流入口设置在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底部,所述第1活塞通过所述第1弹簧被顶靠反离所述外部圆筒缸底部的方向,所述第2活塞通过所述第2弹簧被顶靠向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底部,当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时,即使使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越过所述连通部,所述流出口呈开口状也可以。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圆筒缸由带有底部呈筒状体的外部圆筒缸、通过连通部与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部连通且设置在所述外部圆筒缸内的内部圆筒缸构成,所述第1活塞设置在所述内部圆筒缸内,所述第2活塞滑动接触在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内圆周面和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外圆周面之间,在所述第1活塞的前端部附近且朝向与所述内部圆筒缸滑动的面形成所述流出口,所述流入口被设置成与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部连通,同时所述液体通道贯通所述第1活塞且与所述排出口连通,所述第1活塞通过所述第1弹簧被顶靠反离所述外部圆筒缸底部的方向,所述第2活塞通过所述第2弹簧被顶靠向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部,当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时,即使使所述流出口到达所述连通部,呈开口状也可以。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圆筒缸由带有底部呈筒状体的外部圆筒缸、以设置在所述外部圆筒缸内的筒状的第2活塞的内圆周面形成的内部圆筒缸构成,所述第2活塞与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内圆周面滑动接触,同时其底面正对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所述第1活塞设置在所述内部圆筒缸内,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面且与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内圆周面滑动接触,同时存在所述下端部的上方与所述内部圆筒缸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液体通道,在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从所述第2活塞的底面伸出状态时、所述第2活塞的底面部与所述第1活塞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所述流出口,在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面设置所述流入口,所述第1活塞通过所述第1弹簧被顶靠反离所述外部圆筒缸底部的方向,所述第2活塞被顶靠向所述外部圆筒缸的底部,当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出容器,是利用泵原理将装在容器内的液体从排出口排到外部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其内部填充液体的圆筒缸、滑动自由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缸内且通过第1弹簧作用被顶靠向后退方向的第1活塞、滑动自由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缸内且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第1活塞被按压时边压缩第2弹簧边后退的第2活塞、使液体从所述容器内流向所述圆筒缸内的流入口、设置在所述流入口与所述容器之间且使流向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而挡住从所述圆筒缸内流出的液体的流入阀、使液体从所述圆筒缸内流向外部的流出口、连接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排出口的液体通道, 在所述第1活塞未越过所定行程的行进中,所述流出口处于被封塞状,同时所述第2活塞根据所述第1活塞和第2活塞间液体的作用边压缩所述第2弹簧边后退, 所述第1活塞越过所定行程行进时,所述流出口处于开口状,同时所述第2活塞被所述第2弹簧压回,通过所述第2弹簧的弹力所述圆筒缸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流出口、所述液体通道、所述排出口被排出到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托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