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提铃,包括提把和重力体,所述重力体为圆环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圆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与重力健身圈之间通过固定座、紧固锁构成的连接机构可拆卸地紧固连接,通过紧固锁的锁舌将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与紧固锁的锁体之间,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重力健身圈作为提铃的重力体,实现一器两用,节约材料;紧固锁的应用可使重力体的安装、拆卸方便且紧固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健身提铃。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健身用的提铃皆为块状重力体与提把一体成型结构,其缺点在于该健身器除了作为提铃使用外很难再用于其它健身运动,对材料的使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将重力健身圈作为重力体,实现一器多用,达到节约材料目的的健身提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身提铃,包括提把和重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体为圆环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圆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与重力健身圈之间通过固定座、紧固锁构成的连接机构可拆卸地紧固连接,通过紧固锁的锁舌将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与紧固锁的锁体之间,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通过上述设置,人们握持在握把的握持部可以进行单手或者双手提举,或者甩动,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同时能够方便的对重力健身圈进行拆卸,用重力健身圈进行健身锻炼,实现一器多用,达到了节约材料目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呈阶梯圆柱状设置,其低阶圆柱的端面在圆柱直径方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重力健身圈套设在固定座的低阶圆柱上,所述重力健身圈的手柄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座的低阶圆柱的端面设置有锁孔凸耳,所述锁孔凸耳设置有锁紧槽;所述锁体设有用于容置锁孔凸耳的端面沉孔,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与锁紧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锁舌滑移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锁舌的左端与滑槽的侧壁之间抵触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锁舌在复位弹簧的顶推作用下右移使得锁舌的右端插入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锁紧;需要拆卸所述重力体时,对锁舌施加一个向左的力使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使锁舌的右端脱离所述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分离。通过上述设置,锁舌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入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锁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体包括锁座和锁盖,所述锁舌设置在锁座与锁盖配合形成的第一滑槽内,所述锁盖设置有与滑槽相连通的过孔,所述锁舌的下端面对应过孔位置设置有用于拨拉的凸块。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人们穿过过孔拨动凸块,方便锁舌的右端与锁紧槽的分离,方便重力健身圈的拆卸。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舌的下端面与锁盖的内侧壁配成第二滑槽;所述凸块铰接设置有保险扣,所述保险扣呈“7”形设置,包括抵接脚和拨拉脚,所述保险口的折弯处设置有用于容置凸块的凸块切口,所述凸块切口的两端设置有保险扣轴孔,所述凸块对应保险扣轴孔设置有凸块轴孔,所述凸块轴孔与保险扣轴孔之间穿设有保险销轴,形成保险扣与凸块的旋转活动连接;所述保险销轴套设有扭簧,该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锁舌的下端面、以及保险扣的凸块切口底壁上;所述保险扣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抵接脚的端部与过孔的侧壁相抵接实现锁舌与锁紧槽的稳定配合;拆卸重力健身圈时,对保险扣施加一个向下向左的作用力,使保险扣抵接脚转动并在第二滑槽内向左滑移,联动锁舌的右端脱离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分离。通过上述设置,保险扣起到了二次保险的作用,在扭簧的作用下保险扣的抵接脚抵接在通孔的侧壁,避免了锁舌的右端脱离锁紧槽,通过挤按保险扣使保险扣的第二滑槽内滑移,又能够方便的控制锁舌脱离锁紧槽,实现重力健身圈的方便拆卸。