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795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DC-DC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主要为通过恒定的电流源对外挂电容充电,产生一个稳定缓慢上升的斜坡电压,在软启动阶段代替基准电压参与和反馈电压VFB的比较,当软启动完成后,斜坡电压退出;当斜坡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控制信号会控制打开电流源,将斜坡电压迅速拉至接近电源电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软启动阶段保证了输出的缓慢上升,防止浪涌电流;当斜坡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快速充电支路打开;在对软启动电容的放电阶段,通过大电阻限流与恒流源最终将斜坡电压拉至零电位,防止瞬间的大电流损坏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手持式设备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对电源管理IC的需求不断上升。开关电源因转换效率高、输出电流大、静态电流小、输出负载范围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开关电源是将误差信号转换为占空比控制信号来驱动开关而工作的。在启动阶段,误差放大器处于非平衡状态,使得环路处于100%占空比工作,因此在功率管开启后,对电容充电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浪涌电流。有可能损坏开关管和其他器件,导致系统电路系统异常。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大都是电池,电池由于内阻、发热等问题,瞬间流过大电流会有被烧毁的危险。为此,软启动电路应运而生,它的设计思想是通过限制占空比或者限制开关电流来消除浪涌电流,避免输出电压过冲。传统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有两种:1)采用微控制器来控制启动过程的纯数字控制口。虽然这种软启动电路能够集成到芯片内部。但是由于需要另外的微控制器控制,且需要在电源电路部分上电前就已经开始工作,对于一般用途的开关电源,此类软启动电路过于复杂,成本太高;2)通过恒流源给电容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包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四PMOS管MP4、第五PMOS管MP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第十二PMOS管MP12、第十三PMOS管MP13、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四NMOS管MN4、第五NMOS管MN5、第六NMOS管MN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N1、第二三极管QN2、基准电流源IB、电容Css和比较器;第一PMOS管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BUCK变换器的软启动电路,包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四PMOS管MP4、第五PMOS管MP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第十二PMOS管MP12、第十三PMOS管MP13、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四NMOS管MN4、第五NMOS管MN5、第六NMOS管MN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N1、第二三极管QN2、基准电流源IB、电容Css、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和比较器;第一PMOS管MP1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和漏极互连,其栅极接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和第十三PMOS管MP13的栅极,其漏极接基准电流源IB的正极,基准电流源IB的负极接地;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接电源,其漏极接第四PMOS管MP4的源极和第三PMOS管MP3的源极;第三PMOS管MP3的漏极接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第七PMOS管MP7的漏极和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接第八PMOS管MP8的源极和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其栅极接第一控制信号;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接第二控制信号,其源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漏极;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接电源;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接电源,其漏极接第十一PMOS管MP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鑫冯捷斐徐俊王军马亚东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