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锁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82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进行热封而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拉锁装置具有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热封部的一侧,阴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热封部的另一侧能够与阳拉锁件相嵌合的位置上,在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设置易撕裂手段,因此,能够打开并再封合,而且能够应用于自动填充包装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易打开性及再封合性且能够应用于自动填充包装机的拉锁包以及拉锁装置。作为具有可打开与再封合两种功能的拉锁包,这样一种拉锁包已经公知,即,在将两片包材料重叠后对其周边部分进行热封而成的袋状容器的一侧包材料的内表面上,安装拉锁装置的阳拉锁件,在另一侧包材料的内表面上安装拉锁装置的阴拉锁件,通过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的嵌合及解除嵌合而实现容器的打开与再封合。此外,为使拉锁包具有易打开性,人们或选用具有易打开功能的材料作为构成袋状容器的包材料,或采取在袋状容器上直接制造出伤痕或在包材料上附加细丝等方法。上述拉锁包,虽然能够使袋状容器具有易打开性和再密封性两种功能,但由于袋状容器是对两片包材料进行重叠和热封而形成的,因此,制作拉锁包的制袋工序和进行填充的同时进行包装的填充包装工序中的作业较为复杂,特别是进行自动填充包装时,将使装置变得复杂、作业变得繁杂,实际进行作业时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易打开性和再封合性且能够以自动填充包装机进行自动填充的拉锁包以及拉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对接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安装在对接热封部的一侧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具有分开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隔着可彼此嵌合的间隔配置,在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设有易撕裂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对接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是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与将它们连结起来的连结部的一体成型件,连结部上设有易撕裂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重叠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是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与将它们连结起来的连结部的一体成型件,连结部上设有易撕裂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对接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具有分开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对接热封部的一侧,阴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对接热封部的另一侧且能够与阳拉锁件嵌合的位置上,在袋状容器的内表面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固着有从袋状容器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撕拉带(cut tape)。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对接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安装在对接热封部的一侧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具有分开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隔着可彼此嵌合的间隔配置,在袋状容器的内表面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固着有从袋状容器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撕拉带。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这样构成,即,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重叠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具有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重叠热封部的一侧,阴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重叠热封部的另一侧且能够与阳拉锁件嵌合的位置上,在袋状容器的内表面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固着有从袋状容器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撕拉带。本专利技术的拉锁装置,这样构成,即,具有分开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在阳拉锁件或阴拉锁件上设有线状体。图2是附图说明图1所示拉锁包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后视图。图4是图3所示拉锁包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图6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图7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图8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图9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后视图。图11是展示撕拉带结构的附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后视图。图13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附图。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拉锁包,该拉锁包1,由袋状容器2、以及靠熔焊手段或粘接手段固着在该袋状容器2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3构成。上述袋状容器2这样制成,即,如图1及图2所示,使裁成矩形的包材料经过弯曲成型而成为侧边4a、4b之间在背面对接的状态,对侧边4a、4b二者进行热封而形成具有背后密封部5的筒状体,再对该筒状体的上端与下端进行热封而形成上端热封部6及下端热封部7。上述包材料,虽说以层压薄膜为宜,但也可以是单体薄膜。在上述包材料使用层压薄膜,成型成要求具有透明性的袋状容器2的场合,宜使用厚度20~50微米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与厚度20~60微米的无延伸聚丙烯薄膜经厚度2~3微米的干式粘着层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厚度9~25微米的聚酯薄膜与厚度25~120微米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经厚度2~3微米的干式粘着层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或者,厚度9~20微米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与厚度25~120微米的聚乙烯薄膜经厚度2~3微米的干式粘着层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上述包材料,作为粘接剂使用了干式粘着层,但也可以将干式粘着层改为厚度12~20微米的聚乙烯挤出层。在上述包材料使用层压薄膜,成型成要求具有不透明性的袋状容器2的场合,宜使用厚度9~25微米的聚酯薄膜与厚度6~30微米的铝箔与厚度25~120微米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经厚度2~3微米的干式粘着层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或者,厚度9~25微米的聚酯薄膜与厚度12微米的铝蒸镀聚酯薄膜与厚度20~60微米的无延伸聚丙烯薄膜经厚度2~3微米的干式粘着层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上述包材料,作为粘接剂使用了干式粘着层,但也可以将干式粘着层改为厚度12~20微米的聚乙烯挤出层。上述拉锁装置3如图2所示,由彼此分开的阳拉锁件8与阴拉锁件9构成,阳拉锁件8的根部8a固着在袋状容器2的背后密封部5的一侧,阴拉锁件9的根部9a固着在袋状容器2的背后密封部5的另一侧。上述阳拉锁件8及阴拉锁件9,是例如将聚乙烯、聚丙烯、或像它们的共聚物那样的烯烃树脂材料以挤出成型手段连续成型而成。阳拉锁件8及阴拉锁件9,在图2中各具有一个嵌合部,但需要时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如图2所示,在上述袋状容器2上,在位于层压薄膜的正面一侧的薄膜上设有宽度细窄的打开用粗糙面部10、10。各打开用粗糙面部10,形成于与背后密封部5和袋状容器2的弯曲连接部相对应的部位上。打开用粗糙面部10,是将砂纸压贴在薄膜上以形成不穿透薄膜的伤痕而制成。打开用粗糙面部10,作为袋状容器的易撕裂手段而起作用。在打开拉锁包1时,是用手指捏住设在拉锁包1上的背后密封部5,将背后密封部5向从拉锁包1的表面脱离的方向向上撕扯,使背后密封部沿弯曲部从打开用粗糙面部10处被撕断而打开的。下面,对拉锁包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图1所示袋状容器2的包材料,使用的是将延续的层压薄膜裁切成长度为袋状容器2的宽度与背后密封部5长度之和的2倍的包材料,以便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动填充包装机。在这样裁切的包材料上,在进行弯曲成型而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锁包,其特征是,具有将一片包材料以其侧边与侧边对接并进行热封而形成的袋状容器、以及安装在该袋状容器的内表面上的拉锁装置,上述拉锁装置,具有分开的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阳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对接热封部的一侧,阴拉锁件配置在袋状容器的对接热封部的另一侧且能够与阳拉锁件嵌合的位置上,在阳拉锁件与阴拉锁件之间设有易撕裂手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下镭藏小原倘大木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细川洋行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