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铰链凸耳,所述锁体相应位置设用于容置铰链凸耳的铰链切口,所述铰链切口两侧设置有铰链轴孔,所述铰链凸耳上的对应铰链轴孔设置有凸耳轴孔,所述凸耳轴孔与铰链轴孔之间穿设有铰链轴,形成锁体与固定座的旋转活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锁舌与锁紧槽脱离后,通过转动锁体,能够方便重力健身圈的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环形重力健身圈作为杠铃的重力体,实现一器多用,节约材料;2、紧固锁的应用可使重力体的安装、拆卸方便;3、通过保险扣的设置,提高了锁舌与锁紧槽的配合可靠性,同时也方便控制锁舌脱离锁紧槽,方便重力体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健身提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爆炸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重力健身圈;11-环形体;12-手柄;2-提把;21-握持部;3-固定座;31-锁孔凸耳;311-锁紧槽;32-铰链凸耳;33-基圆柱;331-卡槽;34-低阶圆柱;341-凹槽;4-紧固锁;41-锁体;411-锁座;412-锁盖;413-端面沉孔;414-第一滑槽;415-第二滑槽;416-铰链切口;42-锁舌;421-凸块;422-复位弹簧;5-保险扣;51-抵接脚;52-拨拉脚;53-凸块切口;531-保险扣销轴;532-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健身提铃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提把2、重力健身圈1,重力健身圈1包括环形体11和手柄12,手柄12设置在环形体11的内环面并沿环形体11的径向方向延伸,提把2的上端设置有握持部21,该握持部21呈三角形设置,也可以为原型、矩形或者其他的形状,人们可以握持在握持部21上进行单手或者双手提举或者甩动,提把2的下端与重力健身圈1之间通过固定座3、紧固锁4构成的连接机构可拆卸紧固连接,通过紧固锁4的锁舌42将重力健身圈1限制在固定座3与紧固锁4的锁体41之间,形成健身提铃。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固定座3呈阶梯圆柱状设置,包括基圆柱33和低阶圆柱34,低阶圆柱34是在基圆柱33的端面上向上凸起延伸形成的,基圆柱33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提把2的下端相适配的卡槽331,提把2的下端卡设入卡槽331内,通过插销使提把2与固定座3形成可靠配合;低阶圆柱34的端面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凹槽341,重力健身圈1套设在低阶圆柱34上,重力健身圈1的手柄12卡接在凹槽341内,紧固锁4的端面封盖凹槽341,与固定座3配合使手柄12限位在凹槽341内。低阶圆柱34的端面设置有锁孔凸耳31,锁孔凸耳31设置有锁紧槽311,紧固锁4包括锁体41和锁舌42,锁舌42设置在锁体41内且能够在锁体41内运动,锁体41对应锁孔凸耳31设置有用于容置锁孔凸耳31的端面沉孔413,锁舌42在锁体41内运动可以插设入锁紧槽311内,实现紧固锁4与固定座3的配合连接;低阶圆柱34的端面还设置有铰链凸耳32,锁体41对应铰链凸耳32设置有铰链切口416,铰链切口416的两侧设置有铰链轴孔,铰链凸耳32对应铰链轴孔设置有凸耳轴孔,将铰链凸耳32设置在铰链切口416内,通过铰链轴穿设凸耳轴孔和铰链轴孔,形成紧固锁4与固定座3可以绕着铰链凸耳32转动。锁体41包括锁座411和锁盖412,锁座411和锁盖412配合形成有第一滑槽414,第一滑槽414与锁紧槽311相连通,锁舌42设置在第一滑槽414内,锁舌42的左端与第一滑槽414之间抵触连接有复位弹簧422;锁盖412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14相连通的过孔,锁舌42朝向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提铃,包括提把和重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体为圆环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圆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与重力健身圈之间通过固定座、紧固锁构成的连接机构可拆卸地紧固连接,通过紧固锁的锁舌将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与紧固锁的锁体之间,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提铃,包括提把和重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体为圆环形的重力健身圈,所述重力健身圈的圆环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手柄,所述提把的一端与重力健身圈之间通过固定座、紧固锁构成的连接机构可拆卸地紧固连接,通过紧固锁的锁舌将重力健身圈限制在所述固定座与紧固锁的锁体之间,所述提把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提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呈阶梯圆柱状设置,其低阶圆柱的端面在直径方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重力健身圈套设在固定座的低阶圆柱上,所述重力健身圈的手柄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固定座的低阶圆柱的端面设置有锁孔凸耳,所述锁孔凸耳设置有锁紧槽;
所述锁体设有用于容置锁孔凸耳的端面沉孔,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与锁紧槽相连通的第一滑槽;
所述锁舌滑移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锁舌的左端与滑槽的侧壁之间抵触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锁舌在复位弹簧的顶推作用下右移使得锁舌的右端插入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锁紧;需要拆卸所述重力体时,对锁舌施加一个向左的力使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使锁舌的右端脱离所述锁紧槽实现固定座与锁体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提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锁座和锁盖,所述锁舌设置在锁座与锁盖配合形成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毕益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