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275 阅读:19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蟹盒,由盖体、螃蟹盛装盘组成,螃蟹盛装盘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其内壁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外壁形状与盖体侧壁之内壁形状相吻合;盖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的底部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优点是:螃蟹盛入其中无法爬动,可延长存活时间,便于集中运输,提高存活率;同一批螃蟹的规格相同,便于螃蟹分类出售;螃蟹从产地到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全过程十分方便,可直接蒸烹,减轻了加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盛放螃蟹的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盛放单只螃蟹的蟹盒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螃蟹作为高档水产品,其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螃蟹作为鲜活水产品,其销售运输一直是个难题,既要保证其在运输途中保持成活,不致于死亡,又要便于运输。为解决螃蟹的运输问题,现有技术中最普遍和原始的做法是用塑料袋包装,但极易导致螃蟹死亡;较好的方法是用透气的草袋将其盛装并扎紧,使其不能爬动,这种包装虽然较塑料袋装能提高螃蟹的成活率,但由于大量螃蟹堆集在一起,容易导致底部螃蟹受压死亡,且包装档次太低,使得螃蟹的售价受到影响;较高档的包装是采用精致的纸盒包装,在纸盒上设置若干透气孔,让螃蟹能够呼吸外界的空气,以延长其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但这种包装盒中的螃蟹能够在盒内爬动,由于螃蟹的好动特性,易导致其劳累而加速死亡;还有一种较为高档的包装是采用纸盒包装,这种包装盒系将盒体分成若干层,每层设置成抽屉状,在抽屉中分隔成两室或三室,在每室中盛装一只螃蟹,通过室壁限制螃蟹爬动,在盒体侧壁上开设透气孔,这种包装较之于前述的包装能有效提高螃蟹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但它与前述的包装一样,都存在下列缺陷除了采用上述包装的螃蟹运输死亡率较高、保存存活时间短的缺点外,由于这些包装方式中,螃蟹从产地捕捞后直接进入包装,没有经过螃蟹的清洗洗净加工,当螃蟹运至消费地时,最终销售商(如餐馆、宾馆、食堂等)或家庭购买者必须先将其从包装中取出,放养,经清洗后,逐只捆扎,上蒸烹调后,才能进行食用。这种处理过程由于螃蟹生猛,处理者往往因螃蟹螯夹或螃蟹足刺的伤害,导致被夹或被刺而受伤,造成交叉感染。这导致对螃蟹食用的加工工艺过程十分繁锁,费时费力,加工效率很低,而且加工者易受伤害,安全性差。如不进行上述加工而直接烹调食用,则由于螃蟹的绒毛、壳体上附着有大量的有害菌和污物,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螃蟹运输且运输存活率高、无须进行再加工、而且可以带盒直接进行蒸烹、便于食用的螃蟹包装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蟹盒,由盖体、螃蟹盛装盘组成,其特点是螃蟹盛装盘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的外壁之形状与盖体的侧壁之内壁的形状相吻合;盖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的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上述的蟹盒又一特点是螃蟹盛装盘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之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相对应的前端面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侧壁的外壁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盖体侧壁的内表面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盖体侧壁的外表面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上述的蟹盒另一特点是盖体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上述的蟹盒再一特点是盖体的侧壁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上述的蟹盒还有一特点是盖体上的透气孔的设置为在盖体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其纵轴对称分布的、呈“π”形的透气孔,盖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开有透气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其盛装螃蟹,由于其螃蟹盛装盘上所设侧壁的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螃蟹盛入其中,受其限制无法爬动,便于延长螃蟹的存活时间;(2)本蟹盒可以采用透气大纸盒集体包装,集中运输,便于运输,且可以提高运输过程中的螃蟹存活率;(3)采用蟹盒包装螃蟹,其工艺是先将活体螃蟹洗净,然后按照螃蟹的个体大小,采用相应的蟹盒逐只包装、按规格运输,同一批螃蟹的规格相同,便于螃蟹分类出售;(4)采用本蟹盒包装的螃蟹其突出的优点是,从产地到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全过程都是洗净的螃蟹,可直接蒸烹,大大减少了螃蟹食用过程的中间清洗、捆扎等加工环节,大大提高了螃蟹出售食用的加工效率;(5)采用本蟹盒包装螃蟹,螃蟹盛入其中受其限制而无法爬动,不需要对蟹足进行捆扎,可直接蒸烹,这不仅减轻了加工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原螃蟹蒸烹前清洗、捆扎加工过程中蟹足、螯、刺对加工者的伤害和交叉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盖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所示的蟹盒之螃蟹盛装盘的仰视图;图5是图1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之蟹盒,包括盖体1和螃蟹盛装盘2。螃蟹盛装盘2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4,侧壁4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14的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的外壁13的形状与盖体1的侧壁之内壁11的形状相吻合;盖体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透气孔3位于盖体1前、后端面和盖体的上表面上(参见图2、图5),盖体1前、后端面上的透气孔3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2上的侧壁4之高度;螃蟹盛装盘2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15。盖体1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图2所示的盖体1的上表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16,从盖体周边向中部逐步呈弧状内凹,而且盖体1上表面设置有沿其纵轴对称分布的、呈“π”形的透气孔6。当然,该透气孔6也可以条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保证螃蟹在其中有足够的外界新鲜空气供应即可。盖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开有透气孔3和7。如图3所示,盖体1的侧壁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参见图1);且前端面的高度大于后端面的高度,各侧面的高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线性递减。图4中给出的螃蟹盛装盘2呈类似六边形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六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其前端为圆弧状面17,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18之横向宽度,后端面18和各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盘2之侧壁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也为类似六边形的形状,其与螃蟹盛装盘2相对应的前端面为圆弧状面,且横向宽度大于后端面之横向宽度,后端面和侧面为平面;螃蟹盛装时,其头部与螃蟹盛装盘2之前端圆弧状面17相对应,尾部与螃蟹盛装盘2之后端面相对应;侧壁4的外壁13形状与内壁围成的腔体形状相一致;与之相对应,盖体1侧壁4的内表面11形状与螃蟹盛装盘之侧壁外表面13形状相吻合,盖体侧壁的外表面10形状与内表面形状相一致。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盖体1后端面上也设有一透气孔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蟹盒可以用金属、玻璃、竹子、木材或其他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材料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蟹盒,由盖体(1)、螃蟹盛装盘(2)组成,其特征在于螃蟹盛装盘(2)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4),侧壁(4)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4)的外壁(13)之形状与盖体(1)的侧壁之内壁(11)的形状相吻合;盖体(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蟹盒,由盖体(1)、螃蟹盛装盘(2)组成,其特征在于:螃蟹盛装盘(2)上设有一高出其底座的侧壁(4),侧壁(4)的内壁(12)围成的腔体之形状与螃蟹的螯、足收拢后的形状相吻合,侧壁(4)的外壁(13)之形状与盖体(1)的侧壁之内壁(11)的形状相吻合;盖体(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7),透气孔的位置高于螃蟹盛装盘上的侧壁之高度;螃蟹盛装盘(2)的底部设有一穿透该底部的镂空部分(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金赵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江南中华绒螯蟹发展有限公司陈书金赵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